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急需解决

首页

急需解决

一个亲戚,今年上高二,现在很厌学,思想还比较天真,性格比较冲.对社会还不太了解.由于厌学在暑假的时候离家出走.去打工.他的学校是贵族学校,也许是学校里面同学之间有写矛盾,而且他的成绩也不好.现在眼看要开学了该如何劝说他去上学呢,请诸位帮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6-08-27 20:53:58
  • 和他去谈心 要给他讲讲社会上的事情 他现在已经是高二了 再过两年他就要上大学了 大学其实就是个小社会 他现在应该知道一些社会上的复杂的事情了 去觉得大人要给他灌输一些思想 不过和他沟通要注意方法 要一朋友的方式 如果他接受不了就找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聊聊 找个心理咨询师也好

    小***

    2006-08-27 20:53:58

  • 2006-08-27 08:57:18
  • 给他点苦头吃吃,家庭条件优越可能会是他看问题比较简单,出去打工一次就知道不上学的后果了!让他去领教领教吧!也许会是好事呢!

    B***

    2006-08-27 08:57:18

  • 2006-08-25 16:24:34
  •   他现在正处在人生的第二反抗期,当务之急让他先进学校。然后再慢慢教育。这么大的孩子叛逆心很强!要想解决根本问题,还得首先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让他吃点苦头未尝不可!
      
    何谓反抗期?
    反抗期指的是:在成长的早期,处于依赖与自由之间的矛盾,以及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对立冲突的这种状态的续缓阶段。
       反抗期出现的时间 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在三、四岁的幼儿期;第二反抗期:初中儿童,可因发展的不平衡,提前到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 第二反抗期 第二反抗期的形成与处于此期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有主要的关系。 1 生理方面,由身体的成长及生理的成熟,使少年儿童自觉己为成人,但又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并不成熟,只算是半成熟,造成了成人感和半成人的现状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2、心理方面,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他们心理上要求独立自主,摆脱父母的依赖。但其心理能力并没有自我意识的强大,不能实现人格的独立,从而产生了危机感。 3、社会方面,进入中学后,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能让他们产生成人的感觉。
      这个阶段,朋友开始变得重要,他们重视在朋友中的地位,渴望尊重与接纳。是其人格的自主不被重视或发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这个时期的主要表现为:对现在的社会地位欲求不满,要求具有成人的地位和决策,反对从容和干涉;自我观念的形成及自我观念与父母观念的碰撞,即常说的“代沟”问题;情绪容易激动,有时甚至失控,对情绪上的波动较难自我控制;青春期的烦燥。
      对性产生好奇,有接近异性的欲望,但由于环境与舆论的限制而不得不压抑而处于烦燥和不安之中;反抗的主要指向为父母。 具体的状况为喜欢顶撞父母,经常无端地向父母发脾气,不愿呆在家里,喜欢和同学朋友相处,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房门经常上锁。与父母交淡没耐性。
      检查他们的房间会发现描写情爱的书刊成人杂志,有早恋的行为或倾向。许多家长遇上这些事情都会再现得担心和震惊,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外于就是苦口婆心的劝导、盯紧,再就是惩罚打骂。结果是部分的孩子会有暂时的改变,而大多数的情况是反抗、不予理会,甚至变本加励! 少年儿童出现反抗期是其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可以说是必经途径,家长们应客观,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人生中的重要时期: 首先,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正视他们的成人感,以成人的态度来对待,承认并掌握他们的自主意识。
      不应再以教育者,“我是你的父母”等身份来教育和影响孩子。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友谊关系,用商量的方式,赢得孩子的尊重和接纳。切忌只说不骂,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多表示理解。 第二,正视孩子对自己态度的变化。随着孩子的身体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父母亲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依赖到榜样,再到青少年期应对父母亲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认为父母亲有缺点但也应该尊敬,最后是青年后期对父母采取了尊敬的态度。
      这是个自然的过程,家长们应接受并适应他们的不再依赖,放弃对他们的包办和支配。 第三,亲子关系的处理。子女处于此期,叛逆的心理较强,表现得特别叛逆,让很多的家长都承受不了,容易产生厌恶或失望的情绪,常会以责备,暴力或淡漠的态度来对待,甚至会对子女下“不可理喻、无药可救”等定义。
      而这时候的孩子,特别敏感、自尊心强,并联想丰富,家长们的这些负性态度很容易让子女以为“父母不爱我”,“在家里没地位”,“我上多余的”。而女子认为自己不是亲生的想法亦大多数出现在这个时候。从而导致亲子之间关系恶化,矛盾激化、误会加深。孩子们在家感受不到爱与尊重,就会向外界要求,早恋、过早的性行为及滥交等情况就会出现,由此而引至的各种问题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再者,以正面的态度引导子女,正确认识爱与情。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及性功能的发展,青少年对性产生好奇,对异性感到吸引,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家长们不用过份紧张,更不该强行禁止和多加指责。越是制止反而越增加性和爱的神秘感,使孩子越好奇,越感兴趣。
      他们虽一知半解却更欲欲想试。这时候,家长们不妨用开放的态度与子女们共同探讨,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看法,由此予孩灌输正确的性知识和爱情观解决他们的困惑,让他学会正确对待。 最后,这个阶段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困难的时期,再对许多的新旧矛盾的冲突,难免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对未来感到迷惘。
      我们应予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个时期,接纳自我并接受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榜样、建立责任感、发挥自主性的顺利度过这个危险期。 这是个危险期处于人生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对个人日后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的发展及自信的关爱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值得人们去重视和认真对待! 善待青少年的第二反抗期 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十五六岁的孩子总和父母对着干,且能持续2-3年。
      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这种“作对”现象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十分明显,常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心理学上把青少年这段时期称为“第二反抗期”。要正确对待子女的这段“第二反抗期”,父母应该做到一方面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子女产生的影响。
         在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方面,父母应注意几点:   1、当子女向你谈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精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边做其他事情,甚至边看电视边听。如果当时父母正在做一件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得到子女的谅解。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要考虑他们的意见,不可唠叨说教。
         3、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发言。尊重子女会使子女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4、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5、家里的事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以他们的意见做出决定。这样可增 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也能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由于父母的自身行为方式可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故父母在日常行为方面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自己要做出好榜样。
         2、子女做的事,父母不要每样都去指手划脚,许多事情可以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完成。   3、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由于不重视这个问题,常常出现父母拆子女的信件,偷看子女的日记等情况,这会引起子女的对立情绪。 。

    一***

    2006-08-25 16:24:34

  • 2006-08-25 15:23:29
  • 你好!最好,认真的和他谈心,朋友的方式去谈,或找他的朋友,或同学去和他谈。千万别误了学业!!!

    可***

    2006-08-25 15:23: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