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学生如何上好课

首页

学生如何上好课

学生如何上好课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10-03 20:21:11
  • 1、提前预习功功课 2、课前保证充足睡眠,以在课上能精力充沛 3、课上快速投入,积极做笔记 4、有目的有意识地下定决心地提醒自己不要心猿意马 最后,这个主要是靠自己了哈,找到上课的动力,自然而然会很快投入。

    一***

    2019-10-03 20:21:11

  • 2019-06-19 09:48:06
  •   怎样上好一堂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要苦练三个字“德”“才”“艺”。我们上课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的思想,指出三点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教什么教什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化知识历史文献,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社会实践,忠诚老实,讲信用言行一致)现代教学,不光要交给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怎么教:新、简、实、活、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第一个字: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1、理念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新课程的知识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性知识,还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新课程的人才观:教育者要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的教学观提倡: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和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2、方法新——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却又大大的不同,原因是教学设计思路不同。
      平行线教学:生活中两条直线会有哪些关系?交叉,平行。生答两条永不交叉的直线就是平行线。拿出方盒,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边能不能叫平行线呢?认识了平行线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学生很容易记住了平行线的定义。3、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指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吸引学生,启迪智慧。我听过一位数学教师上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先用多媒体呈现舞蹈“千手观音”,让学生感受其整齐的造型,初步感知轴对称,再用生活中的实物图形,蝴蝶、橱柜、风筝等,做成能对折重合的动画,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当然由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多媒体也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关键还在以教师的基本功。
      但公开课、比赛课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二个字:简:环节简单、语言简洁、板书简明1、教学环节简单一节课重难点提前预设,教学过程中不重难点让学生弄明白就行了,切不可提出纷繁复杂的问题,不本来简单的课搞得复杂化。比如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三步:积累、感悟、实践。
      2、语言简洁教师的语言在该说时说,不可滔滔不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的每句话都是有目的,有作用的,无关教学的话尽量少说,争取不说。特别是教师不可用口头语。七月份到西安听了一位教师一节课说了不少于一百个好的,让人觉得极不舒服。
      3、板书简明其实板书是多一节课内容的概括,甚至是对教学环节的梳理,让听课者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目了然。很多时候,有的老师只顾了由多媒体,忽视了板书,特别是公开课、比赛课,板书必不可少。这一点请青年教师要多加注意。第三个字:实:内容充实、目标落实、训练扎实1、内容充实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一节课内容过多,学生难于接受;内容过少又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同时关注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可以多备内容,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安排教学顺序时注意循序渐进,安排内容时注意广度和深度。
      2、训练扎实这一环节在哪一学科都有体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既形式多样,针对性又强,并注意学生的反馈及时准确。3、目标落实就一节课下来,看一看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节课教学效果的直接表现学生的学习成效。
      其表现在三个方面:预定的教学目标达成程度如何;教学目标的临时调整是否有价值;每一位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第四个字:活:活用方法、活用教材、激活学生1、活用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而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意多种方法的运用,其根本出发点是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去,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非一种负担。
      2、活用教材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新课程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能猜教材中举一反三,延伸拓展。每位教师都有责任开发课程资源,在运用教材的基础上注意把教材同社会生活联系,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激活学生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这里提出三点供老师们参考: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有独立思考;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第五个字:趣:激情满怀、意趣盎然、语言风趣1、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他的课堂能有活跃的气氛吗?没有活跃的气氛又怎能激起学学生的兴趣呢?2、激趣激发兴趣的有效办法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
      首先要创设愉快和写民主的氛围,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中,学生才愿意参与、主动参与。其次,教师设计问题要灵活富于变化,万不可简单发问:“这是为什么呢?”3、语言上面我谈到教师课堂语言要精炼,除了精炼之外还讲究风趣。当然可根据可行和内容适当风趣,不可过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适得其反。
      语言争取做到:幽默不失典雅,庄重而不失活泼。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一个残缺的圆,要我们不断地去修补。这项修补工作只有靠教学研究,惟有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唯有发现问题才能不断修正,也唯有不断的修正,我们的教育才能不断进步。而这项研究工作还是需要教师苦练三个字“德”“才”“艺”。
      怎么得到?化用孔圣人的一句话子  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根子曰:德远乎哉,我欲德,斯德至矣。才远乎哉,我欲才,斯才至矣。艺远乎哉,我欲艺,斯艺至矣。

    K***

    2019-06-19 09:48: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