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说课时间15到20分钟.怎么把握重点,能出彩!

首页

说课时间15到20分钟.怎么把握重点,能出彩!

说课时间15到20分钟.怎么把握重点,能出彩!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51:15
  •   这是一篇说课稿,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桂林山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剖析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桂林山水》,它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色,以精美、简洁的语言,活泼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爱好之情。
    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阐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欣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色,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接洽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示在读者面前。
      
    2、教学目的
    教学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崭新的要求,在学习语文中,学生的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它包含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情绪世界的丰盛,察看领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发明、摸索精力的培育等。
      
    因此,我在设计《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教学目的。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祖国山河壮美的情绪。
    (2)领悟作者过细察看、抓住特色、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本篇课文属于图文结合的文章。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察看图画,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景。接着,图文结合,进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把大海、西湖与漓江水进行对比,了解漓江水静、清、绿的特色;把泰山、香山与桂林山对比,突出桂林的奇、秀、险的特色。
    (3)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3、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重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色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首先抓住一条主线
    即以“桂林山水”为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把“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两个内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漓江水静、清、绿。
      桂林山奇、秀、险的特色。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情绪的熏陶、想象力的培育有机的融为一体。
    其次,落实两个训练点。
    1、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
    这是本课训练的重点。本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入的句子。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使学生体会其蕴涵的情绪。
    2、有情绪地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精美,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爱好。在教学中,我花大力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此外,还要培育两种能力。
    1、探究感悟能力
    本文的作者的思想情绪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感悟,发生共识。在《桂林山水》中,我让学生围绕主问题“桂林山水甲天下”进行探究,要求学生说说是“通过哪些读懂的”。
      这样的操作情势,首先可以让我的学生有目的地读文探究,同时又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2、想象能力
    本课蕴涵着丰盛的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因素。第三自然段在描写桂林山的形状时,文中提到有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那么它还可能像什么,在此部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施展想象。
      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育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语言文字训练,我紧扣“课标要求”,针对教材内容,采用讲读法、讨论法、多读多想、从扶到放等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件,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
    1、实物是学生最易接受的直观教材,我先让学生细心看图,让他们对桂林山水有个总体印象。
    2、大纲指出: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根本能力,也是学生必需的语文素质。
      我让学生边看图边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色?桂林的山有什么特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有利于培育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紧扣重点,教给方法。
    桂林山水的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这是作者细心察看事物、充分施展想象、采用对比、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段、用精美动人的语句把它刻画出来的。
    剖析第2自然段:
    1、领导看图
    2、请一位同窗朗读,让其它学生思考讨论:桂林水的静、清、绿表现在哪里?
    3、老师讲解,然后分组轮读,边读边想象桂林水的美。
      相机地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无瑕的翡翠。
    4、全班读,体会排比这种修辞手段的作用。
    5、仿句子写句子:
    а、公园里的花真香呀,香得……
    ь、教室里真静啊,静得……
    及时运用了课堂上刚刚学习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本段的学习,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静、清、绿的特色,特殊是通过图文对比,仿佛自己正置身于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对桂林充斥爱?怎能不对祖国山河的秀丽表现赞叹?同时又学到了读段的方法。
    四、撒手自学,巩固训练重点。
      
    在教给学生懂得读段的方法后,让学生自学第3自然段,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想象它的美,然后交换、反馈自学情况。
    五、讲读第4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刻画整幅画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六、领导朗读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绪,将理解语言和积聚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本课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色时,用了许多精美的语句,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爱好和讴歌,朗读时让学生把这种情绪读出来,把自己被桂林山水沉醉的情绪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有情绪地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桂林的爱,对祖国河山的讴歌,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七、拓展延伸
    桂林山水风景精美,景色怡人,作者用精美、简洁的语言,把桂林山水的特色刻画了出来。只要我们居心肠去察看,就会发现我们周围也有许多风景精美的地方运用作者这种刻画景物的写作方法。
    选择当地适合的一处风景,想想它有什么特色?然后写一段话。
      
    四、说板书设计。

    别***

    2018-12-27 01:51: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