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政治辩论会稿 关于成绩是否应成为中学生的

首页

政治辩论会稿 关于成绩是否应成为中学生的

关于反方的辩论稿  即关于成绩不应成为中学生的隐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19 00:58:36
      给你一个材料参考一下:
    成绩隐私权
     
    澳洲、新西兰小学里的正式大考并不多,只在三年级和五年级时分别有一次大考,所谓“大考”也不像国内或亚洲国家学校的大考那样吓人,相比之下,最多只能称得上是一次测验吧。班级或年级内小测验偶尔也有,但不管大小测试,学校教师是绝不会张榜公布学生的成绩的。
       考试过后,教师或学校秘书将打印好的成绩单密封于信,让学生直接转交给他们的父母。成绩单上的成绩并不详细,只是大概分类而已。但教师对孩子全面又详细的评语,还有校长亲自签名的郑重其事的评价和鼓励话语,却占据了成绩单的大量篇幅。 这种通知学习成绩的方式,将在孩子们成年后的工作中不断重复出现,那时会是他(她)的工资单,以及工作表现评价。
      同他们小时就收到的成绩报告单一样,这种涉及到个人收益及社会地位的隐私同样是不会公之于众的。 也不能不承认,这样的成绩报告单有种庄重的意味,也体贴地顾及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成绩单基本全面地介绍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班级教师的评语比较细致,人情味浓重,极大地肯定孩子的种种优点。
      指出孩子存在的缺点时,语句通常婉转温和。成绩单上的评语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需要克服的毛病缺点,还希望家长鼓励帮助他(她)改进。 而最重要的各科目考试测验成绩,是不会有任何与他人比较性的细节为参照的。澳洲、新西兰人骨子里也有人类好奇的本性,做父母的也多少想知道一点其他孩子的成绩,不过别想从自己孩子嘴里得到准确的信息,在本地长大的孩子们不大感兴趣这类事儿,听说了也记不住。
      家长们之间可以互相询问,但别的家长未见得愿意坦白告知,而且知道了又怎样呢? 在澳洲、新西兰这两个国家的公立小学,考试成绩早不采用百分制了,通常采用的是等级制。每所学校制定的等级标准各不相同,等级的划分更是不一样,但基调是一致的。举例来说,一所新西兰小学制定的成绩等级如下: 在完成考试和作业能力(Achievement)项目中,分五个等级: 一级:不能完成(can't do); 二级:能完成一点(can do some); 三级:能完成大部分(can do most); 四级:都能完成(can do it); 五级:能完成得非常好(can do very well)。
       (按中国学校的习惯,一级应该是最高级别,但在这所新西兰学校的标准中,刚好反其道而行之。假如不读等级规则,不知道每一级的含义,很容易得到错误印象。) 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Effort),则用A B C来分级: A级:高于通常水准(above average); B级:通常水准(average); C级:低于通常水准(below average)。
       (孩子的程度到底如何?家长很难确切地知道什么程度是“通常水准”。事实上,标准程度本身的浮动性极大,是教师按班级整体水平灵活掌握的。此项级别的字母排列顺序又符合中国学校的习惯了。) 甚至在学生的年度成绩报告单上,在表明孩子的阅读拼音和上课听讲能力方面,仍然只有缩写的英文单词列在每个科目后面: C:专注(consistently); O:经常(often); S:有时候(sometimes); IN:需要提高能力(improvement needed)。
       (用这样的英文字母缩写,仍然是把孩子的表现归类,自然不会有百分制成绩般的精确差别了。) 在这样的考试成绩制度下,家长对自己孩子成绩的了解仅到“参考消息”阶段。没有百分制的比较,学生之间无法在成绩上比高低。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制度下是没有名次的,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大致可以被分好学生、中等生和成绩较差三类。
       实行这种成绩制度的公立小学校及其教师认为,用渐进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教育孩子;用宽松的、更趋人性化的考试制度给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打分,比一味强调分数名次更重要。事实上恐怕也是如此,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未必是真的好学生,有的人就是比较善于考试罢了。
      尽管不可否认的是百分制成绩比较容易说明程度,但一两次考试成绩又怎能真正代表孩子的学习水平呢?支持成绩等级制的人认为,给孩子的“成绩隐私”以尊重,不公布成绩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小学的孩子们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让所有孩子在鼓励为主的前提下快乐地学习最重要。
      他们认为,在现行教育制度下,照样可以培养出的大量的、优秀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 民间人士和教育界专家反对成绩等级笼统划分的也不少。他们认为,大而化之的成绩划分,不仅让孩子对自己的水平稀里糊涂,同时还令教师变得懒惰,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无从衡量。
      甚至还有人认为,采用成绩等级制的做法,实际上是教师工会在起作用。澳洲、新西兰的工会势力相当大,而工会为了扩张自己的力量,在维护自己成员的利益上确实出了大力。因此参加教师工会的教师们,在赞同采用成绩等级制的同时,也意味着争取到了某种保证,校方不能轻易用教学质量差的理由解雇他们。
       反对成绩等级制的人士还指出,这项制度减弱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给孩子们造成了模糊甚至虚假的学习成绩概念,与世界其他教育更发达,或者更努力提高教育水平的国家相比,澳洲、新西兰的未来是缺乏竞争力的。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而法制国家的特点是一切依法办事。
      前一种教育制度观念既然得到了肯定,成为主流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就只能渐次修改。即使感到了制度造成的不合理不周全,也不能完全将之推翻,而是需要经过专家学者和有关机构的反复论证,并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再实施新的政策。 不光是澳大利亚的部分教育专家不赞同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就是各州的教育厅对此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像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厅就对小学生制定了一套统一考试题目,其参加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在自愿参加此项考试的前提下,用这套统一制定的数学和英文试题进行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因为考试是“自愿”的,每年的考试安排由学校通知全体学生,凡是愿意参加的都可以报名。
      考试成绩,由州教育厅的有关部门寄给学校,再由学校转告学生和家长。成绩非常优秀的,学校会在校刊上公布名单,但仅此而已。 太平洋那头的新西兰具有类似看法的教育人士也不少,不少新西兰的学校也采用了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厅制定的考试题,鼓励新西兰孩子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学习水平。
       但不论是怎样的考试和测验,成绩终归属学生私人所有,等孩子上到高中时,正式考试的成绩单如果不是写明给学生父母的,做父母的也无权察看。 。

    孙***

    2007-04-19 00:58: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