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经常去寺庙朝拜,但对信佛很迷茫请智者指点迷津。

首页

我经常去寺庙朝拜,但对信佛很迷茫请智者指点迷津。

我经常去一些寺庙朝拜,但对一些佛教文化懂得很少,平时能帮助到别人尽力帮助别人,我想在学习些礼佛的事宜和佛教文化,请有识之士指点迷津。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1-07-13 08:22:20
      信佛修行,正是由迷转悟的过程!认知到自己的迷,就说明悟性在增加,就怕不知道自己迷。就像一个人在梦中,如果知道自己正在做梦,就离醒不远了。
    学佛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谁也不敢说懂得透彻,说懂了就树立了一个知见(或言成见),反而成了继续修行进步的障碍。
      保持这一份初发心的质朴、好奇、新鲜的心态就很好,依法不依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广学、但不必以某某为权威,一定要自己去参悟! 建议反复读诵佛经原典,用自己现代人的眼光、自己的教育文化背景来理解、诠释,不必受古人注解的局限,天下潮流、浩浩荡荡奔涌不住,古老智慧的价值就在于可不断得到新的诠释而获得新生!《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对了,建议你去“智慧抄人”完整抄写一遍《金刚经》,这部经是佛门重要经典,没有所谓迷信色彩,是直指人心、直探本源的。 (注:什么是“智慧抄人”?不好意思,这是我开发的一款新浪微博应用,最近刚刚在新浪微博应用广场上线了。登录你的微博,点击顶部菜单条的“应用”链接,就进入应用广场了。
      在应用广场点“智慧抄人”,或者搜索应用“智慧抄人”,就可以用了!) 。

    秦***

    2011-07-13 08:22:20

其他答案

    2011-07-22 11:36:55
  • 学佛,一定有找到好的道场,或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保持正确进步的方向。一个人摸索,是难有成就的。推荐学诚法师的几所道场: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另,济群法师的道场以及广东四会六祖寺,经常举办佛学讲座、夏令营等,你可参加。具体地址搜索吧。

    谦***

    2011-07-22 11:36:55

  • 2011-07-21 23:19:13
  • 佛教要你正信,而不要迷信。所以观音讲:求人不如求己。要你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如果求菩萨能保佑,则贪官抓不住了。正信的人也拜菩萨拜佛,只是纪念和敬礼的意思;还有个作用是磨洗尘念;还有的人是作为一种功法。建议你去看一下新浪博客,作者“无异无同”的博文,可能会理出个头绪。而你一味地去庙里,可能会被“旅游和尚”、“酒肉和尚”带入歧途。

    2***

    2011-07-21 23:19:13

  • 2011-07-13 10:59:38
  •   首先明白,不论一个人对佛学认识多少都不会减少或者增加自己本来具有的和佛一样的自性。
    修学佛法不是一下就找本经书开始诵。首先要明白几个问题,比如为何要学习佛法而不是其他宗教。佛法三藏十二部的中心要点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什么样的行为才符合一个佛门弟子。
      到底该怎么修才是如法且不走弯路。 本人自修习显,禅和密以来也看过一些书籍。个人觉得宗喀巴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一部能系统地,圆满地,全面地且能由浅入深地教导的权威著作。没有任何一本能像此论那样圆满且周全。我推荐你听日常法师讲的CD。听了学习了就能回答你内心的很多问题,比如什么是佛教,如何才是真正的佛教,该如何修行等等。
      多听几遍,然后好好思考,深入思考,你会有收获。 学习几遍了此论后你再学习《入菩萨行论》,其中的第六品和第八品最为重要。要作为提升的时候一定要学习龙树菩萨的中观,不要从头开始看。先看26章,再看地18章,再看24章。这样来学习你就会有大的进步。
       能受戒当然非常好,可要看自己内心是否准备好。 诵经或者其他的修持当然很重要。这需要的是不间断的细水长流的功夫。没有一口饭吃个大胖子的。 好好努力,别浪费了最珍贵的人生! 。

    罗***

    2011-07-13 10:59:38

  • 2011-07-13 09:37:53
  •   ?W佛?Q?I三福是基礎,?摹墩J識佛教》開始?W起。
    ?o?修?W什麼法門,「?Q?I三福」是基礎,就像蓋房子一?樱紫纫械鼗?Q?I三福的第一?l:「孝養父母,奉事??長,慈心不?ⅲ奘?I。」如果這四句?]有做到,一生修?W都?成了阿?耶識裡的佛種子,這一生得不到受用,也就是古人講的:「你?怎麼生死?是怎麼生死,?怎麼?回?是怎麼?回。
      」你只能得一點小福德,?]有功德。這四句確??做到了,念佛求生?Q土,能往生凡聖同居土。   第二?l:「受持三皈,具足?戒,不犯威?x。」受持三皈不是找??法??做三皈,就是受持。三皈依,第一是「皈依佛,覺而不迷」,就是?囊磺忻曰箢?倒回?w,依自性覺。
      第二是「皈依法,正而不邪」,就是?腻e誤的思想、?解回過頭?恚勒?。第三是「皈依僧,?Q而不染」,僧的意思是六根清?Q、一?m不染,在一切?r、一切?,都要保持自己的清?Q心,與一切?生和睦相?。皈依佛、法、僧統統落??了,才稱作「受持三皈」。
      「具足?戒,不犯威?x」,就是你在世間的一舉一?佣际巧??V大群?最好的榜?印R源斯Φ录由夏罘鹎笊?Q土,能生方便有餘土,比同居土高一?印?   第三?l:「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襁M行者。」?襁M行者是?槿搜菡f,自行化他,這才能生???笄f?劳痢?   所以,我????教不能不涉獵,因?椴幻髁耍?雷约旱囊馑?聿露确鸬囊馑迹疾洛e了,?自以??W佛?W得不錯,以?樽约阂呀?入了佛知佛?,這太冤枉了。
      所以,佛教我??要深入?藏,深解義趣,這是很重要的開示。但是?W?大乘?,也要「一門深入,長?r熏修」,才能有效果;如果?W得太多太雜,心是散?y的,也不能成就。 。

    2***

    2011-07-13 09:37:53

  • 2011-07-12 23:18:41
  • 这很好啊,有信仰,现在很少有人有您这样的信仰了,支持哈

    2***

    2011-07-12 23:18:41

  • 2011-07-12 23:10:12
  • 你去朝拜,是怀着怎样的心态去的,是崇敬还是想学佛?能帮助别人是好事。只要你心善行善念善语善,与佛法能够相应,不必要一定要去学习佛门的事宜。至于礼佛的礼节,你可以请寺内师父教你。佛教是一门教育不是迷信。不能用迷信的思想去朝拜。你去跪拜。那个也是表法,是让你放下贡高我慢的心。你能放下吗?对任何人都是像对待佛菩萨一样的恭敬心。你学佛就学对了。大势至菩萨教人念佛。是不讥他过。只见别人好处,不见别人坏处。
    佛教文化甚深微妙。每本经中的开经偈,是中国的第一女皇帝武则天题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微妙法就是指佛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受持,就是接受持诵)愿解如来真实意。写得非常之好。完全把佛法的微妙道在其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佛法的,到佛学在线这个网站去看下吧。阿弥陀佛

    千***

    2011-07-12 23:10: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