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课后练习答案,速度

首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课后练习答案,速度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03 01:29:09
  •   一。整体把握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
      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紫藤萝瀑布。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时候人们的心声。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
      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
      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
      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
      手足。比喻弟兄。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那么。
      为什么说[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3。怎么会出现[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种谬论?
    现在听起来的确不可思议。
      但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就是这样。他们非常狭隘地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认为赏花不是劳动者的爱好。赏花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资产阶级情调。甚至认为爱花就会腐化堕落。
    4。[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
      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
      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
      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
      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
      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
      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
      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练习说明
    一 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哲理。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二 揣摩下列语句。
      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
      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
      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三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
      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一下。
    本题要求搜集。简便的办法是各就所知交流一下。你一个。我一个。大家说。做好记录。然后整理。这也可以说是搜集。要找书搜集。就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有这样的材料。
      
    教学建议
    一。教学指导思想
    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感悟人生为重点,写作学习上。以写景状物为重点。
    教师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在朗读训练上。范读一个片段。
      鼓励读得好的同学。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举例指导,在内容探究上。启发学生拎出透露背景的语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领悟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在写作揣摩上。引导学生就[写景抒情"类作文从课文中得到启示。

    z***

    2018-09-03 01:29:09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