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蜂螨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哪 些?

首页

大蜂螨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哪 些?

大蜂螨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哪 些?蜂群感染大蜂蛾后有哪些症状?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5-27 16:35:58
  •   
    大蜂螨属寄蛾目、瓦螨科,是蜜蜂的一种体外寄生螨。
    (1)  形态雌成螨呈横椭圆形,深红棕色,长1。11〜1。17毫 米,宽1。6〜1。77毫米。螯肢的定趾退化,动趾具齿。须肢叉毛分 两叉。背板覆盖整个背面及腹面边缘,板上密布刚毛。胸板略呈 半月形,具刚毛5对。
      生殖腹板呈五角形,其上刚毛有100多根, 长约655微米,宽约463微米。肛板近似倒三角形,长约135微 米,宽约246微米。肛孔位于后半部,具刚毛3根。气门沟除基部 附着于体表上,其余部分游离。后足板极为发达,略呈三角形,板 上有很多刚毛。
      4对足粗短。 雄成螨较雌成螨小,体呈卵圆形,长约0。 88毫米,宽约0。 72 毫米。背板1块,覆盖体背全部及腹面边缘部分(颚体基部除外)。 背板边缘部的刚毛长,中部的刚毛短,排列无一定的次序。全部背板上的刚毛末端均不弯曲。在体表背两侧最宽处有10〜14对短 棘状刚毛。
      螯肢较短,几丁质化弱。不动趾退化、短小;动趾长,特 化为导精管,末端稍弯曲。颚体的腹面结构与雌成螨相同。第三 胸板也与雌成螨相同。无前胸板。腹面各板除肛板明显外,其余 各板几丁质化弱,界限不清。雄性生殖孔位于第一基节间,突出于 板前缘。肛板盾形,肛孔位于肛板后半部,有密集的短针状刚毛。
       足4对,第一对足较短粗,第二至第四对足较长。全部足背面均有 两列针状刚毛,腹面各节相连处亦具针状刚毛,其中第四对足上的 刚毛较长,所有附节末端均具钟形爪垫,无爪。 卵为乳白色,呈卵圆形,长约0。 6毫米,宽约0。 43毫米。卵膜 薄而透明•,产下时即可见4对肢芽,形如紧握的拳头。
       若螨分为前期若螨和后期若螨2种。前期若螨呈乳白色,体 表着生稀疏的刚毛,具有4对粗壮的附肢,体型随时间的增长而由 卵圆形变为近圆形;大小也由长约0。63毫米、宽约0。49毫米,增 长至长约0。 74毫米、宽约0。 69毫米。 后期若螨系由前期若螨蜕皮而来,体呈心脏形,长约0。
      87 毫米,宽约1毫米。随着横向生长的加速,体由心脏形变为横椭 圆形,体背出现褐色斑纹,体长增至约1。09毫米,宽增至约 1。 38毫米。 (2)生物学特性大蜂螨最适生存温度为32°C〜35°C。在 10°C〜13°C即会冻僵,18°C〜30°C开始活动。
      温度升高超过最适 温度,则生命力下降。42°C时出现昏迷状态,43°C〜45°C时会死 亡。蜂蟥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与蜜蜂基本相同。 大蜂螨喜欢湿度较高的环境,相对湿度低于40%不利于螨的 生存。在蜂群外的空蜂箱里,当气温为15°C〜25°C、相对湿度为 65%〜70%时,雌蠘能生存7天,在未封盖子脾上可生存15天,在 封盖子脾上可生存32天,在成年蜂体表可生存60〜90天,最长可 达180天。
       春季,当蜂群开始繁殖,巢脾上出现幼虫时,蜂螨会进入幼虫 房寄生和繁殖。随着子脾的扩大,寄生率和寄生密度逐渐上升。 夏季,蜂群群势达到最大,蜂螨寄生率及寄生密度相对较低(但绝 对数量达到最大)。夏末秋初蜂群群势下降,蜂蛾寄生率及寄生密 度急剧上升,至10月份以后达到最髙峰。
      冬季当蜂群断子时,蜂 螨即寄生于成年蜂体表,但不能完成繁殖。 季节的变化影响蜂群群势的消长,也影响蜂螨的消长。春季 和秋季蜂群群势小,螨的感染率与寄生密度显著增加。夏季蜂群 群势增大,蜂螨的寄生率与寄生密度呈下降趋势。大蜂螨一年中 的消长情况大致符合这一规律,对同一品种的蜂群,大蜂螨对雄蜂 个体有较高的寄生率,每个雄蜂房最多有6只大蜂螨寄生,而工蜂 个体仅有1〜2只,很少在蜂王体上找到大蜂螨。
      春季,雄蜂房内 的螨寄生率可高达47。 4%,而工蜂房内只有8。9%;夏季,雄蜂房 内螨寄生率可达55。 1%,而工蜂房内只有15。 4%。 大蜂螨繁殖1个世代约需10天。 (3) 蜂群感染大蜂嫌后的症状大蜂螨是世界性的蜜蜂螨病, 广泛发生于全球蜜蜂饲养区。
      在我国主要发生于西方蜜蜂,蜂群 发病率可达100%。主要寄生于蜜蜂封盖房内为害蜜蜂蛹,严重 时也可侵入蜜蜂幼虫房为害蜜蜂幼虫,当蜂群内无幼虫、蛹时,则 转移至成年蜂体表寄生,以口器刺穿体壁取食蜜蜂的血淋巴。 大蜂螨不仅寄生在成年蜂体上吮吸其血淋巴,使蜜蜂体质衰 弱,烦躁不安,影响其哺育、外勤采集和本身的寿命,而且更主要的 是潜入蜜蜂封盖的巢房内产卵繁殖,吮吸幼虫和蛹的血淋巴,造成 大量被害幼虫、蛹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
      就算幸而出房,也是翅足 残缺,失去飞翔能力。危害严重的蜂群,蜂群群势迅速下降。

    我***

    2016-05-27 16:35: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