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金坛于酒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首页

金坛于酒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金坛于酒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29 10:37:31
      
    江苏常州市金坛素以封缸酒闻名。早在秦时,每年霜降至次年立春,民间 即有酿酒师傅走村串巷以糯米酿酒。他们以专门器具,经淘洗、蒸熟、淋净, 加草药为糖化剂,发酵制酒,俗称“米酒”。米酒内再加白酒,再次封缸发酵, 名“封缸酒”。
    相传元末,朱元璋东征,到了金坛顾龙山,当地百姓献上米酒,朱元璋命 人将饮剩的酒密封埋人地下,朱元璋称帝后,金坛官员将当年这些酒进呈给朱 元璋,酒却更加甘醇,于是,源于秦代的金坛封缸酒,在明代被列为贡酒,并 被称为朱酒。
       金坛于酒闻名于明末清初之际,最早以五加皮酒见称。明天启年间,金坛人 于中甫、于润甫兄弟二人同被罢官遣乡,于润甫潜心研究酿酒,以金坛上等米曲 为原料,掺人五加皮等药材,出酒后酒味清香,滋补明目、补中益精。 因一句“水太冷,不能下”而降清的明末文人钱谦益酷爱于酒,他在一首《金 坛酒垂尽而孟阳方至小饮》中说:“佳酝那能不共持,开尊欲酌便相思。
      曹公自解 沉吟意。陶令偏怜顾影时。杯尽政如春去急。壶倾可奈客来迟。一觞莫笑频相劝。 无酒明朝更诉谁。” 天启七年( 1627),于润甫将于酒送给钱谦益,钱谦益赞之有加:“金坛于润 甫酿五加皮酒,为南酒之冠。润甫与缪仲醇友善,仲醇善别酒,酿法盖得之仲醇。
       今年润甫酿成,损饷而仲醇亡矣。”不仅如此,钱谦益还多次写诗赞美于酒,如: “昔与程孟阳,闲窗较酒品。屈指北酒佳,西笑忘食寝。南酒推金坛,甘香比桑椹。 于公知我好,载送似给廪。……多乞于家酒,细与程生饮。”江南士大夫争相以饮 于酒为幸,于家子弟开坊造酒,批量生产,镇江酒业尊推金坛于酒为座主。
      袁枚 所记正是于酒鼎盛时期,康熙《江南通志》载:“酒出金坛,以米曲、五加皮酒为上。 近以于氏自酿酒为金坛第一。”。

    张***

    2017-03-29 10:37: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烹饪方法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