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各地春节风俗

首页

各地春节风俗

各地春节都有什么风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8-04-17 06:04:07
  • 汉和少数.

    承***

    2018-04-17 06:04:07

  • 2018-04-17 06:04:07
  • 我是四川的,我??那里過春?都要做好多好吃的,吃?前要???錢,?要放鞭炮,然後一家人吃?F?A?,初一的?r候大人不能叫小孩起床,要不然這一年里小孩都要大人叫著才能起床,所以前一晚上大人都?嵝涯忝魈煸琰c起床或認先起床??q錢就多,以此?碜?小孩早點起床,?K且初一?叩夭荒馨牙獾?不能洗頭,不然?岩荒甑呢?運洗掉.

    钟***

    2018-04-17 06:04:07

  • 2018-04-17 05:04:07
  •   日  全市各地的传统节日大同小异。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小年、除夕(即“大年”)。其中以除夕、春节最为隆重。 
    农历12月24日(有的地方25日)为“小年”,12月30日(小月为29日)为“大年”。亲人纷纷回家团聚。
      门首贴春联,屋内贴年画,张灯结彩。燃香烛、鸣鞭爆、烧年纸、祭祖先,全家聚宴,谓之“团年”。当晚给小孩包“压岁钱”,全家围着火盆吃茶点、话丰年,曰“守岁”。夜深鸣爆竹关大门,叫“关财门”。正月初一为“春节”,天未亮即鸣爆竹开大门,称“开财门”。
      接着燃烛、烧纸、敬天地、拜四方,叫“出行”。随后亲友互相拜年,互约酒会。夜晚有灯彩、看戏、看电视、放焰火等娱乐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彩盛会,吃“元宵丸”(糖心糯米团)。“清明”有祭祀、扫墓、春游、踏青之习。“端午”(五月初五)家家门上悬菖蒲、艾叶,屋内洒雄黄酒,食糯米棕子、包子、糕点、蛋等,小孩吊“香袋”,染红指?酢Q睾蛹蛉?月15日为中秋节,全家团聚共赏明月,食月饼和糕点。
      9月9日为“重阳”,素有食米酒和封缸酒之风,还有放风筝之习。崇仁县相山、港下、山斜等山区群众还兴下元节(10月15日),又称“10月半”,燃香烛、鸣鞭炮、吃米糍、摆酒宴,以示欢庆丰收。一些地方还有“冬至大于年”之说,如资溪县视冬至这天为上祠祭祖之日现此习渐弃。
       新中国成立后,以公历纪年,增添了新的节日,以“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庆祝活动最为隆重。 婚嫁 旧时男婚女嫁全凭媒妁说合,父母包办。经过“换庚贴”、“合八字”、“看人家”、议聘礼,“定事”(订婚)、“纳采”(过彩礼)后,再择“吉日”为婚期。
      婚日,男家备花轿到女家迎娶。新娘梳妆后哭别家人,由舅父或大哥背出门穿鞋上轿,一路上鼓乐喧天,鞭炮齐鸣。花轿抬至新郞家厅堂正中,由“牵娘”扶新娘下轿,主婚人主持仪式,四拜(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夫妻对拜)之后引入“洞房”,新人饮“合卺酒”或吃“同心饭”。
      夜晚“闹洞房”。婚日,女主设“嫁女酒”,男方备“迎娶酒”,新郎新娘给客人斟酒、敬酒。宜黄县女家摆酒两日,头一天为“起嫁酒”,婚日为“正席”。男家婚宴为三天,头天为“暖房酒”,婚日为“正席”(新娘进门后举行),后一日称“陪席”,规格比“正席”更高。
      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携礼双双同往女家,俗称“返步”(回门)。最后,新婚夫妇上媒妁家谢媒。新中国成立后,男女青年多自由恋爱,文明结婚,少拘彩礼,婚仪从简。近几年来,旅游结婚、集体婚礼等渐兴。但有些地方旧习抬头,彩礼繁多,婚宴铺张,费用日高。 寿庆 “满月”、“周岁”,宴请亲友。
      乐安县男孩??5岁为满丁之年,亦需宴请。青壮年一般不行寿庆,有“三十没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吃只鸡,六十来贺喜”之说。六十寿诞,操办寿宴,亲友来多送寿面、寿烛、衣料、红包(现金)等寿礼。金溪、崇仁等县寿宴为两餐,头天为“暖寿酒”,正日为“拜寿酒”。
      置寿堂,晚辈为之祝寿。六十岁以后,每十年一庆寿,祝寿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丧葬 成年人去世时,点“归山烛”,焚化“纸钱”以送终。将遗体移至堂前,并向亲人报丧。次日小殓(亦有当日,谓之热殓”。入棺前,由孝子“买水”(汲河水)给死者净身,更换服饰,然后封棺,称“关掩”。
      再在厅堂中摆设祭品,点“长明灯”,亲人守孝。富宦之家设孝堂,延请和尚、道士念经,做道场。墓地先由风水先生择地。掘穴时长子掘地三下,算是奠基。第三天出殡。旧时富家有的存棺三年始葬。送葬者穿白衣、戴白帽,孝子、媳妇披麻戴苎,长孙抱灵牌,子执“福杖柴”,两面锣、两只喇叭开道,沿途放鞭炮、撒“纸钱”。
      所过之处,邻居均朝灵柩撒大米,至村口或岔路停棺。送葬者除孝服,从另一条路返回,谓之“转灵”。然后吃送葬酒。宜黄俗,如死者年过八旬,可开怀痛饮,猜拳行令。乐安俗,死者家人给邻居送一碗“百岁饭‘,以示逝者对他们的最后答谢。棺木入穴时,用雄鸡血洒穴内四周,并竖祭文,叫“号诗”。
      赣抚平原坟墓多掘朝天井式,堆土成丘。乐安等山丘为洞穴式。崇仁许坊还有岩葬之俗。人死后七天为“头七”,每隔七天都于灵前焚化“纸钱”祭奠。七七四十九天为“?浩摺保鹆樘茫屏榕朴谔唷V苣昙扇眨勒摺吧咸谩保跎テ诘募赖旎疃崾? 新中国成立后,丧俗从简。
      多以追悼会的形式寄托哀思。1980年后,抚州、临川县城等地多实行火葬。 礼仪 旧时讲究辈份大小、长幼有别的规矩。同家族按辈份大小排序,有“幼童公公,白发孙子”的现象。长辈在场,晚辈只能侍立,不得落坐。嫁娶仪典,舅舅是亲朋中最尊者,俗称“天上雷公,地下母舅”,必坐首席。
      新媳妇或小孩第一次上门作客,要鸣爆迎接,送回时赠送钱物。亲友逢灾遇难,要登门探望,并予以援助。节日间,互相赠送礼物以表祝贺。 衣着 衣着款式随时代变化而变化。解放前,男子多为对开布扣襟衫或中山装,女则为大襟衫或对开襟衫,裤脚或宽或窄。以棉布为主,色多为青蓝。
      解放后,以中山装、夹克、风雨衣、蝙蝠衫、裙类、健身衣为主。现在西服、休闲装等多种款式新颖的男女服装并存。布料质量也更讲究,毛、呢、绸、纱到处可见,面貌一新。 生产习俗 在插秧、收割等农忙季节,亲邻好友互相帮工,备酒肉款待。在广昌,对主家特加的猪肚或猪蹄肉,谁先吃即自认为是技艺压众的栽禾师傅,要领先下田栽第一序禾,并要栽得快捷、匀直,起示范和定位作用。
       各地都有禁山之习,凡村落后山、水口的林木均严禁砍伐。砍毛竹时间限在清明前、立秋后,砍后竹蔸要穿节,以利储水保养竹根再发新株。冬笋要在谷雨后挖,禁止挖春笋,以保护新竹生长。 其他习俗 小孩周岁生日兴“摸周”,即在桌上放置书、笔、算盘、尺、秤和果品食物,由小孩随手摸,以所摸之物卜测前程。
      建房造屋,亲友要备礼道贺,并出力“帮工”。主人设“开工酒”、“上梁酒”、“峻工酒”宴请工匠、亲邻。上梁时,泥木工喝彩,同时鸣爆竹、撒米糍。迁新居,主人宴请来贺宾客。端午、中秋、除夕等节日,血亲之间备礼互送,俗称“送节”、“送中秋”、“送年”,以晚辈到长辈家为礼。
      娶亲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其他喜庆是“先贺后请、不贺不请”。 陋习 解放前,若遇天灾人祸、病痛疾苦,人们往往借助求神、测字、求签、卜卦、看相、算命、画符、喊魂、看风水、问花树、耍罗汉法、跳神(又称“降体”,即“神附体”)、建醮、做道场、祀神牌等迷信活动,以图消灾脱难。
      迷信活动在农村尤为盛行。多数村庄建有土地庙,每逢年节,村民用香火供奉。解放后,各种迷信活动禁而未绝,但只是少数人。 禁忌 旧时,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禁忌繁多。送礼忌送钟(讳“终”音);慰问病人忌送梨子(讳“离”音);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忌扫地、倒垃圾和往屋外泼水;正月初三忌拜年;男人忌在晒有女人衣裤的竹竿下通行;女子出嫁忌回头观看,忌碰着大门;结婚新房忌设在后厅,以免过两道门槛;新婚忌寡妇进新房;忌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年。
      女儿和女婿在娘家不得同宿一床;忌孕妇、男人入产妇房间;建房时忌说“烧”字,忌孕妇跨过梁木。新屋建成须当年筹乔迁,否则须隔三年才能迁入,且每逢大年(春节)都得入内烧香点烛,鸣放爆竹。喜庆节日忌单数和用白纸包裹(用红纸),为成双成对、吉祥之兆。驾船忌说“沉”、“翻”。
      撑排(木竹筏)忌说“伞”(避“散”音)。屠夫忌说“舌头”(避“蚀”音),应称为“招财”。如今,年轻人对这种禁忌不甚了解,禁忌渐少。 -------------------------------------------------------------------------------- 。
      

    夏***

    2018-04-17 05:04:07

  • 2018-04-17 04:04:07
  •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算不算。

    撩***

    2018-04-17 04:04:07

  • 2018-04-17 03:04:07
  •   过大年,看各地风俗 品四方美食  
     
    2004-01-14 14:06更新 来源:红网  第1页/共1页 >  
    重庆刘阁等地正月初七“人日”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
    而在重庆人春节的饭桌上,是绝对少不了腊肉与香肠的,而且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做酥肉。
      铜梁等地到了春节时会有舞龙表演,铜梁龙也是全国有名的。 川味美食 辣椒泡鱼 过年时,鱼也是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四川、重庆人喜辣,而且总觉得要辣才显得日子红红火 今日焦点: · 中国航空人十年磨一剑:10架歼10已装备空军 (图文) · 中国先进战机年增70架 为抗击美军作准备 (图文) · 放牧与还林之争:内蒙古浑善达克的治沙之困 广告 火。
      辣椒泡鱼就是将干辣椒节、姜片、蒜片、红枣枸杞,以及各式各样的大料、小茴、白蔻等调味品制成卤汁,然后将鱼片放入卤汁中烹制。味道香辣爽口,回味略甜。与此类似的菜式还有水煮鱼、红烧鱼、邮亭鲫鱼等等。 酒酿汤圆 这是用甜酒酿与糯米面为原料做成的川味小吃,虽然名为汤圆,其实是没有馅的糯米疙瘩,吃起来香甜滑润,而且有降火、润肺之功效。
      这也是四川、重庆人每逢春节不可或缺的菜肴,常常是除夕夜一家人看电视或者打麻将,玩到一半时再吃上一碗,那种热乎乎的感觉特别温馨。 巴乡鱼头 地址广州:江南大道中330号2楼特色:同样以吃鱼头火锅为主,但口味比较浓烈一些,价格较便宜,店面布置也很有特色。
       湖南 长沙等地有一种习俗,就是有客前来拜年时,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再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湘味美食 香干炒腊肉 湖南过年时有吃腊肉的传统,不过与四川人吃蒸腊肉不一样,湖南人喜欢把腊肉与香豆干或者是干豆角混在一起炒着吃,吃起来油香满口,特有嚼头。
      有时候,也会用冬笋与腊肉一起炒,这样在咸香之外还会有一种清鲜的感觉。 五元神仙鸡 过年时候,鸡鸭鱼肉不能少,打头阵的鸡自然做得更讲究一些。五元神仙鸡就综合了桂圆、荔枝、红枣、莲子肉、枸杞子、冰糖等等原料,在瓦钵里蒸制,鸡肉色泽淡红,肉嫩味鲜,咸甜适口,富有营养,具有较强的滋补功能。
       毛氏红烧肉 这是一道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湖南名菜,它首先把鲜猪肉切成小块放到锅里炒,直到被煎出了油,再放上盐、味精、酱油、辣椒粉等佐料。吃起来肥 而不腻,糯香满口,回味无穷。 山东 山东黄县、蓬莱一带,新年早上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
      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放上馒头,意味有“馀头”。 山东美食 饺子 过年吃饺子是山东人的传统习俗,不过细说起来也略有讲究,比如在除夕之夜吃素饺子,大年初一吃肉饺子,这里面也有祝愿新年饱食无忧的意头。
      一般的饺子皮厚馅大,吃时沾醋或者沾芝麻酱,馅有白菜的、猪肉的、牛肉的、羊肉的等等。 神仙鸭子 这道菜是将雏鸭与料酒、花椒、茴香、葱段、姜片等清蒸而成,是孔府宴中历史悠久的大件菜。据记载:在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有一天其随从厨师做了一道清蒸全鸭,食之肉烂脱骨,汤鲜味美,肥而不腻,当即询问此菜做法,待厨师答曰:“上笼清蒸,插香计时,香尽鸭熟”。
      孔繁坡听言,深感惊奇,连称,神仙鸭子,故而得名,并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

    朱***

    2018-04-17 03:04:07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