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的这个算心里病吗

首页
强迫症凡事总往坏处想

我的这个算心里病吗

我现在18岁 现在极度的不喜欢和人交往 比如不接电话 (同学和朋友)
除了和网上的人聊QQ 而且自控能力很差 怎么办啊 是不是什么忧郁证啊
对待朋友总说别人的坏处和不好的地方 特别小气 凡事都看不贯
做事情没毅力总想着明天来做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10 22:08:17
    看的出来你是一个太过自我的人 你所有的感受都是因为你自己想的是那样结果你就表现是那样的 网络对你的影响太大了 建议你少花点时间在上面 必竟你还年轻 需要多结交生活中真正的朋友 以后都要走上社会的 你自己其实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就是懒得去尝试改变 如果自身的约束能力不足的话 那么让身边或者朋友家长来帮助你 很快你就会对一切改变很多的 生活其实是很美好的 你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 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好好体会 你可以的 我相信你!加油!

    c***

    2006-09-10 22:08:17

其他答案

    2006-09-21 17:40:34
  • 只要你意识到你的表现会使亲人和朋友同学失望的 说明你是健康的 

    旁***

    2006-09-21 17:40:34

  • 2006-09-14 20:20:09
  • 可能是你的心理问题,你比教单调!不喜欢热闹!要改改!

    风***

    2006-09-14 20:20:09

  • 2006-09-13 21:07:16
  •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不要总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试着和现实中人交往,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有改观的,试试看!

    j***

    2006-09-13 21:07:16

  • 2006-09-13 14:39:11
  • 不算病,但要调整

    面***

    2006-09-13 14:39:11

  • 2006-09-11 12:51:00
  • 多交流,多看书,陶冶情操,凡事想开点了啊。

    枫***

    2006-09-11 12:51:00

  • 2006-09-11 02:41:02
  • 去看一下心理医生,情绪低落,抑郁长时间这样对你的身心有很打的影响,还是到专业的医生那检查一下,以免对症下药

    c***

    2006-09-11 02:41:02

  • 2006-09-10 23:22:53
  • 自己认识到了,就不是病,要自己调整

    小***

    2006-09-10 23:22:53

  • 2006-09-10 22:08:26
  • 如果你认为这样不好,就试着和人多沟通沟通.如果你认为这样还好,就多利用独处的时间静下心来看看书,不局限与哪一类,开卷有益

    s***

    2006-09-10 22:08:26

  • 2006-09-10 20:24:38
  • 恩…和我差不多,你应该换个工作环境,你现在一定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你出去找份新的工作试试看…

    雅***

    2006-09-10 20:24:38

  • 2006-09-10 18:58:07
  • 我和你有同样的困惑,我看过医生,还在吃药,我劝你还是看一下医生比较好。

    b***

    2006-09-10 18:58:07

  • 2006-09-10 18:53:23
  •   如何缓解精神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来,社会各阶层人士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精神压力给人们带来的沉重之累。如何减轻精神压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因此,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 发笑、幽默、自我解嘲。当处于尴尬、难堪的困境时,用不自主的发笑或故意开玩笑说俏皮话作自我解嘲,以减轻精神紧张的程度。 出门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应多选择远离城市喧嚣的原野和乡村,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远比人与城市的关系亲近得多。
       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甚至可以把无所事事的时间也安排在日程表中,要明白悠然和闲散并不等于无聊,无聊才没有意义。 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己,要想到人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有利于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人的精神压力。
       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在某些的确不能办到的事务中,坦诚地说一声“不”比硬撑着要轻松得多。 推心置腹地交流或倾诉,不但可增强人们的友谊和信任,而且更能使人精神舒畅,愁烦尽消,故不妨多找朋友吹吹牛,聊聊天。 既然昨天及以前的日子都过来了,那么今天及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
      因此,人们不妨豁达、开朗和乐观一些,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消除精神紧张压力,同时也对健康大有裨益。 幻想、白日梦。通过幻想,使自己成为幻想中的强者,一切挫折都迎刃而解,或通过回顾以往成功的经历,来支撑自己,维护自信心。 ===================================================== 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如下: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以上9项症状中存在4项即可作出诊断。 ========================================= 你可以对照一下 =========================== 抑郁症真正由于大脑基因而引起的,其实是少数。
      大多数人的抑郁症的产生都是和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的。而且说起来,不光是抑郁症,所有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都是性格因素导致,是人格(性格)发展不够健全造成的。在咨询过程中,实在是看见太多的朋友当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在心灵上就已经是创伤累累,而它们构成了我们性格的各种成分。
      尤其是束缚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心灵不能自由的那些部分,这样,我们在某些时候就活在了过去,因此没有能力根据已经变化的环境选择更好的应对方式--即缺乏胜任感,对不同环境的胜任感。因而彻底的根治之道是重塑人格。 至于说为什么在我国吃药的抑郁症朋友这么多,因为抑郁症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不普及,而专门进行心理咨询的机构又很少,有了抑郁症的朋友通常都是上医院看,所以吃药成为了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式。
      另外,是通常抑郁症比较严重了人们才会想到去治疗,开始可能没引起注意,或压根就不知道。当严重了时,大脑的生化过程通常会发生变化,这是长期的负向情感在大脑里积累而导致的,在一个逐渐而且还在持续变化的过程。吃药对一些朋友而言,可以比较快的调整大脑的生化过程,使它们恢复正常。
      吃药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完全是生理原因导致的除外),如果不通过心理咨询或者是自我反思改变性格中导致抑郁症的那些因素,抑郁症再次复发毫不奇怪。其他的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 以我个人的观点,要真正的走出抑郁症和其他的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咨询才是解决之道。
      太多的朋友吃药多年,不仅问题没有解决,症状反而严重的见得太多了,尤其是强迫症,那更是糟糕,导致症状的固着,对个体的影响更大。 今天写了这么多的内容,实在是有感而发。 正确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将可以和抑郁症及其他神经症告别。痛苦不是我们的人生,幸福其实是可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一.抑郁症的定义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抑郁是一种不愉快的心境体验。 所谓抑郁心境是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所体验到的占优势地位的一种抑郁情绪或抑郁心情。 原发性抑郁症的概念:是指发病前无其他精神疾病及临床各科疾病的抑郁症。 二.抑郁症发作的特征性症状 (一) 持久的情绪抑郁或情绪低落 这种情绪抑郁低落通常要持续二周以上,是抑郁心境的重要表现,特征性症状。
      与正常人遭遇挫折所产生的情绪抑郁低落有所不同。 1. 正常人的情绪抑郁特点 (1) 有客观不良的生活事件存在,在这生活事件刺激之后产生情绪低落,用生活事件性质可以解释其情绪低落的发生。 (2) 情绪低落持续时间一般短暂,如数小时数天。
       (3) 情绪低落抑郁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时时刻刻如此。 (4) 经家人亲朋好友安慰劝解抑郁情绪可以好转。 (5) 变换环境,如外出旅游,逛公园或遇到高兴之事,可以冲淡不愉快的心情,或使心情高兴起来。或随生活事件的消失而情绪好转。
       (6) 一般随时间的迁移,不快之情绪也日益淡化。 (7) 一般不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交。 (8) 无抑郁症发作的其他症状,如认知障碍,躯体障碍等。 2。 抑郁症的情绪抑郁特点 (1)可以在身处顺境,无客观不良生活事件作用的情况下发生,令家人亲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病人自己也找不出原因,感到莫名其妙就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2)有些抑郁症情绪发作之前,可以有社会心理生活事件发生,但这种生活事件与其抑郁之发生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且不因生活事件的消除而情绪好转。 (3)情绪低落,抑郁往往持续数周,数月,不经治疗可长达年余或数年。 (4)情绪低落几乎天天如此,不经治疗难以消除。
       (5)一般安慰劝解疏导,改变环境均难以改善其抑郁情绪。 (6)在情绪抑郁低落期间,高兴之事不能使其情绪得到改善,并不因高兴之事而高兴,感到高兴不起来。 (7)抑郁情绪随着时间的迁延,并不淡化,相反而日益加重。 (8)抑郁情绪多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
       (9)具有抑郁症的其他症状,如认知障碍,精力减退缺乏症状。 (10)抑郁症的抑郁情绪的发生,有其病理生化代谢的基础。 (11)部分抑郁症(内源性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有晨重夜轻节律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其生化代谢基础。早上及上午情绪低落明显,而黄昏时分开始减轻,晚上更轻些。
      而外源性原发性抑郁症,则往往早上情绪好些,下午尤其是晚上重些。 3。情绪抑郁导致的续发症状 (1)自尊心下降,自我贬低自己,自我评价过低 否定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否定自己的优点,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不足。 (2)自卑观念 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他人,是人都比自己好。
      感觉自己无能,学习,工作,生活样样不如人。 (3)自信心下降 认为自己干什么也都干不好,或没有能力做好工作,学习,社交活动。遇事退缩,宁推不揽。 (4)自责自罪观念 (5)自杀观念及行为 认为自己活在世上对社会和家人无所贡献,还给人们增加负担,还是死了好。
      或认为罪大以死谢罪。 (6)注意障碍 主动注意力易集中,固定在抑郁心境及病志观念的体验之中,即主动注意力增强,而外界事物特别与妄想观念有关的事物亦引起其注意,即被动注意增强,而且因为心情抑郁,故注意力兴奋集中也缓慢,故出现注意缓慢。注意集中在抑郁心境体验及病态观念体验上,不易转移到工作学习生活上。
       (7)记忆障碍 由于情绪低落,易引起平时回忆不起的,不以为意的回忆,显示远事记忆增强,尤其是不愉快之事的回忆,感到往事均是“错误”,“缺点”,一无是处,毫无作为,而自责,自怜,悲伤,叹息。产生往事不堪回首之哀叹。由于注意力固定于内心抑郁体验,病态观念的体验不易注意到日常生活客观需要记住的事物上,加之注意兴奋集中的缓慢,思维联想的缓慢,故易引起瞬时记忆近记忆的减退。
      有的甚至可以对熟悉之人和事感到生疏感,疏远感。 以上由于情绪低落所导致的认知障碍症状,可视为抑郁心境或抑郁情绪的续发表现。 这些续发症状具体到每个人,也许会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的是抑郁症的第二个特征性症状: (二) 情感体验不能 1. 情感体验不能是抑郁心境的另一特征性症状。
      一方面是体验不到高兴,没有高兴的体验。另一方面还可能表现在对令人悲伤哀愁愤怒恐惧之事,不能在内心有相应的体验感受。虽然理智上知道事件的性质,知道自己理应有相应的内心情感感受,但是却无相应的感受。感觉自己好像“我没情感了”,“我变了一个人似的,变成无情无义的人了”,“我简直是木头人”…… 2. 情感体验不能的续发症状 (1)兴趣丧失 表现为对一切娱乐事物,爱好的事物和活动均兴趣索然。
       (2)被动注意力减退 (3)社交的退缩 表现为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不与亲友交往,显得孤僻退缩 (4)自尊心自信心下降,自卑自责观念明显 (5)自杀观念 (6)人格解体 由于缺乏内心情感体验,故感觉自己是“行尸走肉”,“只有空躯壳,而无灵魂”,“自己已不存在”。
       (7)现实解体 表现为对客观事物也感到不是真实的,似是而非。 (三) 情感表达不能 1. 情感表达不能是抑郁症心境障碍的另一重要特征性症状。亦可以是抑郁症的首发症状,在抑郁症发作初期即可出现。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高兴欢乐悲哀愤怒恐惧的性质能认识,并能有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但是却不能将内心的这些情感体验用表情动作举止言行表达出来,尤其是不能用表情表达出来。
      即情感或情绪的表达障碍。 2. 情感表达不能导致的续发症状 (1) 社交退缩 由于不能表达情感,故不愿意与人交往,怕被人误解,怕受到指责。 (2) 自卑观念 自我评价低 (3) 自责观念 (4) 自信心下降 3. 这种不能够感觉,不能够悲伤的特点是抑郁症的重要诊断性标志,是属于抑郁症体验的核心。
       (四) 精力不足缺乏 1. 精力不足,精力缺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体力活动以及躯体内脏功能或动力或活力不足,从而出现种种症状。 2. 精力不足缺乏的表现 (1) 认知活动减退 如感知觉能力,感觉综合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活动能力和效力的下降。
      工作,学习,生活,社交能力和效率的明显下降。情绪的兴奋或振奋能力的下降。 (2) 体力脑力活动的抑制或运动的抑制 表现出以下的症状: a。体力下降或力气下降,突出表现易疲劳感,全身无力。稍微干点活,即使做些家务活,也感到疲惫不堪。 b。
      脑力活动下降,突出表现稍微进行脑力活动即感到累得慌工作学习效率下降。 c。主动性积极性差 不论工作,学习,生活,社交活动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消极,被动,拖拉,懒散,缺乏热情,干劲和活力。 d。生活慵懒 对日常个人仪表,衣着,起居饮食,个人卫生等均懒于讲究整理。
       f。动机欲望减退缺乏 。 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因为不是很常见,加上为了避免一些朋友的误解,反而自己吓自己,过于担心起自己的问题来,就不提供这些资料了。因为确诊和治疗还是到医院去比较合适,有不少其他的躯体疾病也会出现抑郁症的某些症状。
      

    有***

    2006-09-10 18:53:23

  • 2006-09-10 18:46:57
  • 呵!在现实中找些你喜欢做的事情吧!找些你喜欢的人吧!毕竟网络是虚拟的,现实世界才是现实的!把精神寄托在现实中了,把精力投入到现实中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祝你好运!

    江***

    2006-09-10 18:46:57

  • 2006-09-10 18:40:40
  • 有知心的朋友吗?平时和父母交流吗?你认为谁是你最贴心的人呢?找一个理解你的人,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老***

    2006-09-10 18:40: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心理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