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么才能做好阅读★

首页

★怎么才能做好阅读★

怎么概括文章的内容和段落内容.(我总是概括不好,写的很多但也没概括好内容)
还有就是,怎么才能写好某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我总是写不好,就是明白了什么意思,也组织不好语言)
大家能帮帮我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05 23:37:51
      怎样回答阅读题
    一、 答题步骤和要求:
    1。 读懂题目,逐字逐句去看,一定要理解题目。
    2。 找出题干中的核心信息,也就是关键词(答题的重要词语)。
    3。 根据关键词,迅速(粗略去看文章)从文中找到阅读区域(某段或者某句话)
    4。 从阅读区域内找出与关键词相关的信息。
       5。 提取所有相关信息,不要遗漏。 6。 检查是否找全了答案(还是根据关键词进行核对)。 7。 认真书写答案,但要注意分点答题,即分成①②③④⑤等答题,而且采用竖直并列形式书写,决不能一个接一个连在一起,更不能一股脑不分点笼统地去答,否则,会被扣分。
       二、 阅读考点及答法: 现代文 注意(一):现代文的考试已经不再考课文中的内容,所以平时要加强课外阅读,要尽可能多阅读,如《读者》、《中华活页文选》、《读写月报》、《中学生阅读》等,阅读时要带着问题去思考,怎样思考和做题呢?词语、句子、段落三大块(见下面)。
       一、 考词语 题型: 1。(说明文中)请你说说下面一句话中加点词(确数或概数)的表达效果(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记叙文或散文中)请你说说顺理成章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请你写出文中“某某”(词语)的意思。
       答案: 使用了确数“某某”或概数“某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凝练、简洁。 (动词或形容词)(运用比喻、拟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栩栩如生,让读者觉得如在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领起下文,承上启下。 点明主旨,突出中心。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二、 考句子 题型: 1。 简要分析上文第三段中划线句子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2。 上文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 文中最后一句话在你看来有什么特点? 4。 你对文中哪句话最感兴趣,请摘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案: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生动形象,让读者觉得好像就在眼前,栩栩如生,很传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某某”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特点,把“某某”写的活灵活现,生动可爱。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如长江之水,一泻而下,气势磅礴,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具有音乐美。
      运用对偶(或骈文)的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富有表现力 如:“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该句句式整齐,基本对称,采用整散结合的方法,极富有表现力。引用古诗,恰到好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入手,如: 运用了肖像(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脸部(或衣物穿着打扮)进行细致的描写,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如在眼前。
      运用神态描写,把人物高兴(或兴奋悲伤愤激沮丧等)的神情细致地描绘了出来,非常传神逼真,令读者感动。运用自然景物描写,以动写静,把静态的景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体现景物的美,令人赞叹。运用象征的手法,借物言志(情),表面上是表达了作者对“物”的喜爱,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对某一种(个或类)“人”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运用对比烘托(衬托)的手法,情感鲜明、炽热,进一步突出作者对“某某”的喜爱(或偏爱、憎恶、痛恨)之情。 3。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入手,如: 该句的前半句紧接上文,下半句引领下文,在全文(段)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文章结构鲜明,层次清晰分明,起了很好的过渡的作用。
      这一句在本文(段)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句展开叙述(论述)的。这一句在本文(段)中起总结全文(段)的作用,画龙点睛,收束全篇。 5。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入手,如: (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深化了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常在某一段的开头或结尾),这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本段的主要的内容,有助于读者迅速地理解本段内容。 三、 考段落 题型: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用简明的文字概括出跳蚤善跳的秘密。 3。根据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概括出人类给病毒命名的原由。
       答案:概括内容。如果是概括一段内容,找出这一段中的关键词语合并,语句通顺,内容不少就可以了;如果是概括全文的内容,则先把每一段的内容概括好,再进行组合,要保证语句通顺,内容不缺。 结构作用。分析一段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跟“句子”中的结构作用相同,此处省略)。
       启发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一定要对比分析,找出与生活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然后选择一个方面去答题。 人物形象。主要从描写(见“句子”)、抒情(表达作者或主人翁的什么精神或情感)、议论(表明作者或主人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或观点)等表达方式的角度去分析,分析它们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语言特点。主要(1)先从对文章或段落的内容作简要的叙述,(2)再从准确、凝练、简洁、生动、形象、直观等角度去分析。 四、 阅读什么,怎样阅读 平时怎样去阅读现代文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带着以下的问题方向去阅读): (一)现代文必定会考以下几点: 品味语句的内涵和作用(找词或句谈含义) 概括,对文段与文章的主要意思进行提炼,即对文段与文章的主要意思或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思路与情感方面进行概括;从材料与中心的角度进行概括;对作品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看法,进行概括并形成看法;欣赏文学作品用多种方法去感受,如评论人、补充写一段等;对作品的某些内容进行探究。
       (二)当然,现在基本都是说从个性化多角度方面,进行考查每个学生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所以会考什么呢?我想应该有以下方面吧: 对作品的内容有心得、有看法或有疑问 对作品内容有启示与评价(结合自然、社会或人生) 对作品情境(或意境)进行感受与体验 对作品的形象进行感受或评论 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判断与推论 (三)到底阅读哪些文章呢?现代文的考试由于试卷容量的限制,短文不可能太长,考的范围又要涉及说明文、记叙文、散文或短小说,所以阅读的文章的内容不能太长,在一千字左右,(培养考试速度和环境)。
      能体现较强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的,涉及素质教育、环境保护、人口问题、最新科技、时事新闻等方面的文章(有针对性的阅读,假如能在考试时碰到最好)一些比较好的精美时文、小品文、散文 语文阅读题在试卷中占的比重非常大,也是把分数拉开差距的重要部分。所以,做好阅读题很关键。
      那么,阅读题怎样才能多得分呢?我认为:首先要夯实各种文体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多做一些阅读练习,灵活运用文体知识;再次,认真审题、善于归纳题型、总结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还有,在认真通读全文的前提下,根据题干的要求回到原文,精读相应的语言环境;最后,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总之不是答的越多就得分越多的,要回答问题的中心问题,比如说我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就告诉我你叫张XX就可以了,不要说太多废话,这样你能把问题的核心打出来,这题你就拿分了!OK 祝学习进步! 。

    新***

    2006-07-05 23:37:51

其他答案

    2006-07-06 10:58:34
  • 抓主旨,扣主要内容

    快***

    2006-07-06 10:58:34

  • 2006-07-06 02:21:25
  • 多说无益,我总结的观点是:平时要多多阅读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然后做起阅读来自然得心应手。

    落***

    2006-07-06 02:21:25

  • 2006-07-05 21:17:21
  •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就是,上语文课时老师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听,而且还得积极发言,为自己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机会。多做阅读题。
    (2)组织不好语言说明你语言能力还需锤炼,必须多阅读,最好看些作文书,积累一些词汇,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的几点建议,祝你成功!!

    中***

    2006-07-05 21:17:21

  • 2006-07-05 21:03:53
  • 眼到 手到 口道
    一切就顺序而成

    马***

    2006-07-05 21:03: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