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帝国的侵略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最好详细一些!谢谢各位了)

首页

帝国的侵略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最好详细一些!谢谢各位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30 19:38:12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矛盾息息相关的。
    一、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这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继后。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最突出的英、法、美和侵略成性的沙俄。
      侵华的主要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是的市场体系(俄国以满足领土扩张为目的)。侵华手段在政治上表现为直接发动侵略战争,经济上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列强的侵略范围限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①政治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沦丧,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②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管理权,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逐步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也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③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运动中的新式学堂、留学教育以及外国的教会学校,也在客观上日益瓦解着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④对外关系方面,列强开埠通商、公使驻京的自由地入境旅游贸易等侵略特权,也在客观上使清王朝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加紧分割中国。这时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先后出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日、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
      经济上的侵略也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侵略从“中外和好”到瓜分狂潮,再到“以华制华”;列强之间的关系日趋尖锐,争夺多于勾结。辛亥革命后,日本利用“一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这一时期由于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政治上,第一,社会性质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第二,民族危机推动了民主革命新高潮,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相继,不断深入;第三,清王朝为了延续统治和消除危机,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②经济上,疯狂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仅掠夺了中国的巨额财富,也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中国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作为历史的背离现象,列强的经济侵略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这毕竟是问题的次要方面。③思想文化上,第一,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有力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形成了两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 三、20世纪20、30年代 “一战”后,美国实力上升,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主要的侵略政策是“以华制华”,只是在具体对象上从扶植各派旧军阀变化为扶植蒋介石新军阀。
      3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四、二战后 美国为建立世界霸权,确立了“扶蒋反共”的方针,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封锁、孤立中国的活动,并通过侵朝战争威胁我国安全,还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我国解放台湾等。
       【专题结构】 一、发动侵华战争 从1840年到20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总共对中国发动了6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依次为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1945年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二、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涉及割地条款的条约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马关条约》。其中俄国侵占领土最多。 2。涉及通商的条约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法条约》、《马关条约》;趋势是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内地。
       3。涉及赔款的条约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赔款额呈递增之势。 4。侵犯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的条约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 5。涉及传教的条约有:《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其他条约还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俄声明文件》、《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
       三、镇压人民,绞杀革命 当腐败的中国政府不能成为抵抗帝国主义的领民力量,或者说中国的统治阶级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时候,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就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大障碍。帝国主义或直接镇压或间接破坏,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
       1。镇压太平天国。 2。镇压义和团运动。 3。破坏辛亥革命:扶持袁世凯,对革命政府实行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4。大革命期间,帝国主义先后制造了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 5。支持蒋介石发动反人民的内战。
       四、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商品输出 1。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居中英贸易首位,英国出口商品有呢绒、棉花、棉布。 2。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入超。 3。《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和协议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和贸易自主权,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经济。
       4。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中国入超70年代呈增长趋势,中国社会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1899年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 6。国民政府建立后,中国无权自定关税,中国海关的主要职位仍为外国人把持,中国民族工商业日益萎缩。
       7。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摧毁性的打击。 (二)资本输出 1。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通商口岸就开办了一批船埠和工厂。 2。全面的资本输出:《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欧美列强根据最惠国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日本对中国野蛮的经济掠夺 1。对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由日本公司专营。 2。农业上强占耕地,掠夺农产品。 3。抓丁拉亻夫 ,掠夺劳动力。 4。金融上抢占银行,掠夺金银。 五、扶植侵略中国的代理人 1。
      扶植清政府 2。扶植北洋军阀:袁世凯及各派军阀 3。扶植南京国民政府 六、文化侵略 主要方式有传教、办学校、实行奴化教育等。 【专题启示】 1。从近代史上中国屡遭侵略的原因看,列强的侵略本性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从出世之日起,就带有扩张性和掠夺性。
      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衰退,都会给它的对外侵略带来动力。中国的落后也是遭受到列强侵略的原因之一,“落后就要挨打”再次证明是一个历史真理。 2。列强侵华过程中的两个勾结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一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勾结的基础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这一特点也同样适用于亚洲其它被侵略国家。因此,亚洲被侵略国家要赢得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是缺一不可的两大任务。二是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问题上勾结。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不可能成为某一个国家的殖民地,相互勾结就成为它们共同的要求,但这并不能排除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但其中勾结是主要的。 3。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社会落后和贫困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种侵略也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对于本专题基本内容的复习,应当重点抓住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变化而展开。 【重点难点提示】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主要矛盾 历史的变化和前进,是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首要的是历史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的、决定性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各非主要矛盾处于次要的、服从的地位。
      历史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作用。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解的重点是“最主要矛盾”,理解的难点在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对矛盾双方的阶级内涵都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民大众”不单指农民阶级,更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近代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各革命时期的动力都是“人民大众”。“封建主义”不只是地主阶级,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当然以上论述不可机械照搬,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太平天国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对主要矛盾。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不深入,大多数农民直接感受的还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对他们的掠夺,而是封建主义对他们的压迫,他们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 2。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资本主义列强要征服中国,首先要征服中国的统治阶级,并把它们改造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支柱。
      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通过“一打一拉”的手段征服了中国反动政府。中国反动政府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对外妥协投降,出卖国家主权,并逐步地买办化,以换取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1862年,清政府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形成了中外反动势力暂时“和好”局面。
      19世纪20世纪初,由于西方资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向中国侵略,清政府内部顽固派支持义和团反击外来侵略,但很快又转向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了义和团运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政府”,完全同资本主义列强勾结起来,成为他们驯服的工具。
      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即将灭亡的时候,资本主义列强转而支持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继续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新工具。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通过扶植各派军阀来保障自己的在华利益。大革命开始后,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起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他对外坚持妥协投降的方针,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出卖了中国大量的主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反动势力与西方列强是互为工具和靠山的关系。 3。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释列强侵华各种手段之间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1840~1901年,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侵略的史实充分证明了这点。 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所以,它们通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确保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侵略为主改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为了确保其在华资本的“安全”,就要将其所投资本(工厂、矿山、铁路等)所在地置于它们的直接控制之下,在政治上就表现为瓜分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直到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4。帝国主义在东北和山东争夺的原因和表现 中国的东北和山东是列强侵华的过程中争夺的重点地区。
      究其原因: ⑴矿产资源丰富。 ⑵地理位置重要。从南北两个方向扼住渤海的出海口。占领这两个地区还可以威胁中国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还可以对朝鲜产生影响。大连、旅顺、烟台、威海卫等军港构成了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⑶19世纪末,日本和俄国都在中国东北地区作为自己侵略中国和称霸远东的首选之地,冲突在所以难免。
      具体的表现有:①山东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强占威海卫,后于1897年被英国强占为租借地。1897年后,德国把其划为势力范围;“一战”后,日本取代德国战领山东,遭到英、美列强的反对,华盛顿会议后,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②东北地区: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侵占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三国干涉事件反映了日俄在争夺东北问题上的矛盾;在瓜分狂潮中,东北终属俄国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后,东北的南部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通过“二十一条”又巩固了其既得利益;此后日本扶持张作霖,“九·一八”事变后变中国东北为其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建建社会的特点 ⑴列强成为近代中国的太上皇,他们通过侵略战争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的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⑵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成为列强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中国近现代的反动政府,就其反动政策而言,无外乎对内实行残酷统治,剥削压迫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然由于列强的入侵而遭到破坏,但是在经济生活中仍占优势地位。 ⑷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所以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⑸由于帝国义主义“分而治之”和中国小家经济的大量存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 ⑹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生活贫困不堪。 【高考前瞻】 本专题是中国近代史线索之一。在历次高考考查中比例较大,所考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题和问答题也屡屡出现。
      2001年全国历史卷中,本专题的内容就出现在选择题第7题、材料题33题中。在复习中,应注意:⑴要把中国近代史发生的大事放在世界史的大环境中去分析,把握列强对华侵略所反映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性特征。⑵认真复习通商口岸、势力范围、被割领土等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
      如东北地区、山东半岛等。⑶比较理解与时事联系密切的事件或概念等。如门户开放和对外开放、资本输出和我国目前大力吸引外资的比较等。 【专题解析】 1。(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原因与结果原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ABCD四个选项都与鸦片战争有关。鸦片战争前,我国是封建社会,战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社会性质的变化,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答案 C 2。(2000年全国高考题)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
      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刺激作用 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分析 本题是一道否定式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主要是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加侵略势力扩大,由沿海深入到内地,对中国原材料掠夺加剧而造成的,不可能扭转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答案 A 3。(2001年上海高考题)材料分析论证题: 阅读下列材料,提取和理解材料中的信息,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公开信:明辩事实真相,昭示产生“新教科书”逆流的原因。 材料一 引自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人。
       ●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 材料二 引自有关报道 1948年后,日本实行教科书审定制。
      50年代,有人发表《令人忧虑的教科书问题》,认为教科书“贬低祖国日本”,意欲掩盖“二战”罪行。80年代后,由文部省一再通过的与复活军国主义相呼应的教科书,篡改和美化“二战”中许多重大侵略行径。今年4月初,日本文部科学省又通过了“新教科书编撰会”主编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
      “编撰会”几乎网罗了所有的右翼学者,在三菱、东芝、马自达、日野、富士道等百余家企业和财团的捐助下,其每年的活动经费多达42亿日元。 “新教科书”出笼和审定“合格”前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许多史学工作者和民间团体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指出:“二战”中的日本侵略者,不仅对亚洲各国许多史学工作者和民间团体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指出:“二战”中的日本侵略者,不仅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将日本人民推进了火海。
      肆意篡改历史是一段反动逆流,虽然由来已久,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得到了日本上层大发战争横财的某些人的支持,但是最终必将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所唾弃。 分析 本道题紧密结合了时事热点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日本在30、40年代侵华问题上态度一直是阻碍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日本右翼势力制造的“新教科书事件”,实际上包藏着让日本下一代忘记历史的真实,复活军国主义祸心。作为受害者的亚洲各国人民应该一方面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阴谋,还历史以真实;另一方面,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牢记这一段历史,防止历史的重演。
      在回答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在驳斥材料一的三个观点时,就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有理有据地指出其错误所在。不能空发议论。在分析“新教科书”逆流的原因时,要注意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本题按以下三部分给分: 1。
      事实真相 ⑴“满洲国”问题 。

    泡***

    2005-09-30 19:38:12

其他答案

    2005-09-30 19:10:36
  •      帝国的侵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说清楚的!
         首先,他对我国的历史所造成的那是一种永远的痛;
         其次,他对我国的人们造成了伤害;
         再者他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停滞(不前),这是无法泯灭的。

    翠***

    2005-09-30 19:10: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