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制作关于走近柳宗元??这一专题的小报.100分!

首页

制作关于走近柳宗元??这一专题的小报.100分!

内容:可以有柳宗元的生平简介、故事、诗文。发过来。有关“柳学”的研究,对他的诗文赏析,有关他的诗文读后感,与他有关的游记等,至少一篇是自己写的。(这是要求)最好图文并茂。8开纸大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07 18:22:15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
      《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
      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
      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黔之驴 【题解】 本文为一篇寓言,选自《柳河东集·三戒》。所谓“三戒”,是指值得引起人们警戒的三件事,作者分别用小鹿、驴子和老鼠三种动物的生活悲剧,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是时,作者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友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捕蛇者说 【题解】 本文系作者贬居永州时所作。借助一捕蛇人对其悲惨身世的自述,讥讽时弊,暴露现实,反映人民疾苦。
      “说”,一种文体,或发表议论,或记叙事情,或夹叙夹议。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借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向,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亚;与吾居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此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荷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凤者得焉。 小石潭记 【题解】 本篇作于元和四年(809),又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永州八记》之一。
      文章描绘了自然山水之美,以抒作者寂寥凄凉之情。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摇G嗍鞔渎陕缫∽海尾钆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虎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江雪 【题解】 见《柳河东集》。诗作于贬谪永州之后。作者描绘了一寂寥冷峭的江雪独钓图,以寄其高洁,孤傲之志。 【原文】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三戒》写了三个寓言故事,前面小序已说明了他的创作意图:作者借麋鹿、驴子、老鼠三种形象来讽刺生活中的三种人。
      这只是对于柳子厚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言。如果把这三则寓言放到现在来读,是否有它新的寓意呢?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喜爱麋鹿,面对虎视耽耽想吃麋鹿肉的一群狗,故意抱麋鹿靠近狗,让狗们习惯,告诉狗:这只麋鹿可是我喜欢的东西,你们可别惹它!狗因为畏惧主人才与麋鹿友善。
      哪知这麋鹿却认为狗与它是好友,待到出门,见到外面的狗,继续表现得很亲昵,却被群狗吃掉了。柳宗元借麋鹿讽刺那些依附于豪权之门而得意忘形的人。   以我观之,责任全在于主人生存教育不当。狗们对麋鹿不怀好意,主人开始就应该让麋鹿明白,狗和它是异类,和它们亲昵是危险的。
      这个故事应该是让家长或教育者看的:越是爱孩子越要给他们更多的挫折,直接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      黔之驴      黔之虎没见过驴,初见它,觉得是庞然大物。驴一叫唤,老虎大惊,以为驴要吃它。此是以己之凶残度他人亦凶残也。虎慢慢靠近驴,等熟悉了之后故意挑逗冒犯驴。
      驴生气了,踢虎。虎反而大喜,说,原来就这么点本事!于是凶相毕露,吃掉了驴。柳宗元借驴讽刺那些外强中干而要去触怒强者的人。   在我看来,这驴又没做错什么,天生能力是差了些,只不过叫了一声吓着虎了。想叫就叫,总不能剥夺驴的发言权吧?挑逗惹事的倒是这只虎。
      这是告诉我们:比自己强的人欺侮我们,我们也只能不畏强暴,勇敢应战。这个故事是写给小老百姓看的:民告官虽然难,但是有权有势的官如果欺民太甚,弱者也不得不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去反抗。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个人禁忌多,自己属鼠便把鼠奉为神。
      不养猫,让童仆不捕鼠,让厨子任鼠偷吃。于是这人家里的鼠便恣意横行。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都被鼠咬坏了。白天鼠都和人并行,晚上咬东西打架,简直让人不可安睡。等这人搬走了,后来住的人大动干戈,将鼠灭杀一绝。柳宗元借鼠讽刺那些趁时机肆意作恶的人。
         我估计这养鼠的人本身也就是鼠辈,与鼠臭味相投,沆瀣一气,所以,才会室无完器,夜不能寐,也是活该他自作自受。有这样的主人和环境,鼠当然猖獗。这屋新主人虽然把鼠都灭了,但这养鼠的人搬到别的地方,不也一样养鼠为患吗?这个故事应该给为政者看:反腐倡廉的力度应该更大一些,对那些贪官的处理应该更严一些。
      不仅要杀灭老鼠,养老鼠的人也非整治不可。养鼠的人只是被警告、调动,与之相随的鼠也会更肥更多。 柳宗元专版 。

    霞***

    2007-02-07 18:22: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