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白鹅》与《白公鹅》两篇课文中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首页

《白鹅》与《白公鹅》两篇课文中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25 01:41:14
  •   14 白公鹅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一。作者介绍
    尼·诺索夫 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他从1938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以来,写儿童,为儿童而写,辛勤耕耘了四十年,被誉为苏联儿童文学百宝箱中的一颗颗“明亮的珍珠”。直到无情的病魔逼他搁笔为止。
      “全不知” (《“全不知”游绿城》《“全不知”游太阳城》《“全不知”游月球》)三部曲就是这百宝箱中的三颗明珠。
    二。整体把握
    (一)结构分析
    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
      
    第一部分(1-2段)
    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
    第二部分(3-6段)
    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
      
    (二)文章主旨
    课文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也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三)写作特色
    1。拟人和夸张的写法.
    2。
      风趣而幽默的语言.
    三。要点解析
    (一)重点词语
    掂量:斟酌。在课文中指白公鹅走路不紧不慢,好像每一步都要想好才落脚。
    举步:迈步。
    官司:诉讼。
      这里指作者与鹅争水面的事。
    径直: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文中指白公鹅直接去吃鱼饵,毫无顾忌。
    勾当:常指坏事情。文中指白公鹅吃鱼饵的事情。
    主宰: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
      在文中指白公鹅认为自己掌握着整条河。
    慢条丝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二)难点解析
    1。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
    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军衔”是用来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如元帅、将官、校官;
    “荣膺”指光荣地接受或承当,如,“荣膺战斗英雄的称号”;
    “攀谈”的意思是拉扯闲谈。作者用海军上将来比白公鹅,突出了白公鹅的特点——有派头。
      
    “板正的姿势”“攀谈的腔调”,都是拟人的写法,这样写不仅形象,而且能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鹅的欣赏和喜爱。
    2。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
    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涟漪”指细小的波纹。这句话说明鹅的翅膀强健有力,有力到什么程度呢?水面上都
    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都会“沙沙作响”。
    3。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
    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
    —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这是作者调侃的话。对近似“霸道”的鹅,作者虽然无可奈何,却不憎恨它,之所以这
    样说,是出于一种喜爱。
    因为喜爱,才留心鹅的一举一动,做种种的遐想,用人的心理去推测鹅的心理,更突出了鹅的行为的放肆,增加了幽默的效果,使人觉得很好笑,很有趣。
      
    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破折号。破折号主要有三种作用:(1)表示注释说明,(2)表
    示声音延长,(3)是表示话题转移。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都有突然转移话题的作用:刚开始叙述的主体是“它”,后来突然改变了角度说“他”,接着又说“它”,因此用破折号。
      
    4。 比较《白鹅》和《白公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1)行文结构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白鹅》的线索更加清晰一些,它以过渡段统领全文,再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上叙述鹅高傲的特点;《白公鹅》则以“海军上将”突出鹅的派头,接着描写这只白公鹅走路“慢条丝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
      
    (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课文都非常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并没有仅仅把鹅当作动物来写,而是更多地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鹅的形象变得可亲了,鲜活了,使人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
    (3)都善于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鹅》的作者虽然口口声声言其“架子十足”,是“鹅老爷”,言语间却流露出无法掩饰的亲昵,《白公鹅》中写道:“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作者的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鹅满心的喜爱。
    另外,作者的语言都风趣幽默,用词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不同点:
    (1)语言风格不同。
    由于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两位作家的语言也带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如,前者把鹅称作“鹅老爷”,后者说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读来给人以不同的形象感。
    (2)叙述的语气不同。
    虽然两位作者都是非常喜欢鹅的,但从叙述中,却能感觉到不同的语气。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如“我们的鹅老爷”,“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颇有调侃的味道。
      这在课文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如,“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

    老***

    2018-08-25 01:41:14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