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心理科

如何摆脱这种从众心理?

假如有一群人,骑着自行车,在向前行驶。
行驶到前方一个路口,这时正好是红灯,可路上没有别的汽车和自行车,直接通过也很安全。
这时候除了一个人以外,其他的骑车人都闯红灯直行安全通过了路口,而只有一个人老老实实地等在停止线后,绿灯了才直行安全通过路口。

大家都知道,这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做得对。但为什么大家都不这么做呢?大家一定会觉得这样做会被别人嘲笑吧。
所以我觉得这个人很不一般。

请问,如何摆脱从众心理,才能做到象这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一样?
哆*** | 2006-08-08 21:12:24

好评回答

2006-08-09 21:48:48
y*** |2006-08-09 21:48:48 74 29 评论
偶觉得从众一是因为懒惰,懒于思考,懒于决策;二是因为害怕,害怕要为自己的"另类"承担责任,冒风险。要克服从众心理,要先让自己的意识处于警觉状态,以免做事不自觉的“随大溜”,而使从众成了一种习惯,嘿嘿。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6-08-10 12:35:11
  • 太简单了吧,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也本身是对的东西去做就对了,不要看别人,别人愿意笑就笑,愿意说就说,就像你说的,马路上没有车,可谁能保证不突然跑出来一辆,从众,会害了自己的。
    泪*** | 2006-08-10 12:35:11 75 35 评论
    0/300
  • 2006-08-08 21:19:34
  •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

    查看全部>>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陈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不仅如此,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明*** | 2006-08-08 21:19:34 83 3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