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是怎样过春节 题目自拟的作文400字

首页

我是怎样过春节 题目自拟的作文400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2-01 01:38:49
  •   我这样过春节
    春节是我们最传统的节日,也是每家每户都过的节日。大家要准备鞭炮、春联、年画、吃的、灯笼和衣服。每当过春节的时候,也是我的心情最高兴的时候。
    过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你看大街上的人人山人海显得喜气洋洋。
      妈妈和我去买年货,我们买了春联买了年画等很多东西。最让我高兴的是我买了一些鞭炮。妈妈还给我买了新衣服。年货买回来了,我们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妈妈一早就把灯笼挂了起来,爸爸也把春联和福字帖到门上,我把干果都放进盘子里,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年三十那天,妈妈给我穿上了新衣服,我高兴极了!下午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起做好多我爱吃的菜,一起吃团圆饭时全家人都很开心。
      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节日很精彩,有小品、有歌曲、还有歌舞。大人们都在包饺子。快十二点了,外面响起了鞭炮声。我和爸爸拿着鞭炮下了楼,到了楼下我闻到了烟火味,我们放了很多鞭炮,我还放了一个烟花。刚一点就连忙跑了回来,等了一会还没着就问爸爸怎么还没着啊!我去看一看吧!爸爸说:“不行小心崩着 ”,我说:“我会小心的 ”我去从点了一下,终于点着了,那五颜六色的鞭炮就像在空中盛开的花朵,美丽极了。
      放完了鞭炮,我们吃起了饺子,开始拜年了,每人都给了我压岁钱。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全家人都能幸福。希望我的学习进步。
    我的家乡这样过春节
    说起春节,大家一定知道,过春节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门,还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红包!总之,就是快快乐乐的玩几天。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
    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
    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
    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 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
       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
      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
    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
    小孩子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
    手去看花灯。
      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
    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
    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
    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
    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
    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
    “小星星”……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
    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
      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
      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
    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
    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
    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哈哈,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怎么样,挺好吧?最后在这里
    祝贺大家春节愉快!。

    海***

    2019-02-01 01:38: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