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晚上睡觉老爱做?

首页 睡觉老爱做梦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晚上睡觉老爱做?

为什么晚上睡觉老爱做梦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02 01:03:52
  •   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成人每天应该有8小时的睡眠,但实际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人可能睡够4~6个小时就能满足生理需要,健康人群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15%的人睡眠超过8个小时甚至更多,总人口的平均睡眠时间大约为7。5个小时。 
    有些人睡眠时间不长,但一觉醒来感到舒适满足,另一些人睡眠时间虽然不短,但不是多梦,就是易醒,睡了一夜总觉得没有睡醒,困倦异常。
      所以临床上在判断一个人睡眠的好坏时,应同时考虑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睡眠分期与节律 睡眠共分5期,每晚8小时的睡眠中,每90分钟左右各个睡眠期循环一次。其中前四期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或称慢波睡眠(SWS),最后一期为快速眼动睡眠(REM)。
       SWS是从朦胧入睡开始,随后睡眠逐渐加深,一直到熟睡的整个过程。此期脑电呈慢波,眼球没有活动,故称非快速眼动睡眠。按睡眠时的脑电图模式,此期又分为4期。 入睡期:是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人很容易醒来,约占睡眠总时间的10%。 浅睡期:此期容易觉醒,入睡困难者,常自行惊醒,约占整个睡眠期的50%。
       中睡期:此期意识消失,不易觉醒,在每个睡眠周期约延续1小时左右。 深睡期:此期睡眠深,觉醒相当困难,在每个睡眠周期中约持续30分钟,然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在整个睡眠周期中,SWS与REM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两种不同时相睡眠各出现一次为一个睡眠期。
      每个周期历时70~90分钟,入睡后必须先经过SWS阶段,才能进入REM。 睡眠剥夺实验 睡眠剥夺实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为失眠。了解睡眠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机能紊乱,有助于临床上认识睡眠不足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国外有一位生物学家,因为一向睡得比较少,所以他认为睡眠并非人体的生理需要,只是人的一种习惯。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自己为研究对象,让几位助手严密地监视他,不让他睡觉,也不让他打盹。他想睡的时候就立即提醒他。实验进行了10个昼夜。这位生物学家坚持了240个小时不睡觉。在体验中,虽然没有发现身体出现什么疾病,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发生了显著变化。
      注意力变得很难集中,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实验结果有力地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睡眠,身心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 进一步的实验是选择性睡眠剥夺。观察者只要发现睡眠中的受试者出现眼动或脑电变化时,立即将其唤醒,就可以选择性地终止REM。剥夺REM在短期内并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受试者或许会出现轻微的焦虑不安、急躁、易激惹等表现,但当剥夺时间较长时,有出现幻觉和恐怖感的报道。
       怎样判断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在失眠者中,以入睡困难最为常见,其次是睡眠表浅和早醒,有些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通常以上情况并存。 失眠持续的时间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仅仅几天的短暂失眠是一种正常现象,诊断不宜扩大化。
      以下是确诊失眠症的具体标准,供参考: 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失眠症与安眠药 安眠药的使用是极为广泛和随便的,目前这种倾向有增加的趋势。 对于应用安眠药引起药物性睡眠的脑电研究证明,药物睡眠不同于生理睡眠,其中突出的是REM的比例显著减少。
      安眠药引起的药物性睡眠表面上似乎满足了睡眠时间,实际上却使患者长期处于较大失眠时还严重的REM剥夺状态,而REM对人体来说是SWS所不能取代的。安眠药使用者的自我感觉也表明了这种情况,服药后虽然整夜入睡,但REM严重不足,因而早晨醒来仍然昏昏沉沉,好像没有睡够。
      对于通常的失眠症患者来说,安眠药虽有助于睡眠,但不应常规使用,使用期最好不要超过21~28天,并选择半衰期较短的药或间断给药(每周2~4次),以减轻白天的镇静作用。 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使机体产生依赖性。药物依赖者一旦得不到引起药物依赖的药品,就会产生戒断症状,在安眠药物中以速可眠、眠尔通、安眠酮等产生的药物依赖性较为严重,尤其是安眠酮的滥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后果。
      为此,临床医生和失眠者必须重新认识睡眠和失眠症,重新评价安眠药的作用,慎重使用安眠药。 失眠症的心理与行为干预 治疗失眠症首先应强调睡眠卫生,特别是一次性或短暂失眠可望通过这些措施得到解决,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准时上床和起床,白天不午睡(包括节假日)。
       2。睡在床上的时间不要超过睡眠障碍之前的时间。 3。停止饮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物质,如咖啡、浓茶、酒精等。 4。定时进食,晚餐不宜过饱。 5。避免入睡前阅读带刺激性书刊。 6。在入睡前做放松活动,如按摩、推拿、静坐等。
       7。卧室内环境要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噪音、亮光。 8。如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等想睡时再睡。 9。早晨起床后要坚持体育锻炼。 失眠症病人最突出的特点是极易对睡眠产生恐惧,当夜晚来临时费尽心机地思考如何尽快入睡,同时害怕失眠,造成内心冲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一种办法是顺其自然,采取能睡多少就睡多少的态度。 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还包括放松疗法、生物反馈技术、认知-行为治疗等疗法,具体实施可在临床医生和心理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 睡眠要适量 1、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觉不可少睡。
      在很多书上都说,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马斯博士指出:一个人晚上睡眠6-7个小时是不够的。他对睡眠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所以什么是“适量”,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
       人的睡眠分为慢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两个时向。浓度的快动眼睡眠在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并可以持续90分钟左右。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这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疾病。
       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马斯博士提倡“小睡”。这种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现在中小学生虽然说“减负”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试压力,他们并不轻松,很多人睡眠的时间明显不足。
      与过去相比,实际上是明松暗紧。这实际上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认为,只有睡好觉,才能学习好。睡好觉并不会妨碍前程:睡眠时间必须保证! * 睡觉的环境 要想晚间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宜是: 睡前散步。
       《紫岩隐书•养书》说:“入睡时行,绕室千步,始就枕……盖则神劳,劳则思息,动极而求静。” 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寰驳奈允液褪媸实奈跃摺? 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
      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癸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睡眠效果,睡前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忌讳: 忌饱食 晚餐七八成饱即可。
      睡前不要吃东西 ,以免加生胃肠负担。 忌饮浓茶与咖啡 晚上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 忌喝酒 研究证明,喝酒好像可以帮助人入睡,但是实际上是不正确的。酒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我们下半夜睡眠。
       * 噪音 不少青少年朋友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噪声中,习惯成自然,适应了这种不良的环境。这对我们的睡眠是不利的,会减少我们浓度睡眠的时间。所以睡觉的环境应该尽量避免噪音干扰。 另外,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
      有人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 睡觉时间 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入时间必须注意; 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
       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最好?睡眠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 就算睡的时间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够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质’,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后仍然觉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质量很差。

    h***

    2016-06-02 01:03:52

  • 2016-06-02 01:03:52
  • 佛罗依德说,人在睡眠中都要做梦,只是有的人潜意识活跃能够记得梦中之事,而更多的人是潜意识不够活跃,做过的梦大都不记得,所以才有部分人梦多,大多人梦少,对此,你不用担心.但如果连夜做梦不止,你应该去看看医生,是不是有阴虚的毛病.
    祝你健康!

    李***

    2016-06-02 01:03: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保健养生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