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一柱香”时间到底是多久?

首页

古代“一柱香”时间到底是多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0-29 15:58:04
      
    按照古人计算时间的方法。1个时辰为我们现在的2个小时,半个时辰为1个小时,1柱香则为半小时,半柱香则是15分钟 
    一盏茶:约20分钟 一顿饭:约1小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i、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F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i。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参考文献: 。

    1***

    2008-10-29 15:58:04

其他答案

    2008-10-30 13:13:36
  • 按香的平均长度,有一刻钟一柱、三十分钟一柱、一个小时一柱,以香的粗细来分辨。更有长盘香,大约十二个小时一柱,有时香上有刻度,是便于古时计时,有时没有,是用来供奉神佛,其实用香来计时并不准确,偏差很大,所以,用香一般是用来计算当前时间,

    乐***

    2008-10-30 13:13:36

  • 2008-10-30 13:10:55
  • 就是一根香烧完的时间,没有实质的分别

    付***

    2008-10-30 13:10:55

  • 2008-10-30 12:47:14
  • 半个小时简单

    s***

    2008-10-30 12:47:14

  • 2008-10-30 12:36:50
  • 1:古代“一柱香”时间和现在的“一柱香”的时间是一样长的。
    2:按照大多数电视剧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的"主角不死定律"来看,一株香的时间==主角能把事情彻底办完的时间。

    秀***

    2008-10-30 12:36:50

  • 2008-10-30 12:32:42
  •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一炷香也就十五分钟 
    

    2008-10-30 12:32:42

  • 2008-10-30 12:30:14
  • 我觉得在15分钟,哈哈,我自己想的哈

    小***

    2008-10-30 12:30:14

  • 2008-10-30 11:13:02
  • 这个要看香的长短了!

    l***

    2008-10-30 11:13:02

  • 2008-10-30 09:56:49
  • 大约半小时吧

    1***

    2008-10-30 09:56:49

  • 2008-10-30 09:46:48
  • 以上都对,但也要看所在的地点、风的大小,环境的干湿,香的大小细粗长短,等等才能看到炷香大概是个时间段

    s***

    2008-10-30 09:46:48

  • 2008-10-30 09:20:19
  • 应该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吧

    y***

    2008-10-30 09:20:19

  • 2008-10-30 09:16:09
  • 一炷香大概是个时间段,估计一般也就是在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吧!

    樱***

    2008-10-30 09:16:09

  • 2008-10-29 16:00:21
  • 一炷香的时间”是缺乏现代计时器的时代的一种比较模糊的计时方法。 
    究竟是多少时间,这要看这炷香的材料、长度、粗细、潮湿程度以及当时的气温和湿度等等。一般,能作为约定时间的标准、可能是当时大家日常广泛使用的普通熏香吧?! 
    古时候时的香大部分能烧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m***

    2008-10-29 16:00:21

  • 2008-10-29 15:59:52
  • 一炷香的时间”是缺乏现代计时器的时代的一种比较模糊的计时方法。 
    究竟是多少时间,这要看这炷香的材料、长度、粗细、潮湿程度以及当时的气温和湿度等等。一般,能作为约定时间的标准、可能是当时大家日常广泛使用的普通熏香吧?! 
    古时候时的香大部分能烧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

    1***

    2008-10-29 15:59:52

  • 2008-10-29 15:58:14
  • “一柱香时间”,它指的是一个时间段,也就是说一个时间范围。这是由于香的燃烧时间(快慢)与天气干燥程度、风的大小,香的干燥程度有关,一般来讲,一柱香时间约50——65分钟 
    按香的平均长度,有一刻钟一柱、三十分钟一柱、一个小时一柱,以香的粗细来分辨。更有长盘香,大约十二个小时一柱,有时香上有刻度,是便于古时计时,有时没有,是用来供奉神佛,其实用香来计时并不准确,偏差很大,所以,用香一般是用来计算当前时间,有时候,古时要进行一种什么形式的比赛,没有日轨的情况下就用香来横量当前时间,其实,到底用多长时间就不去管他了,只要在香没有着完之前完成比赛项目就行了

    淡***

    2008-10-29 15:58:14

  • 2008-10-29 15:56:23
  • “一柱香时间”,它指的是一个时间段,也就是说一个时间范围。这是由于香的燃烧时间(快慢)与天气干燥程度、风的大小,香的干燥程度有关,一般来讲,一柱香时间约50——65分钟 
    按香的平均长度,有一刻钟一柱、三十分钟一柱、一个小时一柱,以香的粗细来分辨。更有长盘香,大约十二个小时一柱,有时香上有刻度,是便于古时计时,有时没有,是用来供奉神佛,其实用香来计时并不准确,偏差很大,所以,用香一般是用来计算当前时间,有时候,古时要进行一种什么形式的比赛,没有日轨的情况下就用香来横量当前时间,其实,到底用多长时间就不去管他了,只要在香没有着完之前完成比赛项目就行了 
    

    1***

    2008-10-29 15:56:23

  • 2008-10-29 15:56:11
  •   按照古人计算时间的方法。1个时辰为我们现在的2个小时,半个时辰为1个小时,1柱香则为半小时,半柱香则是15分钟 
    一盏茶:约20分钟 一顿饭:约1小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i、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F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i。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参考文献: 。

    1***

    2008-10-29 15:56: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