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道士塔的读后感 2000字左右的

首页

道士塔的读后感 2000字左右的

谁知道 道士塔的 读后感的地址啊 要2000字左右的 急用 谢谢啦!!!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10 11:04:26
      今天读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余秋雨先生认为,王圆?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是历史的罪人。他从外国冒险家的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造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悲剧。 
    余先生说,“这是一干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这句话,我认为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它都是对的,王道士只是一个小配角,他没有权力没有势力去改变什么,余先生也承认“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论”。至于对石窟的破坏,暂且跟从余先生的说法。王道士用石灰把墙壁刷了一遍,但“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她再细细刷上第二遍”,接着,他又找帮手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结果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看到这,我不禁想为“认真”二字大笑,但那几下锤子仿佛捶在我的心坎上,痛得我想放声大哭。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我总算体会到了。文章快完结时,余先生发出感慨:“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蹋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地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俗话说:不知者不罪。
      王道士既然无知,那么就应该无罪。除了可能有破坏文物的罪行外,我认为也应该无罪。因为他无知呀,又不是他愿意这么无知。如果他不是农民,深知其价值却装作无知,把文物以高价卖出去,那么他是卖国贼,他无耻,他才有罪。但现在错不在他,可恶的是那些官员。可几遍官员们有一颗赤诚的心,运回宫中保存,那又怎么样呢?八国联军原来,还是抢的抢,烧的烧,损失将会更大。
      在这点上,我认为历史是很公平的,有它必然的发展。当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一切,就必定会失去自己的一切。外国冒险家“盗取”中国的宝物似乎也就成了必然,它们的精神应该受到赞赏,但当他们忘记一些极基本的前提,事实也不会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事实总会证明一切。
      说实话,我真的情愿它们存放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卢浮宫这些地方,因为人家保存得确实比我们好,在中国,博物馆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叫人怎么安心呢?至于耻辱嘛,这个不好说。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这个东西也不让别人得到,虽说文物是出自中国的。但我认为也可以这样想,科学、艺术都是无国界的,放在哪其实都一样,只要各方都享有同等权利 ------------------------ 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流淌了五千年,莫高窟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港口,载满了历史的可爱,然而一下子这里的文化不属于中国了,被一个叫王圆篆的王道士统统卖给了洋人: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我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1911,1914……莫高窟神秘的面纱全都 运到外国去了,中国的文化自己不保藏,反而却摆在了外国的博物馆中,而我们的王道士呢?还自以为得意,笑咪咪地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却不料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卖国辱民的骂名,可是这一切又都是他造成的吗?恐怕不是吧! 那里的中国,思想落后,文化落后,就连政府也得向洋人求饶,更何况一个不懂文化的农民出生的道士呢? 中国落后的可以任人宰割,中国人可以任人欺凌辱骂,甚至要把外国请到中国听他们的指挥。
       中国软弱得似一个病人,无力还击,只有喘息的力气,只有任风雨飘摇,只有看别人耀武扬威了。 可是在二个世纪以前,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强国,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外国商人,马可波罗说中国黄金遍地,恐怕就体现了当时的繁盛局面吧! 但为什么后来会如此的不堪一击,也许就是自以为是了吧!闭关锁国,搞自我封闭,在别人高速发展之时,自己吃老本,最终沦落得一些人靠卖国宝吃饭,把中国一批批文化遗产送给了洋人,等待中国人的却是一堆堆感到破烂不堪的丢物。
       中国的现在国,正在发展,然而,又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排挤,市场经济的冲击,被打倒的危险也许更大,中国正在发展需要的更是人才,我不希望中国再出现一个王道士,或者再转入病态。 ---------------------------- 知道余秋雨好像是个很意外的过程,以前就知道余秋雨,知道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却没有真正看过他的文章,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仅仅限于知道名字而已,呵呵。
      后来闲逛书店的时候买了他的书看,从此倒是对他很感兴趣了,觉得他的文章写的不错,不像鲁迅似的匕首,却也不是一般作家的闲适纯以事务风景。旅游文学或者说游记中还有对文化和人文的讨论,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才有人说老余的文章都酸的可以,哈哈,不过这也正是他不同于人,而我又喜欢的原因吧。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说实话我现在已经忘了具体的细节了,呵呵,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翻了一遍,结果现在要我说具体讲了什么,还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只能说知道一个大概,知道讲的什么意思,却不知道一丝一毫的细节描写。敦煌的壁画被王道士卖给了外国人。
      外国人用施舍的价格就获得了最珍贵的珍宝。这些珍宝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要回来了吧,放在了外国的展览馆里,中国人研究自己的文化只能靠花大笔的钱买来一些模糊的胶卷。研究自己的文化要花钱从外国人那里买来胶卷,想一想是多么的不合逻辑,而放在中国身上,又是非常的正常。
      深切的悲哀,肉体曾经的被蹂躏,过个几十年可能还会平复,而灵魂永远被禁锢,不论多久都是不能平复的伤痛。文化就是我们的灵魂,而我们的文化却在别人的手里。。。。。。。。。。。 自大和自卑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情绪,却往往又同时在一个母体上存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自大和自卑的混合体最容易在败家子和暴发户中产生。当昔日的荣耀被打破的时候,自卑开始蔓延,而产生自卑的同时,对昔日荣耀的顾及和留恋则产生了自大,硬撑着的自大其实是因为心里感受着自卑时时刻刻传来的噬心痛感。暴发户则相反,今日的荣耀产生的强烈自大和心中仍然挥之不去的对昔日低下出身的强烈自卑同时缠绕着心绪。
      不能自己平衡心态,要么自疟,要么他疟,都是疯狂的歇斯底里。前者成了中国,而后者则造就了日本。中国的文明昌盛,中国的强大荣耀,中国的辉煌光明,实在是历经几千年基淀下来的成果,是东亚世界的中心和启明星,周边的文化或者接受而共入文明的光辉,或者抗拒而成为野蛮的代称,竟是再也没有一种文明和文化能够让中华学习,中华佩服存在于身边。
      中国是世代贵族,文化的贵族,这种气质和内涵是几千年养成下来的,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塑造的,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是中央之国,天朝上国,而周围其他国家不论政治上是否都认可,而文化心态上却也都持着相同看法的理由。想想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文化文明上认同另一个民族和国家是自己的母体,那么具体到了政治上又怎么还有名义去反抗呢,所谓大义已经在中国了,而这又增加了中国的信心,以一种强烈的自信心主导着东亚的文明局势。
      欧洲在罗马灭亡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使得其他周边的所有国家都认可为文明的中心吧,没有一个国家占有文明的大义而使得其他国家在心理上处于一种自觉的臣服的地位吧,而中国一直占有这样的位置。 这是中国的光荣,也是中国的悲哀。没有竞争力的世界是停滞的世界,没有天敌的动物是不会进化的动物。
      当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的时候,最先进的变成最落后的时候,最难转变的往往是原来先进而现在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日本抓住机会变成了近代国家,而中国还在讨论中学西学的先后问题,曾经被压抑了几千年的破落户突然抖了起来,能希望他会善待自己曾经的主家和老师吗?恐怕这暴发户的心里最厌恶被人提起的往往是这曾经地位低下的时代吧,而要想缓解这种发自心底的自卑和现今实力的自大的唯一途径就是疯狂的虐待自己原来的父母之邦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侵华日军中会有那么多的变态狂,杀人狂,为什么一个原本在国内遵纪守法的平民,摇身一变就成了人形兽心的超级变态,杀人并不有助于军事行动,吃人肉而实际上军粮并不缺少,烧掉一整座城市借口是为了给自己取暖,这些非人类的作为是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的,而对于自卑自大狂来说则实在是减轻心理变化的途径了。
      看的时候,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他说:条约(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千年以来对中国称 '是' 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种心灵深处的痛苦蔓延全身,中国再也不是天朝上国,再也不是文明中心,再也不是东亚的父母之邦了。
      相信当时代的人会感受的更深吧,荣耀已经完全失去了,阔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诺大的家业完全的败坏光了。 以后的岁月里,面对着列强的日新月异,不断进步,而自己国家的裹足不前,日益落后的局面,屡战屡败的创伤,自卑这种原本中华文明里没有的情绪日益强化了,从而成为了整体国民的潜意识:洋人是打不赢的。
      对敌人产生了这样的念头,什么反抗的行为甚至信念都会消失了。但是作为大户出身的,在环环歧视中,还要高喊着我们曾经如何如何,换来的只是有意无意的置疑和嘲笑声,噬心的痛感。。。。。。。于是不能虐待外人,虐待自己国民还是可以的,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暴戾杀伐,对外国人以德报怨,对自己国民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中国的悲哀,是文化上的悲哀,不是实力上的悲哀。

    小***

    2007-08-10 11:04:26

其他答案

    2007-08-10 11:10:08
  • 《道士塔》中的王圆禄,真是愚蠢得令人可怜。
    满清的无能塑造出这等愚蠢的百姓,即使在那时,有众多宝物在京城也没有用,历史的必然性决定让这个无能的政府明白天子也有当庶民的时候,没有强悍的兵将,尖锐的武器,开明的君主,纵有上千上万的宝物,也在中国待不久,注定要被掠夺,被洗劫,每当看到写这时期的文章,忿恨的心情象决堤的洪水,我恨那时代造成华夏的屈辱历史,巨大的民族悲剧,我想有的时候我们把侵略那方恨得太彻底了,忘了自己的错,如果当时中国兵强民富,拥有先进武器,有哪个君主不会野心得想吞并天下,象隋朝的隋炀帝不是曾三次攻打高丽吗?我觉得我们不仅仅该买取墩煌文献的微缩胶卷,而且该买一颗努力壮大国家,不让文物再流失的心。
    

    s***

    2007-08-10 11:10: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