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想快速增加蜜蜂数量的措施是什么?

首页

想快速增加蜜蜂数量的措施是什么?

想快速增加蜜蜂数量的措施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5-10 16:30:29
  •   我国春季虽然南北各地的条件差别很大,但是由于蜂群都处于流蜜期前的恢复和增长状态,因此,无论是蜂群的状况和养蜂管理目标还是蜂群管理的环境条件。都有相似之处。
     
      一、春季蜜蜂繁殖增长条件的和特点
     
      养蜂主要条件包括气候、蜜源和蜂群。
      我国各地蜂群春季增长阶段的条件特点基本一致:早春气温低,时有寒流;蜜蜂群势弱,保温能力和哺育能力不足;蜜粉源条件差,尤其花粉供应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蜂条件逐渐好转,天气越来越适宜;蜜粉源越来越丰富,甚至有可能出现粉蜜压子脾的现象;蜜蜂群势越来越强,后期易发生分蜂热。
         二、春季蜜蜂繁殖的目标   为了在有限的蜂群繁殖培养成强群,使蜂群壮年蜂出现的高峰期与主要花期相吻合,此阶段的蜂群管理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和发展蜂群。   三、春季蜜蜂繁殖的任务   根据目标,蜂群春季蜜蜂繁殖的主要任务是克服蜂群春季增长阶段的不利因素,创造蜂群快速发展的条件,加速蜜蜂群势的增长和蜂群数量的增加。
         四、蜂群快速繁殖所需要的条件和影响蜂群增长的因素   蜜蜂群势快速增长必须具备有产卵力强和控制分蜂能力强的优质蜂王、适当的群势、饲料充足、巢温良好等条件。   春季影响蜜蜂群势增长的常见因素主要有外界低温和箱内保温不良、保温过度、群势衰弱和哺育力不足、巢脾储备不足影响扩巢以及发生病敌害、盗蜂、分蜂热等。
         五、春季蜜蜂繁殖的饲养管理措施   蜂群春季繁殖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着创造蜂群快速增长的条件和克服不利蜜蜂群势增长的因素进行。其他季节的流蜜期前蜂群增长阶段管理可参照春季管理进行。   1、选择放蜂场地   放蜂场地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蜂群的发展和生产。
      蜂群春季蜜蜂繁殖的场地要求周围一定要有良好的蜜粉源,尤其粉源更重要,因为幼虫的发育花粉是不可缺少的,粉源不足就会影响蜂群的恢复和发展。虽然可以补饲人工蛋白质饲料,但是饲喂效果远不如天然花粉。蜂群繁殖的中后期,群势迅速壮大,糖饲料消耗增多,此时养蜂场地的蜜源就显得非常重要。
      蜂群春季的养蜂场地,初期粉源一定要丰富,中、后期则要蜜粉源同时兼顾。   蜂群繁殖理想的蜜源条件是蜂群的进蜜量等于耗蜜量,也就是蜂箱内的贮蜜不增加也不减少。蜜源不足蜂群将自行调节蜂王的产卵量,影响蜜蜂群势增长;流蜜量大,采进的花蜜挤占了蜂王产卵巢房,蜂群的主要工作转移到采酿蜂蜜,而高强度的采集工作会缩短工蜂寿命,致使蜂群的发展受到影响。
      在养蜂实践中优先选择蜂群贮蜜量缓慢增长的蜜源,如果在贮蜜量缓慢减少的蜜源场地,则需奖励饲喂。   春季蜂场应选择在于燥、向阳、避风的场所,最好在蜂场的西、北两个方向有挡风屏障。如果蜂群只能安置在开阔的田野,就需用土墙、篱笆等在蜂箱的北侧和西侧阻挡寒冷的西北风。
      冷风吹袭使巢温降低,不利于蜂群育子,并迫使蜜蜂消耗大量的贮蜜以加强代谢产热,加速了工蜂衰老。为蜂群设立挡风屏障是北方春季管理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措施。   2、促使越冬蜂排泄飞翔   正常情况下蜜蜂都在巢外飞翔中排泄。越冬期间蜜蜂不能出巢活动,消化产生的粪便只能积存在直肠中。
      在越冬比较长的地方,越冬后期蜜蜂直肠的积粪量常达自身体重的50%。到了冬末,由于腹中粪便的刺激,蜜蜂不能再保持安静的状态,从而使蜂团中心的温度升高。巢温升高,则需多耗饲料,因此就会更增加腹中的积粪量,如果不及时促使越冬蜂出巢排泄,蜂群就会因消化不良而引起下痢病,缩短越冬蜂寿命。
      因此,在蜂群越冬末期的适当时间,必须创造条件让越冬蜂飞翔排泄。   排泄后的越冬蜂群表现活跃,蜂王产卵量也显著提高。适当的提早排泄有利于蜜蜂群势的恢复,但是不宜过早,以免造成春衰。越冬蜂排泄的时间选择,应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来确定。南方冬季气温较高,蜂群没有明显的越冬期,不存在促蜂排泄的问题。
      随着纬度的北移,春天气温回升推迟,蜂群排泄的时间也相应延迟。正常的蜂群在第一个蜜源出现前30 d促蜂排泄最合适。对患有下痢病的越冬蜂群,促蜂排泄还应再提前20 d,并且应在排泄后立即紧脾使蜂群高度密集,一般3足框蜂只放1张巢脾。正常蜂群促蜂排泄的时间黄河中下游地区为1月下旬,内蒙、华北地区为2月上、中旬,吉林长白山为3月上、中旬,黑龙江为3月中、下旬。
         北方在越冬室越冬的蜂群,促飞排泄前应先将巢内的死蜂从巢门前掏出。选择向阳避风、温暖干燥的场地,清除放蜂场地及其周围的积雪。然后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阴处气温8 ℃以上、风力在2级以下的晴暖天气,在上午10时以前将蜂群全部搬出越冬室。
      为了防止蜜蜂偏集,蜂群可3箱一组排列。搬出越冬室的蜂箱放置好以后,取下箱盖,让阳光晒暖蜂巢,20 mm后再打开巢门。午后15-16时,气温开始下降前及时盖好箱盖。蜂群排泄后如果不搬回越冬室,需及时进行箱外保温包装,并在巢前用木板或厚纸板遮光,以防蜜蜂受光线刺激飞出箱外因气温低而冻僵。
      
         室外越冬的蜂群适应性比较强。在外界气温超过5℃,风力2级以下的晴朗天气,场地向阳、避风、无积雪,即可撤去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温物,使阳光直接照射巢门和箱壁,提高巢温促蜂飞翔排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大寒前后可选择气温8℃以上的无风雨的中午,打开蜂箱饲喂少量蜂蜜,促蜂出巢飞翔。

    心***

    2014-05-10 16:30: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