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法定继承时遗产分割的原则有哪些?

首页

法定继承时遗产分割的原则有哪些?

法定继承时遗产分割的原则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1-26 10:00:52
  •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条件、继承份额、遗产分配原则及继承程序均由法 律直接规定的继承方式。根据继承法第二十七条规 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 定继承办理:①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②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③遗 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④遗嘱无 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⑤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按照 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在法定继承中遗产的分配按以下原则确定:(1) 继承人一般应均等继承遗产。所谓一般应当均等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应按照人数平均分配遗产。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 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 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承开始后,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 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 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 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例如,甲死亡后,父母 健在、妻子尚存,有一养子、一亲生子女、有一兄 一姐,甲与妻子的夫妻财产共50万,其中只有父母、妻子、两个子女有继承权,兄姐不得继承。应 先将夫妻财产分割,一人一半,甲的个人财产为25 万,共5个继承人,则每个继承人分得5万。
      (2) 考虑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生前扶养关系。对 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 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但是,如果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对需要扶养的被 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 分。如果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人和劳动能力,明确 表示不要求其抚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继承份额。
      (3)特殊照顾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邹***

    2016-11-26 10:00: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