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春季健康饮食,求教

首页

关于春季健康饮食,求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27 11:15:16
      春天应怎么吃? 
     
    2006-3-17 10:31:00 
     
      春天里,万物欣荣,生机蓬勃,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健康的人该怎么吃?素有旧疾的人该怎么调补?想必许多人都想知道。
         春季怎样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总的饮食养生原则是:1、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食物;2、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所谓高热量的食物,是指除主食中米面杂粮外,适量加入豆类、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
      所谓优质蛋白质,是指奶类、蛋类、鱼肉、禽肉、猪牛羊瘦肉等。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如西红柿、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   春季的饮食调养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   早春时期,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于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
      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例如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适量。午餐:主食150克,猪牛羊瘦肉(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蛋汤或肉汤适量。
      晚餐:主食100克,蛋鱼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00克,豆粥1碗。   春季中期,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春季晚期,为春夏交换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
      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例如早餐:豆浆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适量。午餐:主食150克,鱼蛋肉类(或豆制品)50克,青菜250克,菜汤适量。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   每日除三餐之外,还要多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强体质有益。
         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传统医学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春季吃什么最好?   春天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天气潮湿,气候不稳定。健康的人能够调适自己很快适应环境,一般无需调补。
      但是素有旧疾的人,在这多变的季节里,就不那么幸运了,旧疾极易复发。此时,对与这类患者和病后体虚的人,可以通过适当进补,提高身体抵抗力,使身体得到康复。   春季食物以选择一般性调补食品为宜,如鸡肉、鸡蛋、瘦猪肉、红枣等,不仅可改善慵懒的体质,还可充沛体力。
      然而,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滋补中药来调养,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   春天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若有慢性疾病或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否则旧病极易复发。
         总的说来,春天的调养药膳,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地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到人体正气。   香菜味美却不宜多食   香菜又名芫荽,做汤加上香菜可增加汤的清香;烹制畜肉类菜肴时加些香菜,能除腥膻气味。香菜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寒性体质者适当吃点香菜还能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
         香菜虽味美,但不宜多食或经常食用。这是因为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有温中健胃的作用,但因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久食,会耗气、损精神,进而引发或加重气虚。对于那些平素自汗、乏力、倦怠及易患感冒的气虚患者,更应少食香菜。
      产后、病后初愈的患者也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虚,此时,也应和香菜暂时保持距离。此外,香菜还具有温热、发疮的作用,故狐臭、口臭、胃溃疡、脚气、疮疡患者均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午餐多吃素食不犯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阳光普照的日子,人特别容易犯困,尤其是午饭后,往往无精打采。
      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其实春困并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与人们所吃的高脂、高糖食物有关。   很多人午餐喜欢吃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馒头、米饭、猪肉,或者炸薯条、汉堡包、炸鸡等快餐食品。它们会刺激胰岛素和胆汁分泌,使人体内脏不堪重负,并降低血液带氧能力,导致脑部含氧量降低,让人容易疲倦。
         要想下午不犯困,最好多吃点素的。由蛋白质和蔬菜组成的午餐,如新鲜的鱼、鸡、海鲜、豆腐中含有大量酪氨酸,对大脑保持敏锐的思维、回忆以及清醒程度起决定性作用;而绿色高纤维蔬菜,如辣椒、胡萝卜、菠菜等,可确保脑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让人整个下午精神抖擞。
      在主食方面,最好选择绿豆饭或全麦面包。此外,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晚上吃有助于睡眠。   在就餐的顺序上,如果想饭后不犯困,要先吃肉,后吃蔬菜,最后吃主食。午餐不要吃得太饱,下午茶时间再吃几块全麦饼干或巧克力补充能量。   另外,工作间隙吃些菠萝、橘子、柠檬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水果,也可以消除神经系统疲劳,使人精力充沛。
      而香蕉、葵瓜子则有抑制大脑思维的作用,容易引起困倦,最好别吃。 。

    午***

    2007-02-27 11:15:16

其他答案

    2007-02-27 11:58:24
  •   天气乍暖还寒的初春,人们容易患肠胃病或感冒。此季节多煮些番薯粥吃,可以正气、养胃、化食、去积、清热,尤其是肠胃病和感冒病人,多喝番薯粥可调理身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番薯所含的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肠胃健康。有些人吃过番薯后放屁多,是番薯帮助肠胃蠕动的结果。
         番薯,性味甘、平,有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的功效。番薯营养非常丰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番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热能、蛋白质、糖、脂肪、磷、钙、铁、钾、胡萝卜素,另含有维生素B1、B2、C及尼克酸和亚油酸等,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葡萄、梨的10至30倍,居同类果蔬和粮食之冠,胡萝卜素的含量比马铃薯、芋头、玉米高600倍以上。
      番薯也含有丰富的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助长发育的赖氨酸,与米、面配合食用,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美国科学家还发现,番薯中的纤维物质在肠内能吸收大量水分,增加粪便体积,解除便秘的作用不亚于用药。日本专家发现,番薯中含有的粘蛋白等多糖类物质可提高免疫力,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动脉硬化,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番薯虽好但不宜多食,多食会滞气引起烧心、吐酸水、腹胀。糖尿病和肾脏病患者不宜多吃,因为番薯的淀粉质含量很高,而淀粉质经消化后会转化为葡萄糖,对糖尿病人不利;番薯的高钾成分也不利于肾脏病患,所以食用一定要有所节制。( 春天,是万物生长、万象更亲的季节。
      《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春季三个月所有生物陈出新,生机盎然。人应适应季节,调养生气,使机体与外界统一起来,谓之“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对老年人来说,春天更应注意饮食调养,保证健康长寿。   早春时节,气温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
      所以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全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等。
      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折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的功能。   春天,又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加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类食物有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长期早于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可采摘食用,以补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早春   阴寒渐退、阳气上升、乍暖还寒。人们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鸡肉、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满足人体机能日趋活跃的需要。
      从“春夏养阳”的角度出发,多吃葱、姜、蒜等温性食品,以驱阴散寒使“春阳”上升,这些食品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应少吃黄瓜、冬瓜、茄子、绿豆芽等寒性食品。   仲春   可适量食用大枣、蜂蜜、山药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另外,注意多吃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柿子椒、嫩藕、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不足。此时正值各种既有营养又有食疗作用的野菜生长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应不失时机地择而食之。
         暮春   气温日渐升高,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 山药 性味平甘、无毒,有益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止泄痢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及妇女白带等症,有肿胀、气滞毛病的人不要吃。
       ★ 玉米 性味甘平,有开胃益智、理中、活血宁心的功效,习惯性便秘脾胃气虚、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宜用,但吃太多会导致胃闷气胀,此外阴虚火旺的人忌食爆米花。 ★ 韭菜 性温味甘辛,具有温中散瘀、行气解毒、止汗固涩、益肝健胃、温胃助阳等功效。
      用于反胃、脱肛、跌打损伤、胸痹腹痛、阳痿遗精、多尿,习惯性便秘、痔疮、阳萎、频尿的人宜食。 ★ 芹菜 味甘、微苦、性凉,具平肝清热、清利湿热功效,适合糖尿病人、更年期妇女、水肿、高血压、血管硬化的人食用,但是脾胃虚弱的人慎食。 ★ 芥菜 性温味辛,有温中利水、宣肺豁痰、解表利尿、利九窍、明耳目功能,用于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毛病。
       ★ 大白菜 性味甘平,可以化痰止咳、退烧解毒,适于减肥、防便秘、痔疮、胸闷、头痛。 ★ 桃子 性味甘酸、微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多食则会使人腹胀。 ★ 樱桃 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的功能。用于病后体虚、倦怠少食、风湿腰痛、四肢不灵、贫血等,但糖尿病人忌食。
       ★ 草莓 性凉味甘酸,功效润肺生津、健胃和中、益气养血、凉血清热、解酒毒,主治肺燥干咳、津少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梅子 味酸涩、性平,可改善呕吐、便血尿血、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久痢、清除腹胀、促进食欲、晕车晕船、解酒。
       。

    1***

    2007-02-27 11:58: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美食/烹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