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宝宝早熟的原因有几点现象  一名只有八岁的男孩?

宝宝早熟的原因有几点现象  一名只有八岁的男孩,竟长出了浓密的胡须。经重医儿童医院内分泌专家诊断,这名男孩属于日前卫生部发布的《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中的典型性早熟案例。专家称,近年来,性早熟患儿发病率直线上升,其中女性患儿居多,超过60%。    “性早熟患儿越来越多,应该引起家长及社会高度关注。”儿童医院长期致力于儿童性早熟研究治疗的雷培芸教授称,近年来,该院对儿童性早熟年龄的判断和诊断,基本与日前卫生部发布的《性早熟诊疗指南 (试行)》规定一致,即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即为“性早熟”。    “尤其是每年暑假,几乎每天排队。”雷教授称,由于饮食等各种因素影响,现在的性早熟患儿发病率很高。暑假期间,该院几乎每天接诊100名儿童,其中被确诊为性早熟患儿的比例高达30%。其中,女性患儿所占比例高于男性,超过60%以上。根据临床统计,性早熟患儿多集中在5-8岁。“但极个别患儿,年龄小得惊人。”雷教授称,在众多患儿中,甚至有两三岁女孩来月经的案例。    雷教授还称,性早熟患儿人数增长速度惊人。她介绍,该院1990年内分泌科性早熟门诊成立之初,每年收治性早熟患儿不过30例,到1998年时达到300例。2004年时,达到1000多例。最近几年,患儿每年约2000例。根据这种速度计算,性早熟患儿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危害    严重影响心理生理健康    “针对性早熟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将直接给患儿带来心理和生理影响。”雷教授称,由于性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骺愈合也提前,虽然开始阶段身材较同龄孩子高,但最终性早熟儿童的身高低于常人,严重的性早熟患儿身高往往达不到1.50米。    其次,性早熟除了影响身高外,更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早熟的儿童,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由于年龄太小,受教育不多,他(她)的心理无法跟上 http://blog.rednet.cn/user1/1796305/index.html  http://blog.rednet.cn/user1/1796305/  http://blog.rednet.cn/user1/1796305
罗*** | 2016-04-11 19:29:2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4-11 19:29:27
  • 性是人的两大本能之一,性欲随出生而来,并非始于青春期,只不过是不能用成人的性概念来理解罢了。    两岁以前的婴儿有把能拿到的任何东西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或咬、嚼的本能,这虽然与婴儿吃的本能和通过口腔接触来了解外部世界有关,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性需要的表现,即婴儿通过吸吮来达到性的满足。可见,婴儿吸吮母乳能达到食物和性欲两方面的满足。这种现象被生理学家称为性欲的口欲期。    母亲是婴儿第一个信赖和使之...

    查看全部>>

    性是人的两大本能之一,性欲随出生而来,并非始于青春期,只不过是不能用成人的性概念来理解罢了。    两岁以前的婴儿有把能拿到的任何东西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或咬、嚼的本能,这虽然与婴儿吃的本能和通过口腔接触来了解外部世界有关,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性需要的表现,即婴儿通过吸吮来达到性的满足。可见,婴儿吸吮母乳能达到食物和性欲两方面的满足。这种现象被生理学家称为性欲的口欲期。    母亲是婴儿第一个信赖和使之满足一切的人。如果非母乳喂养或断奶过早,不能满足婴儿的口欲,以后就有可能出现补偿现象,即咬指甲、吮手指或咬其它物品等。    稍大些的幼儿,从能控制排便时起,其对欲望的满足就从完全被动转为部分主动。这时,幼儿对性的满足从口欲期转为肛欲期,即通过排便和忍便来得到快感。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行为几乎完全由父母掌握,到了幼儿期,孩子便可能通过排便与否部分地支配父母的行为,从中得到“权力”欲望的满足。排尿的心理变化基本与排便相同。    到了四五岁,幼儿的性欲逐渐转移到外生殖器。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能通过抚摸外生殖器而获得性的满足。但男女孩之间是有一些差别的。如男孩对其阴茎能够勃起并能站着排尿产生一种自豪感、支配感,从中得到更大的性满足。而女孩对男孩的这种本领非常羡慕,常因没有男孩的“那个东西”而感到自卑,从而形成了温顺服从的性格。有的女孩甚至模仿男孩站着排尿,从中得到一时的满足感。    上面那些现象基本都是自恋的表现,自我满足性欲。但到了六七岁时,这种情景会发生改变,男孩会出现恋母情结,女孩会出现恋父情结,即将性欲对象从自身转向其他人。    “我是怎样来的?”    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父母,面对着天真无邪的孩子,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有一位母亲这样回答:“爸爸和妈妈相爱结婚了,爸爸把一粒很小很小的种子种在妈妈的肚子里,这粒种子就长成了你。”这位母亲自鸣得意回答巧妙。可有一天当她看见她的宝贝儿子拿着一粒植物种子正在往一个小女孩肚脐眼儿里塞,说是要她生个小孩时,才明白自己的回答多么可笑。    对孩子的提问有的人斥责,如“不许问”,有的人欺骗,如“你是捡来的”,总之,不敢正面回答。这样就更强化了孩子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怎样回答为好颇感困难。既要真实回答,又不能直截了当,得动一番脑筋才行。    我看是否可以这样做:结合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大致讲解一下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然后告诉孩子人和动物一样,都是妈妈生的,详细情况等长大了通过学习就会明白。    “我怎么和她(他)不一样?”    对异性的强烈向往,除本能以外,与性神秘不无关系。而性神秘会影响儿童的性心理发育,也可能成为性罪错的根源。    幼儿两岁开始就注意到了两性的差别,到四岁几乎全部幼儿都知道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而且还能分辩出其他人的性别。    儿童对异性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对方与自己不同的生殖器上。“奇怪,都是人,我和她(他)怎么不一样?”好奇心也是人类本能之一,对奇怪的事情就特别感兴趣。当孩子需要答案的时候,得到的往往都是斥责、模棱两可的解释或闭口不谈。家长对鼻子、眼睛等器官的教授总是不厌其烦,对性器官却采取回避的态度或用替代词,这更增加了性的神秘感。如果不加以指点,任孩子自己想象下去,说不定会想出什么来呢。    如何消除儿童对性产生的神秘感,各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颇下了一番功夫。美国有一所幼儿园,每天让三四岁的男女儿童裸体在一起玩两个小时,以期能使孩子面对异性的生殖器而熟视无睹,见怪不怪。这种做法是否切实可行,那要等到这些儿童成年以后才能下结论。    虽然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但为了消除儿童对性的神秘感,作父母的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态度坦然,对待性器官要像对待其他器官一样,用正确的名称告诉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真实回答,但不必过细,简要回答即可。对孩子的“性游戏”(如过家家时扮新郎、新娘,当父母,甚至拥抱接吻、抚摸性器官等)不必大惊小怪,只要不过分,不但不必干涉,反而应该鼓励异性儿童在一起游戏,使他们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因为孩子的这些游戏并不是有意识的性活动,仅是模仿、游戏而已。如果家长大惊小怪,孩子就会惊慌失措,对性更感到神秘。    我们可以借用植物、动物的两性区别,性活动和繁殖现象告诉孩子,世界上几乎一切生物都有性别,是一种自然现象,与其他自然现象的存在一样,没有什么好奇的。
    释*** | 2016-04-11 19:29:27 125 5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