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考化学,有关分液

首页

高考化学,有关分液

碰到有 分液之类 的就会觉得不会
一般涉及到 苯啊溴啊 什么好像
什么和什么 分层 这种
包括分液方法如 萃取 这种也不太清楚
网上查不到类似资料,只好到这里求救高人了
望有个全面一点的资料,三言两语点一下要点也行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20 21:11:29
      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有机物的提纯要依据被提纯物质的性质,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来除去杂质。一般情况下是加入某种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再用分液的办法除去之。
    现将常见有机物的提纯方案列表如下:
    混合物	除杂试剂及方法
    苯(苯酚)	NaOH溶液,分液
    苯酚(苯)	蒸馏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溴苯(溴)	NaOH稀溶液或水,分液或水洗
    乙醇(水)	CaO(新制),蒸馏
    乙酸(乙醇)	蒸馏
    硝基苯(NO2)	水,洗涤,分液
    乙酸乙酯(乙醇)	水,分液,洗涤
    皂化反应后的产物	盐析、过滤
    葡萄糖(淀粉)	渗析
    上述知识务请同学们自行归纳总结,牢记于心,以便应用。
       检验有机物常用试剂有: 1. 溴水: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鉴别苯酚;区别含饱和碳键与不饱和碳键烃的衍生物;区别葡萄糖和果糖。 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区别含饱和碳键与不饱和碳键烃的衍生物;①④区别苯及苯的同系物。
       3. 银氨溶液:鉴别含醛基的物质(包括醛类、甲酸及其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4.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别酸类物质,(发生中和反应);鉴别含醛基的物质。 5. 氯化铁溶液:鉴别苯酚。 6. 浓硝酸:鉴别蛋白质。 典型例析: 1.下列每组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D.油酸和水、甲苯和水、乙烷和水 解析:只有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才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本题中不相溶的物质有:乙酸乙酯和水、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油酸和水、甲苯和水、乙烷和水。故能够用分液漏斗分离的组有B,D。 2.除去下列①-④中的杂质,可以使用的同一方法是:①乙烯中含少量SO2和CO2;②乙炔中含少量的H2S;③用苯和混酸反应制得的硝基苯;④用苯和液溴反应制得的呈红棕色的溴苯( ) A.萃取 B用酸洗 C。
      分馏 D。用碱液洗 解析:硝基苯中混有硫酸和硝酸,溴苯中有溴。因酸、溴、SO2,CO2,H2S均与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乙烯、乙炔、苯均不溶于水,故可采取用碱液洗的方法除去杂质。故本题答案为D。 3.为了区别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溶液,在许可加热的情况下,只需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 A.FeCl3溶液 B。
      新制Cu(OH)2悬浊液 C。浓H2SO4 D。银氨溶液 解析:新制Cu(OH)2悬浊液遇乙酸,立即被溶液而变澄清: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另两种无明显现象,但加热时,乙醛与Cu(OH)2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乙醇与Cu(OH)2不反应,由此可加区别。
      故本题答案为B。
       练习: 1.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 B.乙醇、乙醛、乙酸 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 D.苯酚、乙醇、甘油 2.提纯分离下列各组物质采用的方法与制取无水乙醇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 B.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C.苯酚与甲苯的分离 D.分离提纯蛋白质 答案:1.A 2.B 。

    z***

    2007-02-20 21:11:29

其他答案

    2007-02-25 10:55:03
  • 对于分液,主要是了解原理,明确两种溶剂密度和溶液颜色。
    需要你多想想

    1***

    2007-02-25 10:55:03

  • 2007-02-20 21:13:58
  • 所谓分液,利用的是不同物质在不同的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的原理,以溴为例,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比较小的,但溴易溶于苯和四氯化碳中,当在溴水中加入一些苯或四氯化碳时,经过振荡,溴几乎全溶解到苯或四氯化碳中,而水中几乎没有溴,静置后,由于苯或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就会分层,(就像水和油不会互溶,静置就会分层一样),由于溴在苯或四氯化碳中,就使液体呈现了明显的两层,一层由于溶解了溴而呈现出美丽的紫红色,这就是苯层或四氯化碳层,另一层是水层,如果是苯的话,因为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苯在水的上面,紫红色在上面,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四氯化碳层在下面,紫红色在下面,水在上面,
    萃取就是分液的实验室方法,利用分液的原理,将液体分层后,再用分液漏斗,将两层分开,就是萃取
    

    q***

    2007-02-20 21:13: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