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现在能精确预报地震吗?

首页

现在能精确预报地震吗?

现在能精确预报地震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0-26 15:39:08
  •   
     2001年11月14日在我国大陆西部青藏高原东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等。这些地震给人类带来惨重的灾难和损失。那么,地震能预报吗?
    地震乃群灾之首,它与其他自然灾害不同,在瞬间(几十秒钟)内可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的伤亡和损失,于是引起了许多地震较多的国家对地震预报的关心。
      多年来,尽管各国科学家都为之努力研究,可至今地震预报的成功率仍很低。 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鼓励下,全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专群结合的大规模地震预报体系。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报居世界领先水平,曾经较成功地预报了 1975年2月4日海城7。
      3级、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一潞西7。5级、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一平武7。3级、 1971年3月23、24日新疆乌恰两次6。3级地震等。尤其是对海城大震做出的短临预报,被公认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先例而载人世界史册。然而,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被掌握,当前地震预报仍处于经验性阶段。
      因此,对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现状可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能对某 些类型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较长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的可信度较高,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比较低。 地震预报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受到各国政府与人民广泛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多方面的探索,至今仍是一个未取得突破的科学难题。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大地震突然发生在事先未估计到的地区(如原苏联的亚美尼亚地震、日本的阪神地震、美国的洛杉矶地震等),以及在一些有明确预测意见的地震危险区(日本东海、美国帕克菲尔德)又未发生预期地震,促使科学家反思现行的一套地震预报体制是否有效的问题。
      19%年11 月在英国伦敦由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联合会召开了“地震预报体制评估研讨会”,有欧洲、美国、日本代表参加,中国没有出席。会上几个主题发言都相当低调。后来,Kogan、Geller、Jackson三位教授联名在《杂志》发表了《地震无法预测》的论文。
       各国报道的地震前兆现象基本上是回顾性的,缺乏严格的论证,没有证明它们是前兆,而是与地震无关的环境因素,认为地热和地下水异常,没有提出定量的物理机制,对日本1994年在色丹岛地震前1200千米以外的水井的“前兆性变化”,认为没有任何模式可以解释这样的变化,是似是而非的。
      总的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常把信噪比很低的数据当作信号来进行分析,用对事先取定了参数的假设的统计检验方法来评估,通过事后调整参数的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 1978年伊豆半岛附近发生了强烈的微震活动,在3小时内发生了 18次有感地震的情况下,日本气象厅公布了地震情况,提醒市民注意,但并没有指出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90分钟后,在这个地区附近发生了7。0级地震,但因此次预报缺乏三要素,不能算是成功的预报。从20世纪的70年代中期开始,曰本在太平洋沿岸,距东京150千米的东海地区,预报近期内有发生 8级地震的可能,然而,预报的东海地震并未如期发生,却在其他未预报地区接连发生强震(例如1983年日本海地震、1993年奥尻岛地震、1994年色丹岛地震、1995年阪神地震等)。
      阪神地区被公众和地方政府错误地推断没有危险,从而没有认真防震准备,加剧了阪神地震中的损失和伤亡。 从地壳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来看,准确地预报地震是困难的。因为破裂过程是不稳定的,每次地震有多大,只有在地震开始后才能被确定。且发生地震的因素很多,不是地震越大,孕育区就越大。
      地震大小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破裂开始后多种因素来确定,事先就预测有多大是不现实的。在短期预报变得可靠以前,还会有许多失败,推测可能要到2100年甚至2200年才能实现较为准确的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为什么这样困难呢?一是限于科学技术水平,无法深入地下几十千米处的震源进行直接的“解剖”,只能用地表观测到的间接信息来“把脉”。
      在短期内,临震预报方面还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地震前兆观测大都限于地表间接观测,而天体和气候的变化,及大业电流等因素引起的地表各种变化都掺杂在地震前兆资料中,很难剔除这些外界的干扰,给提取地震前兆信息带来了困难;三是很难揭示地壳复杂的结构与前兆间的内在联系,目前仅只能借助设置在地壳表层的各种宏观和微观手段,间接地探测它的变化情况;四是对地震前兆特点的认识还很粗浅,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地震,其前兆出现的时间、类型、空间分布等皆有很大的差别;五是地震预报实践的机会少。
      虽然,全球每天要发生1万多次地震,一年约500万次(其中造成破坏的只有1000次),但是,每年达到7级以上的地震仅18次左右,发生在监测范围内的就更少了。因此,地震预报不像天气预报和洪涝预报那样,每年都能得到多次实践机会。 目前世界地震预报尚未过关,仍处科学探索阶段,还达不到 准确预报的科学境界。
      

    王***

    2016-10-26 15:39: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