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首页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4-21 18:17:32
  •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的规定,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 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 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 惩处失职、渎职。
      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 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 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 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 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2)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 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 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 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 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 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 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 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 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3)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 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 执法力量。 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 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 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 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 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 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严 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 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 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 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 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4)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 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 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 检查等执法行为。
      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 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 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 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 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 执法腐败现象。
       (5)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 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 点。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 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 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 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 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
      完善纠 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 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 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 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探索省 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6)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 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 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 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 督方式等事项。
      
      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 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幵。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 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 民服务平台建设。

    李***

    2016-04-21 18:17: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教育/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