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卤煮火烧的卤应该怎么做?

首页

卤煮火烧的卤应该怎么做?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05 01:54:57
  •   做法: 
    1、猪肠用盐、黄酒、醋反复抓洗(内壁、外壁都要洗干净哟~,用温水冲洗效果会好一些哟~)
    2、锅中放清水,将猪肠放进去焯水(凉水下锅哟~)
    3、另起锅,加开水、八角、桂皮、花椒、姜、葱、香叶、黄酒、陈皮、生抽、老抽、干辣椒大火烧开,小火卤肠
    4、面粉加水揉成团,醒一会儿
    5、将醒好的面揉光,分割成小面剂,揉圆
    6、将圆面剂擀成圆片
    7、平底锅抹少许油,将饼烙熟(我们第一锅抹油了,以后就没再抹)
    8,卤好的猪肠切小段
    9、锅中放少许油,煸炒郫县豆瓣,将卤汤回锅,烧开,加清水,加盐、酱油、醋、冰糖、黄酒、蒜汁、南乳汁等煮开。
      
    10、放入猪肺、猪肝、猪心等熟食及豆腐泡炖
    11、最后加入猪肠煮开即可。
    12、将烧饼切小块,汤料及汤汁浇在烧饼上,加辣椒油、蒜汁、小葱末、醋调味。(如果是新烙的饼,直接浇汁就可以吃了,不用把烧饼放入汤锅中煮,否则烧饼没嚼头了。
      但烧饼是隔夜的,就要煮煮再吃。这是我家的吃法,呵呵~)
    -----------------------------------------------
    卤煮火烧做法
    原料
    1。
      猪内脏[心,肺,小肠必有,其他随意],猪肉适量。
    2。蒜汁[蒜加少许盐捣成汁],香菜[芫绥],辣椒油,腐乳汁[腐乳加水稀释]
    3。火烧-直径10厘米,厚度2厘米左右的死面饼[层要少,和面时稍微硬一些,低温烙透]
    卤煮的做法:
    1、猪肠用盐、黄酒、醋反复抓洗(内壁、外壁都要洗干净哟~,用温水冲洗效果会好一些哟~)
    2、锅中放清水,将猪肠放进去焯水(凉水下锅哟~)
    3、另起锅,加开水、八角、桂皮、花椒、姜、葱、香叶、黄酒、陈皮、生抽、老抽、干辣椒大火烧开,小火卤肠
    4,卤好的猪肠切小段
    5、锅中放少许油,煸炒郫县豆瓣,将卤汤回锅,烧开,加清水,加盐、酱油、醋、冰糖、黄酒、蒜汁、南乳汁等煮开。
      
    6、放入猪肺、猪肝、猪心等熟食及豆腐泡炖
    7、最后加入猪肠煮开即可。
    卤煮火烧的吃法:
    将烧饼切小块,汤料及汤汁浇在烧饼上,加辣椒油、蒜汁、小葱末、醋调味。
      (如果是新烙的饼,直接浇汁就可以吃了,不用把烧饼放入汤锅中煮,否则烧饼没嚼头了。
    卤煮火烧,简称卤煮,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其主要原料是猪肠、猪肺和干豆腐,用大锅卤制,一般要在清早就开始“卤煮”,快到中午吃饭时间,加入戗面做的火烧,待到火烧边软,即可食用。
      卤煮火烧比较在意的,一是猪肠猪肺一定要洗的干净,一是火烧一定要戗面的。如果上述两条做不到,那么或是有异味,或是火烧会被煮烂,而无法食用。和北方多数的饮食一样,卤煮火烧以味儿厚见长。在卤制过程中,加入大量的作料。在食用中,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的放辣椒油、蒜汁、醋,以及香菜等等。
      
    北京有无数家饭馆卖卤煮,但其中最有名的,是百年老号“小肠陈”。小肠陈最早经营的地界儿,在宣武门外南横街儿。说起宣武门,还得拉扯两句儿别的。北京城从打明永乐起事得了天下,也就成了京城。京城分内城外城,内城里面又有紫禁城。
      这宣武门,就是内城南侧的一个城门。在它东边,是正阳门(也称前门)和崇文门。在古代,大军出征就是从宣武门出发的。在宣武门南边,就是著名的菜市口,是明清两代的法场,有名的袁崇换就是在这里杀的。再往南就到了南横街儿。南横街东起虎房桥,西到牛街,是条东西向的街,长约两三里地。
      南横街因为特殊的位置,距离内城非常的近,也就成了会馆集中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地方住京办事处。有了会馆也就有了名人府邸,比如清朝有名的人物如曾国藩、康有为、谭嗣同等等,都先后在南横街附近住过,就连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当年也曾在湖广会馆落脚。
      随着民国诞生,等级逐渐被打破,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南横街周围也就成了老百姓的聚居地。由于居住的人多了,自然饮食业也就发达起来,小肠陈在南横街偏东处,小肠陈东边,是著名的李记白水羊头;在西边牛街,有著名的年糕钱等回民吃食。店面不大,也就有个六七十平米。
      说到小肠陈的特点,其实和所有的老字号都一样,一是选料精致,一是做工认真,再加上量足,于是也就慢慢的出了名。来的人多了,也就可以不间断的熬汤,时间一长,竟剩下一锅老汤。有了这锅老汤,买卖也就没人可比了在。
    北京人吃饭,喜欢专门吃“那口儿”,原本卤煮是穷人的吃喝,但架不住好那口的人。
      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老主顾都跟着小肠陈,在南横街跑来跑去。相声大师侯宝林老先生,原来也是呢里的常客,由于他经常光顾,带的两个儿子耀华耀文也经常在那儿吃。买卖火了,于是一家子也就有了点小毛病,分了家,哥儿几个姐儿几个,加上七姑八大姨,也就开出了几间分号,但始终都在南城,比如虎房桥、永定门。
      后来南城老城区改造,楞是把周围都拆迁了。于是哥几个中,就出了个另类,跑到北城黄寺儿开了家大店。
    现在的南横街,破旧的大杂院变成了新型的公寓,小肠陈的老号,也已经再也找不到了。但在城北城南,在北京城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的字号。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小肠陈也推陈出新,有了新的卤煮火锅,从一种小吃象高层次的饮食发展。这也是陈家前辈想不到的事儿吧。虽然有人说是瞎折腾,不如从前正宗,但黄寺儿的店的生意也很不错。至于以后卤煮会怎么变,咱也甭操那份儿闲心,以陈家传人的精明劲儿,总会老有好招的。
      

    恒***

    2018-12-05 01:54: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烹饪方法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