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初一语文课本中郭沫若《静夜》的一道题(急)明天交

首页

关于初一语文课本中郭沫若《静夜》的一道题(急)明天交

郭沫若的《静夜》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2-21 20:56:34
    第一节是实写美丽的夜景,由这美丽的实景,引发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引出第二节。所以,第一节的写实是第二节联想和想象的基础。这就是两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

    2008-12-21 20:56:34

其他答案

    2008-12-21 20:53:13
  • 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乖***

    2008-12-21 20:53: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