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写好文章?

首页

如何写好文章?

我的文章老写不好!老是60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8-01 08:55:09
  • 写文章很简单只要多看课外书 把别人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文章里就行了.

    宝***

    2005-08-01 08:55:09

  • 2005-07-23 16:13:05
  •   一   “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培养自己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
      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生活活泼地开展各种活动,还要关注社会生活。 二 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
      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
      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三 看《散文》,是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教我语文的老师是一位文学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课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多,他更愿意教我们一些从课本里引出来的知识。三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文学修养方面提高不少。
      记得当初他向我们推荐《散文》时,没有说太多,只有几个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我开始学着欣赏《散文》。刚开始时,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后来,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地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微妙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一段很普通的经历到了作家笔下,却完全可以获得诗一般的美感。
      我喜欢反反复复地读那些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文字,直到把它们背下,然后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笔果然有了提高。同时,通过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觉我就养成了一种爱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在做文字表述题的时候特别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确。 四 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
      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

    小***

    2005-07-23 16:13:05

  • 2005-07-21 18:01:03
  • 多想象才能写好,还有,要注重细致的描写,平时多读些作家书籍,积累些词语,到写作时就可以用上了!

    R***

    2005-07-21 18:01:03

  • 2005-07-21 17:54:00
  • 作文是个慢功夫,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到一定数量自然见成效.
    想迅速提高作文水平,只有多借鉴作文书,看看别人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的,好的句子作一下摘抄,然后模仿去写就可以了。但这也是应急之举,如果模仿不好会 弄巧成拙,还是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才行。
    想写好作文,就要做个勤劳的人:眼勤、手勤、笔勤。

    小***

    2005-07-21 17:54:00

  • 2005-07-21 16:59:02
  • 你真蠢,现在全国人民都考61了,你有勇气还活着.......

    k***

    2005-07-21 16:59:02

  • 2005-07-21 16:06:32
  • 1。多看书,积累好的词语、句子;
    2。创作时要有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分点创作,每一点要与主题息息相关;
    3。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
    祝你学业有成!!!

    碧***

    2005-07-21 16:06:32

  • 2005-07-21 15:42:02
  •   我是这样写好作文的: 
     
      好的作品是灵感的杰作,可是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灵感无可奈何,丰厚的积淀才能诞生出灵感。在考场上不可能次次都闪现出灵感的火花,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我们不仅积累优美的词语,涵义隽永的句子,积累的更是一种思想,一种灵感,将它们整理在自己的本子上;再者,平时多思考,可构思一些作文,考试前,梳理自己的财富,带着深刻的思想、昔日的灵感、丰富的材料上考场。
          我以为:写作,是一种和世界、和他人、和生命的对话与沟通的方式。因此,文章不是词藻的堆砌,而是人格与思想的展露。或者说,写文章是把一个个文字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排列下来。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和人格是需要长期积淀的。
      譬如,时常读一些好文章,把作者的文气融入自己的精神。当然,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也有助于写作,但这并不等于抄袭,要把这些文字为自己所用,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   先来谈一谈立意。在拿到一个作文题后,我通常是把可以从题目中提炼出来的观点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从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这个“适合”包括,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适合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适合自己平时的积累,也就是自己最有话可写的,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一个独特的观点,当然是在不脱离话题、风格积极向上这些最基本的前提下的。   在立意上,我认为最好根据自己的思考,来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观点、想法,因为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自己的个性的体现,才充满了真情实感,才有可能真正的充实和丰富。
      所以说如果在这一方面,自己最想说的话没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就可以在构思上下点工夫,寻找一个特别的切入点,这个时候就可以调动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曾说过:“创造的原理,最终是信息的截断和再结合。把集中起来的信息分散开,以新的观点再将其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或方法。
      ”也就是说,把平时读书积累的素材和生活中的灵感的碎片整合起来,寻找和主题观点之间的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交点进行意义上的粘合。当然一定要是合情合理的,不能牵强附会。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赋予旧的事物新的涵意、新的诠释”这样的文章。   写好文章重在用情感人。
      这情感源于你写作时的态度。作为中学生,我们的人生阅历很浅,所以我们切忌去捏造故事,否则文章会显得空洞、无主题、不够真切。其实,我们在作文时完全可以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将身边的小事写得深刻,写得真切,这就具有了一定的真实性。其次才能谈论真情实感,惟有真实作为前提,才能使情感流露。
       千万不要因为平时作文成绩不稳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会在考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a***

    2005-07-21 15:42: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