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作文三

首页

作文三

以"感悟"为话题
哎
我的构思有点乱啊
可以帮我构思一下吗?
提纲?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9-01-19 11:39:47
  •   【构思纲要点拨】
    “感悟 ”后面所填词语可以是动词(动词短语),写对某一种活动的感悟,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种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甚至于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阐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可见这道题的写作视角是相当宽泛的,只要你能从心灵深处提取动人的“生活切片”,对题材进行深刻挖掘,就能写好这篇作文。 题目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但从“感悟”一词来看,显然不适合写说明文,而议论文、抒情散文,记叙散文、小小说都是可以写的。下面几种构思及点拨可作参考: 一、写议论文必须以具体形象为出发点,以对某一形象的感悟、阐发为主要内容。
      比如《感悟花芽》,可以写自己面对花芽时产生的联想,表达自己“愿做小小的花芽,让风雨的洗礼,催开成功的花朵”的观点,然后以别人看来“花芽太小,”、“花芽太嫩”、“花芽太弱”三句话,分别引出若干事例——有志不在年高的事例、少年身残志坚的事例、年少位卑也敢为国争光的事例,论证“花芽”虽小、嫩、弱,但历经奋斗磨炼,定能催开成功的花朵的道理。
       二、写抒情散文必须让自己的情感与具体形象(细节)水乳交融。比如写《感悟高三》,构思时高三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会纷至沓来,浮现在眼前。写什么?高三生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根据高三生活的一些特点,选取典型细节,在夹叙夹议中抒发感情。值得注意的是,抒情散文写作前酝酿感情极为重要。
      感情充沛,才能思如泉涌。 三、写记叙散文或小小说必须设置情节,安排人物。人物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情节(或者说人物的命运)是文章的“感点”,人物的“感悟”一般在结尾“画龙点睛”,但高明的写法可以让人物的“感悟”贯串整个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题目设计说明】 这是一道半开放性的作文题。命题意图主要是想通过写作来检测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感悟的过程,就是感觉、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的过程。感觉、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深刻领会,只有张开联想的翅膀,在所感之“具象”与相关、相似之“事理”间自由翱翔,让思维的钻头从事物的表象“钻”进事理的“内核”,才能说是准确地把握了命题。
       [例文] 感悟生命(小小说) 常德市一中高176班 刘 颖 灰蒙蒙的天不知为何在偷偷地阴笑着,我一屁股跌坐在洒满阳光的嫩绿的草坪上,手里摆弄着一棵刚刚扯下还没来得及枯死的太阳草,还是那个熟悉的四边形,我知道明天又是个好天。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我坐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下,身上满是从树叶的空隙间漏下来的一点一点斑驳的黑影,把我映得活像只金钱豹,我倒觉得当只豹子也不错,每日为了生存奔波,不必去想那许许多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什么成功与失败,活下来就是成功,饿死了就得认命。 我面前是一条日夜奔流的大河,足以让孔子再感叹一次“逝者如斯夫”。但就是这样的大河也摆脱不了冬日里断流的悲惨命运。我其实不想选择这条河,因为冬日里会让尸骨重见天日,我想选一条不会断流的河去作我一生中最壮观的一次实验,但没办法,在我的城市里他是唯一的。
      谁叫物以稀为贵呢? 现在不过早晨八九点钟,我还想再坐会儿,没有人的地方总是显得好美。 在我的周围有好多蒲公英呢,他们绕着我飞舞,仿佛我是这个世界的花的头儿。可以享受这个有风的早晨不必有一丁点儿的付出。 蒲公英!我突然想起妈妈曾经说过的话,每个蒲公英都带着一个小小的种子,到了合适的地方就会生根,但如果环境不合适,如果过干或者过湿,如果过热或者过冷,她都不会长大。
      天,那么多如果,蒲公英还没绝种么? 我环顾四周,发现目所能及的地方都能看见她们,在微风中轻摆,像母亲送着自己的孩子去远征。那么纤细,那么坚强。 原来,生命并不是脆弱的。 原来,生命可以直面挫折。 …… 现在十点,我想我该回家了。 [例文评析] 这篇小小说语言含蓄,笔法较老练。
      文章写“我”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后,来到河边想作“一生中最壮观的一次实验”。到底是什么使之轻生的呢?作者没有点明,只在当身上满是树叶的斑驳黑影,把我映得活像只金钱豹时说过,“我倒觉得当只豹子也不错”,“不必去想那许许多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什么成功与失败”。
      这种现象是具有生活的真实性的,可以让人去想象。“我”的思想发生转折的契机,是面对蒲公英时的一番遐想,先由感觉产生感受,进而融汇感情,直至升华为感悟:“生命并不是脆弱的”,“生命可以直面挫折”。全文情节以“我”对生命遇到挫折时的激烈心理冲突而展开,以“我”对生命的正确感悟而收束,准确地体现了题意。
        感悟   夜,漫漫无边的黑夜。   楠,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一阵微风拂过她的长发,她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今年的初夏居然还这么冷。   街灯亮了,街边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楠没有在意,甚至于有几道好奇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她也没有在意。
      这是哪一条街道,是不是向家里走去她都很木然。   是的,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呢?比起她一笔一画、呕心沥血写成的,满怀希望寄出去,一天又一天焦急等待,最后竟然冷冷退回的稿子,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呢?   “不许想,不许想稿子!"楠愤怒地命令自己,用力甩了甩长发。
         可是怎么不能不想呢?为了它,楠放弃了多少节日,放弃了多少周末的晚上,放弃了多少星期天的下午。不仅数理化一团糟,就连历史、政治也很少过问。她本想靠它们一举成名,使自己少年得意,不是成为第二个三毛或者席慕蓉,而是为了第一个楠……   “不要想!"楠拼命地甩了甩头强迫自己,而对于周围毫不在意。
         突然,脚底一滑,楠猛地一惊。满地被撞乱的苹果,昏黄的路灯下,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半跪在地上拾着苹果。看着老人那颤颤地暴露着青筋的手……楠喃喃地说着:“对不起!"老人抬起头,慈祥地说着:“闺女,不是你!刚才那个骑摩托车的撞了就溜了。"楠只是小心地拾着苹果,认真地擦去苹果上的泥。
      “真是个好闺女!"老人赞叹着……   楠记不起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也记不起老人还说了些什么。只知道老人不住的感谢。还硬塞给她两个大苹果。她的善良的举动帮助了一个善良的老人,那些善良的举动,使老人得到了一点温暖,同时,楠由此而看到了自己的可取之处。
         人生是曲折变化的。不同的抉择有着不同的结果,有着不一样的答案。我虽然不能使自己一举成名,使自己伟大,但是人都可以使自己崇高。为什么我一定要勉强自己成为人们心中的名人。世事千千万万,人生答案更是丰富多彩。平凡的人生不一样能有着不平凡的地方吗?面对人生不同选择,定会有不同答案。
         想到这里,楠轻松地甩了甩头发,大步地向家里走去…… 感悟生活   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落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 听说他悲观到了极点。 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子,满脸的无忧无虑。
       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向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不禁思索: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的幸福。 读了这个寓言,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位作家的话:“意义在于过程,幸福在于细节。
      ” 的确,撇开过程和细节在结局与总体中寻找意义和幸福,找到的只是虚无、荒谬和空洞。 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自己的期望,同事间的竞争,对学困生的无奈,使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我拼命,我有毅力,忍耐身体的不适,在疲劳中坚持。可终于在那个冬季,我感到身体发麻,我忍着……冬季运动会闭幕后,是丈夫用摩托车驼着我才回了家的!吃药、打针,度过了生来最难熬的一夜,我总算还能坚持上班……  想想以前,我总是来去匆匆,无暇领略沿途景致;穿梭于繁华的街市,却很少逛商场;一日三餐,也好像是在完成机械的作业……总觉得现实生活太繁杂,太平淡,我没有耐心流连过程,没有意识品味细节,活得匆匆忙忙,粗粗糙糙。
       春节的一天早晨,“下雪了!”在女儿的呼唤声中醒来,我走出房门,满眼都是白皑皑的,久违的一场雪啊!心中涌起一丝激动,不禁自言自语道:“啊,下雪了,真的下雪了!”女儿高兴地说:“我可以堆雪人啦!”我破天荒地允许女儿可以玩一整天的雪,还帮她邀来了小表哥。
      雪层太薄,雪人没有堆成,女儿未免有点儿扫兴,不过掷雪球、打雪仗也蛮有劲儿的,孩子们双手通红,全身湿湿的,不时地发出阵阵嬉笑声。还没到中午,薄薄的雪已融化了大半,田地里湿漉漉的,可小表哥尽往田地里奔,脚下一滑,摔了个跟头,弄得满身泥浆,我们三个人快乐地傻笑着……至今,我仍忘不了当时那份惬意,那份温馨。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微小的而又美丽的事物,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却——也是它们,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 我开始喜欢秋夜,静听窗外风吹落叶的声音和秋虫的低吟,听一份幽静,听一份安然;开始喜欢清晨声声婉转悦耳的鸟鸣,沉浸于清新世界,享一份愉悦;开始细细品味丈夫精心烹饪的菜肴,陶醉于一家人的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开始注视镜中的自己,留心女儿的小脸蛋,决定给女儿留一头漂亮的长发,扎上美丽的“蝴蝶”…… 爱过程的人是智慧的,爱细节的人是幸福的。
      我找到了快乐,我得到了幸福。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许我会平平凡凡,一事无成,就像西绪弗斯推巨石永远到不了山顶一样,但一生的时光,该会有多少温馨、美丽的细节来串织啊!那些一纵即逝却潮润我眼眸的丝丝感念,都会在心中渐渐积累,凝聚成一份最美丽、最快乐、最温馨的记忆,任岁月侵蚀,永不会漠视,永远地珍藏在我心中! 感悟十三岁 这一年,我十三岁。
       十三岁的女孩,我是趴在沙滩下的一枚小小的贝,我的心事很蓝很宽。 十三岁的女孩,我是躲在大树下的一棵嫩嫩的青草,我的梦想很高很绿。 我羡慕鸟,我幻想着飞翔。我要用饱满的激情做我的翅膀,在梦想的天空中邀游。我羡慕风,我幻想着流浪,蓝天白云的大草原是我的梦想,我渴望背上木吉它,和羊群一起奔跑在那绿色的大毡子上。
       十三岁,真是一个很浪漫的年龄。 我轻轻敲开青春的门。它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我不要让往事随飘逝,悄悄把它锁进日记,锁进我的心底,只有最深刻的爱才能将锁开启。 我向往着爱情,渴望着一份真挚的情感,一种成长的滋味,执着地等待着那一份面红心跳的感觉,哪怕会为它而受伤。
       我钻进网络。相信着那份神秘的友情。让心灵在自由中飞翔。 十三岁,真是一个很纯真的年龄。 我相信童话,守护着王子和公主那浪漫的结局。在一本本小书中,我欢快地舞着,播散着纯真的希冀。 我喜欢童谣,喜欢在一个清亮的早晨,在青春的果园中,享受着阳光的亲吻,高声吟唱着童真的曲调,抖落着童真的花絮。
       我喜欢手里抱着的布偶熊,享受着它毛绒绒的质感,让童趣的花在我心中开放。 十三岁,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龄。 我想做一名诗人,用最浪漫的词句抒发我最热情的梦想;让那有韵有味的节奏就在我一张一合的唇齿之间。 我想成为一名画家,让手中的画笔舞出青春的旋律,用梦装点我五彩的画布。
       我会在刺激强劲的音乐中跳得热火朝天,我会涂上黑黑的眼圈银色的唇……的确,叛逆也属于十三岁,不是吗? 我十三岁,我有时而感伤,时而我明快的心情,而青春的果实,则是让我喜欢让我忧的种子。 我的十三岁…… 感 悟 刚读完朱自清的《春》,总向往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想通过写一篇文章去体会,但终究以失败而告终,留下的只是些长久以来的记忆沉淀罢了。 困难 以前人们时常说困难是一本难念的经,因为人们觉得念经的和尚挺难的。现在人们却说困难是一把难赚的钞票,因为人们觉得赚钱挺难的。我不知道,也根本不知道以后的人们会把困难比喻成什么?也许人们对此就根本没有比喻,因为世上什么都是困难的。
       妄想 人们常说"时间就像白驹过隙一般。"我在想如果谁能骑在这只马的背上,岂不悠哉、乐哉?于是我企图爬上它的背,却又几番掉了下来,才发觉这匹马根本没有背脊。后来我又企图抓住这匹马的尾巴,这样至少能让时间走得慢一些,但又发觉我办不到,因为马尾上已经有了一大群捷足先登的人。
       感悟 我花了许多年的时间,终于体会到人的感情。高兴就像一撮茶叶,需要用暖暖的泪水去浸泡,把它变成一杯芳香的茶水。悲伤就像口中的苦咖啡,再苦也不能说,只能自己默默地咽下。骄傲就像云雾,看似庞大、强盛,实质却空虚无力,它最畏惧的是太阳的光芒 。
      失望就像一阵暴风雨,看似阴沉、可怕,其实过去之后便是又一个晴天。 岁月 鲜花的汁液画出的画有着花香与梦一般的色彩,灿烂的黄金写出的字有着尊贵的气质与迷人的外表,但它们都经不起岁月的消融。相反,那深深刻在岩石中、毫无光彩的寥寥几笔却能成为永恒。
      也许是因为它们太平凡了,岁月不屑于将它们侵蚀..... 感悟青春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青春,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你拥有它时,并未意识到可贵与存在;当你失去它时,却会产生一种步入沙漠后寻水的感觉。”    不知为什么,读了这句话,竟使我觉得我现在正在虚度每一天,没有梦想,没有追求,没有奋斗。
      在成天无所事事,用心不专中,在怅然若失时,我忽然想到这句话,感悟到这句话的深意。    对于我们每一个翩翩少年来说,青春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只不过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利用它。    在我们心中,即使觉得青春可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觉得处于青春美好时期的我们活力四射,白皙、柔嫩的肌肤,或健康挺拔,或婀娜多姿的体态,再加上得体的穿着……似乎这一切便就是青春的所有内涵和可贵之处。
          可现在的我于怅然之中有了几许体悟:我想,青春应该是一盏灯,在漫漫人生路上,点燃它,便能照亮前方的路途,让自己奋然前行;青春应该是一帆东风,它给世上的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让世界都染上绿色,都结出累累的果实……青春在我心中不仅是阳春三月,绿草荫荫中的浪漫郊游,不仅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自由不羁,更是万丈高楼基石的艰辛累积,是百折不回地流向大海的涓涓溪流,是冰天雪地之中、悬崖峭壁之上与风云搏斗的松柏!    青春在时钟永不停息的滴答声中渐渐消融,消融在举手投足之间,消融在一肌一妍之中,消融在短暂的踌躇满志或顾影自怜之间。
      青春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凝眸处,它将飘然而去,留给你无尽的惆怅。 朋友,当它从你身边飘然而过时,何不牵住它的手,与它一起,在生命的纪念册上留下不悔的追忆? 感悟生命 生命是什么?是无限的渴望、无限的探求。一个迷失于沙漠的旅行者,他已经一无所有,他的惟一财产,就是一张放在衣袋的妻儿照片,他就这样怀揣照片,整整走了五天五夜,走出了这片吃人的沙漠。
      想像一下,五天五夜不吃不喝不眠,这需要多大的毅力?而这股毅力的源泉就是———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对家人的无限渴望。一位不知名的科学家,在一个寂静的傍晚,被剧毒无比的眼镜王蛇咬伤了,他推开近在眼前的电话,却拿起了笔,在日记中开始记载自己的体温、脉搏、四肢五官的感觉……六个小时后,他去世了,留给人类的是一份宝贵的用生命换来的记录。
      他又怎么能忍爱六个小时的苦楚?答案是惟一的———对生命的无限探求,对人类的无限探求。面对许许多多因生命而创造的奇迹,你难道感受不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震动吗?   生命是什么?当一个新生的婴儿在啼哭声中接受我们默默的祝福,当一个健壮的青年在欢笑中接受我们默默的赞赏,当一位死去的老者在悲苦声中接受我们默默的哀悼,你就能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其实只要你仔细去体会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你会发现生命是无处不在的。树的年轮,人的皱纹,无一不在讲述着生命和生命的曲折、沧桑、坎坷。   古人云:“黄金有价健康无价。”有一个好的身体,精力充沛,是任何人都期望的。所以当新年来临时,“年年平安”、“岁岁健康”这些祝词总是人们最乐于接受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要保护我们的生命,不要荒废它,更不要遗弃它,要让它在有限的时间里散发出无限的光芒。让身边的人感激你的所作所为,让接触你的人记住你的所作所为,让所有的人传诵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贡献!   我不禁想起了艾青的一首诗: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光在荒野中燃烧。
       感悟生命 听,这是我最爱听的钢琴曲。虽然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觉得它奏出了我心灵深处的呼唤,奏响了生命的每一个音符,令我觉得希望在跳动,生命在召唤。  生命,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吗?我觉得我与《敬畏生命》的课文作者张晓风有同感,今天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生命是不计成本的投资。
       今天上午,我本来心情不好,想听一听钢琴曲调节心情。没想到从抽屉中翻出一盘很“古老”的磁带,上面写着“姣姣之音”(姣姣是我的小名)。我很好奇地把它放出来听,只听见有一些幼稚的童声,好像在说话。这声音会不会是我小时候的?从磁带里又传来我唱歌的声音,哦,我正在唱《丢手绢》。
      多天真,多响亮!我还听见了妈妈的声音,她在逗我说话。我听不懂自己两三岁时支支吾吾(改为“咿咿呀呀”更恰当)的话,但我可以感到一个小生命正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感情。听着这可爱的声音,我的眼眶湿润了,不知为什么,我内心无比感动。从那时幼稚天真的我到现在懂事成熟的我,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
      听着我童年的说笑声,我感慨万千。小时候我躺在生命的摇篮中渐渐长大,现在回想起我走过的风风雨雨,我终于感到了父母在我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地位,他们为我做出了一切牺牲,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这,就是生命,真正充满爱的生命。 曲子结束了,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幼稚天真的笑声。
      爸爸、妈妈、生命,我不会令你们失望的!  总评:本文可称得上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感悟生命为主线,以诗一般的语言娓娓诉说了一个原本细小、稚嫩到逐渐成熟、坚强的生命历程。在感悟和沉思中,告诉人们该如何去面对生活、人生和父母,让生命焕发光彩。
       文章语言凝练含蓄,朴素活泼,显示出作者较强的评议表达能力。对生命的“感”与“悟”尚欠深度,为本文的美中不足之处。  感悟自然   仿佛是一夜之间,秋风带走丁那份金黄的果实,那丝凉意的缠绵。冬,披着银装素果,带来了那童话中的雪白世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在自觉而有秩序地进行,从来都不会为了什么而停留。
         初冬的一个早上,独自在家无事,欣然走出家门。去倾听、去抚摸、去感悟平时匆匆略过的大自然。   经过霜打了一夜的花草树木显得格外清新。柔和的阳光透过叶缝,在土地上映出点点光斑。我沐浴在阳光的照耀下,感受着一切属于大自然的东西:鸟叫、鸡鸣、阳光、风清。
         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色的树叶.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软软的地毯。在开阔地的中,是一泓清澈的积水,碧蓝的天空映在水里,则愈显水的酌清丽,水面很静,像镜子,又像一方兰兰的绵缎。   待我向前走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或浓,但浓而不骄;或清,却清而不寒。
      我不禁闻香而去,衰败的树丛中,突然生出一棵不到人高的枝干.这枝干不像柳树那么柔美,也不像青松那么高傲。刚劲有力的向周围延伸,一节一节的,是那么坚硬,如金蛇狂舞,却丝毫不乱。在枝干上还不匀均的布满了姆指般大小的蜡黄色的小花。多或少,多而不乱,少而不空。
      美哉!妙哉!这是大自然的雕像,这是大自然的结晶。   那些小花朵朵凌寒傲放,看不出一点娇嫩。我不禁-惊。在这万物凋谢的季节,几朵耐寒的小花,还依然倔强地开着。这是什么?   是腊梅。   这是我第一次留心这株一直养在家边的腊梅,也是第一次为这些小花所感动。
      在万木葱郁的季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而这些从来未引起人们注视的小花,自知不是对手,便将圣洁美丽的花蕾藏在心中,耐心地长着绿绿的叶子,享受着阳光、雨露,我想这花在孕育中已是极精美的了。到了万物萧煞的季节,那些娇艳无比、风情万种的花儿,或是彼此争斗得有些疲倦了,或是在领受了人们的赞誉后飘飘然了,或是没有耐寒的风骨罢了,便随瑟瑟的秋风香消玉损了,真是:风过处,吹去落红无数。
      而腊梅的小花却才刚刚吐出花蕾,在悄无声息中把小小的花瓣展开来。虽然无人驻足凝视,但她依然故我,慢慢地享受冬天的暖阳,慢慢地完成生命的轮回。   在这自然的怀抱中,我像经过洗礼一样,没有了对功名利禄的追逐,没有了瞻仰前顾后的疲惫,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我看着眼前的腊梅,闻着大自然的芳香。多么羡慕、多么敬佩,大自然的洒脱,大自然的坚强!        作文:感悟幸福     幸福真的就好似一位匆匆过客,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是一抹而过,急速得使人不及体会,人们似乎也只能在回忆中去品味和体验幸福带来的激动、快乐与难忘,也许正因此,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是那么的执著和虔诚。
         我的一次经历使我真正感悟到平常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蕴藏的幸福。   那是我离家最久的一次远行,我坐在从北京开往兰州的K75次列车上,一曲《回家》让我从梦中醒来。终于快回到我的家了,回想在北京的一年多,除了父母再别无亲人,朋友也只有学校里的几个人,我就感到非常孤独。
      一想到又要见到朝思暮想的亲人与朋友时,我心中不禁一阵阵激动。   “各位乘客,距我们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兰州还有20公里的路程,请大家做好下车准备,收拾好……”当乘务员最后一次报里程时,我已经早早做好下车的准备了,与父母一样,恨不能快点再快点马上与家人团聚。
         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列车缓缓进站了,我已从车窗中看到寻觅我的亲人,有叔叔、姨姨、弟弟、姐姐。   当我走下列车,与他们目光相对的那一刹那,我感到幸福好似潮水一般涌上我的心头,此时此刻我竟说不出话来,一年来的思念与牵挂都模糊在眼中闪动的泪花里。
      这一刻,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把我和亲人们再次分开。   回到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玩耍的地方,再次见到对我非常疼爱的家人,见到陪我一起上学的朋友,见到互相关怀的邻居。这一刻,我的心似乎是浸泡在幸福的蜜糖中……   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幸福吗?它既不是中了头彩得了大奖后那样喧嚣浮华,也不是玩完电脑游戏片刻就消失的激烈和狂喜。
      它像泉水清冽没有杂质,让你在以后的回忆中也感到幸福,为有这样一次幸福体验感到快乐。   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悟幸福,你会发现,幸福并不是稍纵即逝的流星,也不是一碰就破的美丽泡沫,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无处不在。

    1***

    2009-01-19 11:39: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