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出家人六根清净,但是有了性欲怎么办呀?

首页

出家人六根清净,但是有了性欲怎么办呀?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6-02 18:26:03
    根据道听途说:
    1、保持“四念处”不失--即保持“知道性欲在现行”的觉照,什么也不做,但要保证不犯戒。
    2、修“白骨不净观”的禅法或读诵阿含部中讲述不净观、白骨观的经。
    3、持诵楞严咒、楞严经
    从上面看出佛教出家人对治性欲的原则不是“压制”,而是保持觉照或者以禅修中观成的业相予以透析。据传,修这些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釜底抽薪”。而且,佛教对于这个问题都没有“善巧方便”的话,怎么建立和保持庞大的僧团。
    但是现在很多影视剧、小说夸大了出家人面对爱情、性欲时的痛苦,给社会大众造成了很大的误解。

    秦***

    2005-06-02 18:26:03

其他答案

    2005-06-16 12:28:53
  • 修行不到一定的层次,有性欲也无奈,对于男性,有一方法克服,将溢出来的精液和水自己喝下肚去,自己厌恶心自然而然有,慢慢性欲消减.

    花***

    2005-06-16 12:28:53

  • 2005-06-05 01:03:50
  • 罚了最严重的罪,所以就不能让他当和尚了,还俗吧

    尼***

    2005-06-05 01:03:50

  • 2005-06-04 19:18:11
  • 食色,性也。一个发育成熟,身体健康正常的人有性欲是正常的。出家人也是如此,不必将宗教信仰和信徒神圣化。然而,人是具有理性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疏导自己的情感。

    r***

    2005-06-04 19:18:11

  • 2005-06-04 10:31:54
  •   虚云和尚法语:
      ○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
    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围,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
    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
    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作得主。有些人终日
    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
    断断续续,常在喜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 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 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 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 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练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则工 夫就有把握了。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 真实工夫。   ○ 所以说:“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无名名之 父,无色色之母。”色空原来无碍,若实在明见此理,则任 他天堂地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挂无碍。不明此理的 人,虽能说得天花乱坠,也无真实受用。
      古来有一位老修行 ,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 下放下。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没有?” 他说:“我在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 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故有轮回。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所以说:“三界轮回淫为 本,六道往还爱为基。”世人有在家,有出家,有为道,有不 为道,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      ○ 经(即楞严经)中说凡说圣,说悟说魔,都是阐明五阴 非有,教我们照破五蕴皆空,最后说知有涅 ,不恋三界, 指出五阴魔邪,无一不是说五阴。
      色阴上,淫色是生死根本, 杀盗淫妄,是地狱根本。五阴照空,即脱生死,不复轮回。如 何照呢?照是觉照,时时刻刻,依经所说,用智慧观照五阴, 照得明明白白的,就是五蕴皆空了。在观照之初,未能全无妄 想,这不要紧,古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若妄念一起, 你能觉照,就不随妄转。 ○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 1、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 2、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 3、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 4、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心生耽染。
        ○ 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如不 断淫,必落魔道;如不断杀,必落神道;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我今先说入三摩地, 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雪,自不生一 切枝叶。
      心三口四,生必无因。”佛门旧制,比丘出家,五夏以 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何以如此呢?因为修 行以戒为体,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没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会 沉沦汩没。佛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丝毫破损,浮囊稍破, 必定沉溺。
      所以宗教净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 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 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 为错路修行。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   ○ 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无我相,诸妄顿亡。
      我执既除,更 除法执。我执粗,法执细。平常讲话,开口就说我什么,我什么, 若无我,则什么都瓦解冰消,那一法都无碍。由能无我,也就无人 ,习气毛病也无有了。既为佛子正信出家,求出离法,就要努力忘 我,勿为境转,勿在烦恼中过日子。佛子若不降伏其心,则一念错 误,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救头燃,严守律仪 ,如保护渡海浮囊,不容有一点破损。 感 恩/文 。

    1***

    2005-06-04 10:31:54

  • 2005-06-03 17:09:58
  • 既言六根清净,何来性欲?

    a***

    2005-06-03 17:09:58

  • 2005-06-03 09:36:51
  • 阿弥陀佛!
    出家人,也包括在家修行人,都应当努力做到真正的“六根清净”。平时的修行功夫,都是帮助我们达到“六根清净”。如果有了性欲,这对修行人来说,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这表明六根不净,表明六根有染,说明对五欲之一的“色”欲还有很大的贪求,说明修行功夫不得力,应当好好深刻反省自己。佛陀教我们“四念处”的“观身不净”,就是对人的身体作不净观。另外,还教我们把男女身作“白骨观”。想一想,人死了无非是一滩尸水横流的腐肉,无非是一堆白骨,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呢?古大德教导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爱欲”是六道轮回的根本业因。有性欲就出不了轮回,我们修行就永远不能成就,我们自己尚且不能自度,何谈度众生呢?
    所以,有了性欲,我们应当想想佛陀的教导,生大惭愧心,为自度度他,而更加努力精进修行,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
    感恩!
    南无阿弥陀佛

    m***

    2005-06-03 09:36: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