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如何走进高中生的心理?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面对个别学生(我行我素),经再三劝说后我感到束手无策,能给我个好的建议吗?
行*** | 2006-08-26 18:02:46

好评回答

2006-08-26 20:19:11
c*** |2006-08-26 20:19:11 328 190 评论
   老师你好,我就是一个高中学生。首先,您对自己学生的爱令我十分感动。我想说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任何学生,包括我行我素的学生,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像我们军训时教官把我们搞得很苦,但他帮我们整了一下帽子我们就觉得他很好,以前的怨气一笔勾销!老师,请恕我直言,现在的一些校规校纪的确有其死板之处,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叛逆。我就读于深圳中学,是深圳最好的高中,在我们学校,...

查看全部>>

   老师你好,我就是一个高中学生。首先,您对自己学生的爱令我十分感动。我想说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任何学生,包括我行我素的学生,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像我们军训时教官把我们搞得很苦,但他帮我们整了一下帽子我们就觉得他很好,以前的怨气一笔勾销!老师,请恕我直言,现在的一些校规校纪的确有其死板之处,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叛逆。我就读于深圳中学,是深圳最好的高中,在我们学校,校服裤脚可以改小,可以带手机,爱慕皮三,可以染头发,戴首饰,非常自由!但我们学校每年的高考成绩是最好的,学生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好,自由带来的不是放肆,而是自重!所以,希望老师以宽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细枝末节,以细腻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性格走向,我相信,您和您的学生都会彼此理解,彼此信任!
   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帮助!谢谢阅读!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6-08-27 11:26:29
  • 顺其自然
    R*** | 2006-08-27 11:26:29 299 199 评论
    0/300
  • 2006-08-27 08:20:44
  • 高中生主要心理特点
    
    高中生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一些交叉,个体心理的发展会出现主要几个基本特点。
    
    1、高中生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表现为:思维敏锐,但片面,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有极大的波动性;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查看全部>>

    高中生主要心理特点
    
    高中生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一些交叉,个体心理的发展会出现主要几个基本特点。
    
    1、高中生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表现为:思维敏锐,但片面,容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有极大的波动性;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关系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2、高中生在活动中仍带有草率性。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力量,常常故意做出与众不同的冒险举动,把冒险当勇敢。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但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面。
        3、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处理具体问题,易感情用事,也会对潮流盲目跟从。有时会出现失控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
        4、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动机与行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5、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
    
    6、求知欲旺盛,外界的一事一物都会受到吸引。面对这样一个多元
    文化的信息时代,心智仍不成熟的高中生还缺乏对客观事物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念,缺乏较为准确的判断、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表象的诱惑,进而影响自身对生活、对学习、对老师的看法。
    
    社会在关注,家长在期盼,教师在训导,犹如温暖生命的阳光和滋润心灵的甘露,恰似指引人生征途的明灯和唤醒沉睡力量的呼声,让我们的同学认识自我,把握未来,面对挫折能够战胜,面对机遇懂得珍惜。
    
    ∑*** | 2006-08-27 08:20:44 323 192 评论
    0/300
  • 2006-08-26 18:26:17
  • 要对他们的爱好及行为有个基本的了解。采用疏导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制止。有时甚至要投其所好。充分发掘他们的天性,在加以正确的引导。多鼓励多表扬。批评时要注意不同人的性格与接受能力,能不当众批评的,就不要当众批评。私下里的沟通更能说服人。要关爱他们,拉近互相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恩威并用,以理服人,管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j*** | 2006-08-26 18:26:17 327 19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