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神识是不生不灭的?

首页

如何理解神识是不生不灭的?

一方面佛经上面说一切法无我,另一方面说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从而得无量寿,我的意思是要问,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可以不生不灭,可以通过修行到达另一个世界,还是根本没有,事实的真相是一切法都是缘生的,这一切法是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缘生无自性的。人这个存在当也是缘生无自性的 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1-10 23:23:52
      第一种误会佛法的人,就是用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认为一
    切法缘起性空就是般若所说的空性,把空性当成法性是空无
    ,不能了知空性与空相之真实义理;「空性」是说真心的法
    相是「空」,但却有真实的体性,其性可用,称为「空性」;
    「空相」是指空性所出生的蕴处界诸法,都是缘起缘灭,皆
    是因、缘和合而生,无常变异,终归坏灭,无有真实不坏之
    自性,故又名缘起性空。
      如是「空性」为常住不灭,是一切 众生的真实依止,是可用之法。如是常住可用之法,经由参 禅而找到他,就会生起解脱及法界实相的智慧,这样实证才 有意义。而「空相」(缘起性空)仅是蕴处界诸法之一种现 象而己,这种现象终归于无,是生灭法,并无实体,是不可 用之法;依于缘起性空所建立之涅盘有如空中楼阁,根本无 法建立,纯是想像之法;想像之法纯属妄想,无「实」可取 。
      如是「空性」与「空相」二者之义涵有如天壤之别。 又蕴处界诸法虽是缘起性空,然却依「空性」之如来藏而有 ,故阿含解脱道是依无余涅盘中的本际如来藏而说蕴处界缘 起性空,不是像印顺否定如来藏而说缘起性空的。否定如来 藏而说缘起性空,即是「断见论」者,是外道,于佛教中不 得名为「法师」。
      而《心经》的意旨在说真心空性与蕴处界 空相非一非异之关系,又因真心与蕴处界和合运作,均是「 空」的法相,故合称「诸法空相」。而五蕴、十二处、十八 界等,虽然皆是生灭法,但若不由「真妄合和」「非一非异 」之关系与事实,吾人将无法依于五蕴而找到常住的真心。
       故学佛者不应执取五蕴中之任何一法为常住不坏我,亦不应 舍弃五蕴去求取真心,这才是《心经》的原意。 《维摩诘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第八识如来藏 不是因缘所生之法,有因有缘所生之法,必会因灭缘散而断 灭。蕴处界都是缘起法,所以其性无常归于空无,这就是前 面所说的空相;而空性第八识如来藏,无始劫以来,从无一 刹那断灭过。
      第八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源,非是生灭法, 所以他无所归,不可归于任何一法;有所归的法,必是生灭 法。若离空性心如来藏,即无有蕴处界一切法等;因此,一 切法不得离第八识空性心而有;如果说缘起性空的解脱道可 以离开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而修而证,则缘起性空的解脱道 ,与死后断灭的外道论相同,也与自然外道蕴处界无因而有 之缘起法相同,成为外道法。
      若无第八识空性,入无余涅盘 时蕴处界全都灭尽了,则一切都成了断灭空,何异断见外道 的断灭空?由这个缘故,不可从蕴处界缘起生灭变异之法, 反过来解说不生不灭之空性心如来藏,那真是戏论。应该要 依不生不灭的第八识空性,来说蕴处界的缘生缘灭、无有真 实不坏之自性,才是阿含解脱道的正说。
       正枝/文。

    1***

    2008-01-10 23:23:52

其他答案

    2008-01-11 13:43:59
  • 一方面佛经上面说一切法无我:
    说的是本质,众生皆具佛性,本来是佛。
    另一方面说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从而得无量寿:
    往生极乐世界破迷开悟,而阶成佛,由于一生成佛所以无量寿。
    我的意思是要问,到底有没有一个实在的我,可以不生不灭,可以通过修行到达另一个世界,还是根本没有:
    有生就有灭,因此这个“我”是不可能不生不灭的,因为“我”是因缘生,是假象假我。
    事实的真相是一切法都是缘生的,这一切法是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都是缘生无自性的。人这个存在当也是缘生无自性的了:
    然。
    

    1***

    2008-01-11 13:43:59

  • 2008-01-11 12:49:39
  •   关于神识以及法无我的理论,其实是佛教关于世界本质微观的理论。在佛学中,称之为般若理论体系。这个理论分为5个台阶,依次是1、无我理论,2、唯识理论(就是涉及神识的理论),3、中观自空见理论,4。中观他空见理论,5、如来藏理论。
    这个般若理论体系极其深奥,而且如果要想真懂,必须有巨大的福报支撑。
      没有福报的人,肯定无法理解。 这个理论体系,其实是一个实践的理论,不是一个空谈的理论。而,要想实践,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好逐步、依次进行。否则,就是误入歧途,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歧途有3种,就是想像中的空性、理智造作的空性、或者赋予名相的空性。
       请读一部书(很短), 所以,楼主的疑惑在于,先混淆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理论,又参合了第五步的理论,当然糊涂了。 推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空性禅修次第》。读完了,如果能够理解,就很厉害了。 1、对于佛教里面的“空观”理论,其实是佛教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有递进的,正如读书,有小学、中学的内容,还有研究生和导师的理论而已。 所以研究这种空观理论,对于没有佛学理论基层的人,最好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够不走弯路。 有人会问,那么六祖怎么听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能够开悟呢?那就顿悟,就是直接接触了大学、研究生的内容,还一下子就懂了;而且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本身其实是禅修空观的一个方法。
      但是需要极高的根基。禅宗到宋朝以后就逐渐衰败,其实就是人心渐乱,根基渐差而已。现在高根基的人,几乎凤毛麟角。所以循序渐进的学习修行,效果更好。 2、我下面说说自己对于这个“空观”的理解。 “空观”作为佛学的世界观里面的内容,非常的高深。
      佛学世界观其实有无穷大和无穷小的理解,有多世界多文明的理解。这是宏观方面。空观就是关于微观方面的理解。 理论要旨就是,目前我们说能够感知的一切一切,包括外面的世界,都是假象。真相就是,整个一切,大到一切世界,小到我们个人,一切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无法用语言表达,非有、非空,又是非 非有非空。
      包括真空,都是假象,其本质都是如此。 这种状态,可以表述为如来藏,可以表述为一真法界,也可以表述为诸佛的法身。还可以表述为常寂光净土。等等。 进入这种状态的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 这就是“性空”。 那么,什么是“缘起”呢?就是明明世界的本质是那种中观状态的存在,为什么我们能够感知到形象、实体等等呢(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讲述的”色“)?就是因为缘起。
      因缘际会,就会显现了。 3、但是,这种如来藏理论,其实是空观理论的最高级理论。我们要想真正明白,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在开始学习之前,要理解因果理论,轮回理论。最好还要知道四句话,就是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
       第一步,无我。这里的“我”是特指的,泛指单一存在的“绝对”的我,包括具有永恒、单一不可分化和独立的特质的,一种不需要原因就可以自己诞生和存在的绝对存在的自我--“梵我”和不依靠任何宗教或哲学传统的“自我”--“俱生我”。当然这里讲的不全面。
      《空性禅修次第》讲到不少。 我们要仔细分别,可以发现,自己的手、心脏等等,都不能代表自己。我的概念其实是无法立足的。 第二步,唯识学。按照唯识说法,所有一切,包括我、世界,都是我们自心变幻出来的相。所以外界的环境其实也属于我们自心的相,是一体的。
      但是我们却主观的将外界和自己对立起来。“能所二元对立”。就是“能”接收各种意识信号的人,和“所”接收的各自意识信号。人的意识有八种,从外到内,依次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关键,如同一个录音机,有收录和播放的功能。
      收录就是贮藏各自种子,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种子就释放,生长。这个理论里面,在轮回中,前七识都是虚幻的。阿赖耶识是轮回的关键。 第三步。中观自续派理论。这里就涉及了问题中的“无常”。该理论主张所有的现象并不依其自性而存在,一切内、外事物皆空。
      这就认为,阿赖耶识也是没有的。破除了第二步的唯识学的理论。比如我们说话,一个音节已经发出,另外音节还未发出,语言其实就是虚幻的。等等。 第四步。中观应成理论。改派其实没有明确的理论,只是用“四不生”,来驳斥一切其他的理论(就是所有事物,都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
      如果硬要说明,可以说,一切现象其实并无真实生起;世界的本质是超越语言的表达的,所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心的活动等等,都是心的造作,都不是最究竟的理论。第四步就破除了第三步的理论。第四部其实是迈入高深内容的关键。因为对于空性的理解,没有这一步,就跳跃进入第五步,容易犯有3种错误,就是将空性理解为想像中的空性、理智造作的空性、或者赋予名相的空性。
      第四步其实就是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五步。如来藏理论。就是又破除了第四步的理论,说明世界本质的一种最终极的存在状态。 。

    飞***

    2008-01-11 12:49:39

  • 2008-01-10 18:47:12
  • 佛法的根本教义,就是:“缘起”——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此外均为外道共法)
    (此一教义要求体证,所谓证“空性”:这就是“般若”——智慧)
    现象是变化的。——缘起性空(色即是空)
    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会以一定的现象表现!——性空缘起(空即是色)(空:不是没有,而是变化)
    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无我”:是指没有一个永恒存在而不变化的实体的“我”。
    而涅??四德“常乐我净”,此“我”即佛性,亦即“觉性”、“佛性”。楞严经里说:...你由小到大(人由小到壮到老),看恒河水的“觉性”却始终不变。——基督教的“永生”、“神”,佛教的“佛”、“真如”、“法身”....均指此。

    l***

    2008-01-10 18:47:12

  • 2008-01-10 14:32:11
  •      本人能力有限还是摘录一段《博伽梵歌》中精彩的描述吧:“至尊人格神说:有一棵不腐不朽的榕树,根向上,枝向下,叶子就是韦达赞歌。认识这棵树的人就能认识韦达诸经。”在这里,物质世界被描绘成一棵树,一棵根朝上,树枝向下的树。我们见过根部向上的树:如果你站在河边池旁,就会看到树在水中的倒影,树枝向下,树根向上。
      同样的,物质世界也是灵性世界的倒影,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真实的影子而已。影子中并无实体,但从影子里我们知道真实的本质存在。沙漠本无水,但蜃景中却显出有水的存在。物质世界里没有水,没有快乐,真正快乐的源泉是在灵性世界。这段话你要清楚的理解的话,你就自然明白神识是不生不灭的了。
      我理解你的困惑,因为我的回答不切题!再唠叨两句,因为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你又问得很认真。  我肯定的回答你:“有一个实在的我,可以不生不灭,可以通过修行到达另一个世界。”只是这个实在的我,不是以你认为的方式存在着的。在此,我引用两句经典中的话,你就会悟道了。
      “梵的构成地位是永恒、不朽、不灭、快乐。”“虽然生物的本性为梵,但生物有支配物质世界的欲望;就由于此,生物堕落下来。”这里的含义是说,生物(人)的本性为梵,而梵是永恒、不生不灭的,就是说的你那个“实在的我”由于欲望,堕落到物质世界(在物质世界的你的身体,就是假我,梵的本质与假我一体),后又通过切实可行的、真实的、有效的修行,超越物质世界得到解脱,被提升到高等的灵性世界(梵的世界,与梵一体。
      每个个人都是从梵而来)这就是一个“实在的我”的生命历程。明白点了吧!。

    1***

    2008-01-10 14:32:11

  • 2008-01-10 11:32:22
  • 有佛性[每人有],可是他被掩盖了,我们感觉到的是“我”,修行的目的是去掉我{无我]。那么就只有佛性了。
    念佛就是去掉我,剩下佛。
    那么怎么念?不是念的越多越好,是念到无我[什么也不想]最好,因为无我了只有佛了,这就是一心不乱。
    没有实在的我,我是因果所化。

    m***

    2008-01-10 11:32:22

类似问题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