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能源统计分析有哪些方法?

首页

能源统计分析有哪些方法?

能源统计分析有哪些方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30 10:36:26
  •   能源统计分析要运用多种方法,对能源经济运行进行全面、系统、由量到质的分析和研究、剖析和概括。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统计分组法。统计分组法是揭露事物内部矛盾的一个基本方法。这种分组法是把大量统计资料按照分组标志,把不同性质的现象进行分组,相同的现象归纳在一起,分组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成效。
      对能源消费量的分析,一般采用这种分组法较多,按行业分组、按使用方向分组。按用途分组等。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亦称比较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将互相联系的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评价,发现问题。
      揭露矛盾,推动客观事物发展。对比的方式很多,有纵的对比、横的对比、点和面的对比等。纵的对比,即动态对比,是现在和过去对比,如报告期与基期对比,与历史水平对比,横的对比,即静态对比,是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各国之间、计划与实际的对比。点和面的对比,是个别和一般、局部和全局,具体事实和大背景的对比。
      在对比分析时,要认真检查相关指标的内容、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是否一致,要具有可比性。对能源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较多。如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能源利用率,节能率等,可进行动态对比,如用报告期与基期比、与历史最好水平比、与先进水平比等。
      也可进行地区之间的对比,同类企业之间的对比,与国外对比等。3、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把事物的总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通过计算结构的相对指标来研究总体内部的各因素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总体事物各部分的特殊性质及其在总体所占有的地位。
      它是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各部门占总量的比重,以百分数表示。对能源资源总量、生产总量、消费总量、节能量、库存总量等进行结构分析十分重要。如地区能源的资源总量中由本地区生产,外省调入,进口等构成,通过结构对比可分析自给程度,对组织货源,保证对能源需求的供应起到重要作用。
      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构成进行结构分析可采用能源品种构成分析,行业消费构成分析,地区消费构成分析,使用方向构成分析等等。通过观察总体内部的构成,对现象进行剖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从而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4、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来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趋势及其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将所要分析的事物有关指标数字,按时间序列排列,形成一个动态数列,从数量方面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研究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性。所谓动态,就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进行动态分析,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平行数列对比法、扩大时期分析法、移动平均分析法、季节变动分析法、趋势预测法等。动态数列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动态数列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绝对量指标动态数列是由各时期的绝对量所构成。如各时期的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节能量、能源库存量等绝对量指标的动态数列。
      相对指标动态数列,是由各时期的相对数所构成。如各时期的节能率、能源利用率、能源自给率、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等相对指标的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由各个时期的平均数所构成。如单位产品能耗量、单位产值能耗量、人均能耗量等平均指标的动态数列。在动态数列中,绝对量指标动态数列是最基本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由绝对量指标所派生的。
      5、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变动中,分析诸因素的影响方向、程度和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其要点是:(1)因素分析法的研究对象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现象。这类现象的量表现为若干因素的乘积,其目的是测定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也包括测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
      (2)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特点是假定其它因素数量相同,从而测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如果有三个因素,则假定其中两个因素的数量相同,测定另一个因素的影响。(3)指数体系是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根据。若干因素指数的乘积应等于总变动指数,若干因素影响差额的总和应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
      因素分析法在能源统计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可以用来对能源系统状况的分析,如对影响能源系统变化的经济、技术、社会、人口、法规等因素分析;也可用来对能源系统某一侧面的分析,如对影响能源节约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剖析,首先剖析由于采取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科学管理等措施,对直接节能的影响程度。
      再来剖析由于调整产品结构、行业结构、经济结构、降低原材料消耗等措施,对少用能源(间接节能)的影响程度。反之也可剖析由于技术落后,生产经营管理不善、能源利用率低、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形成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浪费的所影响程度。6、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是研究客观经济现象存在的各构成要素的数量联系和数量对等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把对立统一的各个方面分别排列起来,便于比较对照,易于全面观察和发现问题。平衡分析法的特点是:(1)反映经济现象内部多种构成因素问的数量对等关系。(2)运用若干相互有联系的指标之间数量关系,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内部存在的平衡比例关系。
      (3)从现象的总体入手,使用全面资料,通过平衡表的表现形式来观察研究事物。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能源统计分析,首先要编好能源平衡表。通过全面、系统的能源平衡统计数据,可以对能源系统流程全貌及各环节进行分析。①对能源系统流程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能源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规律等状况,观察能源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平衡比例关系,揭示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找出平衡和不平衡的原因。
      ②对能源的资源形成及自给程度进行分析。研究能源生产规模、提出增加或减少能源进、出口,合理安排调出、凋入等方面的建议。③对能源加工转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出降低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建议和措施。④对能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
      研究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揭示能源使用中的损失、浪费现象。⑤对能源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能源有效利用程度,挖掘节能潜力,揭示能源经济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有效利用能源的建议和措施。⑥对能源储存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研究能源库存的构成及对生产、建设、人民生活的保证程度,揭示库存超储积压或储存不足的原因和后果。

    林***

    2018-05-30 10:36: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财务税务 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识
  • 投资理财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