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摆正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

首页

如何摆正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

工作中的关系特别复杂,有上司.有同事.还有下属,怎样才能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1-09 10:17:29
      不管您采纳不采纳,请您看完,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我的想法:
    中国历史悠久,却令人越谈越伤心,因为看来看去,治少乱多。太平日子不长久,争夺权利却永无终结……
    自古以来,我们相信人心隔肚皮,可什么人料得到?人心善变,谁也把握不住。平心而论,谁敢随便相信别人?什么人又敢保证自己所亲信的人不会心怀不轨?想起古人的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即使自己有三头六臂、聪明过人,也不敢不防。 如果认为大家共事,彼此提防不是很辛苦吗?那么请看看史书中有多少篇幅,记载了“好人早死”的事实。 一般人看历史,只知道痛恨小人。其实认真检讨起来,君子普遍缺乏防人之心,才会招致早死的厄运。若能时时明哲以保身,那里会斗不过他们…… 可见拿明哲保身作为自保的根本理念,具有相当稳固的基础,不容忽视。
       下对上,要慎防“触犯逆鳞”,以免被上司害死。居上位的人,好不容易才爬上去,最怕被部属所拖累,以至前功尽弃,所以一旦发现部属可能连累自己的时候,无不六亲不认,把所有的责任往部属身上去推。 上对下,也要慎防“祸在所爱”,以免被亲信害死。同小人一样。
      如果不能获得上司的信任,根本起不了大作用。若是成为上司的亲信,那就可以拿鸡毛当令箭,足以兴风作浪,害死上司了。可见上司所爱的人,往往是可怕的祸端,怎么能不提防呢、戒备呢? 中国人主张凡事“先小人后君子”,一切从“保护自己”着手,然后由小的信任转为大的信任,逐渐拉进彼此的距离,合乎“由疏而亲”的原则。
      避免“因不了解而结合,却由于相互了解而分离”的不愉快结局。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方面惯于使用推、拖、拉,一方面却痛骂推、拖、拉为恶习。好像对自己和对别人采取不同的标准,希望对自己的推、拖、拉行为有所掩饰。 由于这种缘故,年轻人亲眼目睹年纪大的人明明自己偏爱推、拖、拉,却一直指责推、拖、拉的害处,因而觉的年纪大的人不长进,不知洗心革面,怒斥之为“老贼”。
      在我身边就有,呵呵! 年轻人不推、不拖、不拉的结果,挨了闷棍,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十分冤枉。 首先,推、拖、拉的时候,有没有用脑筋是问题的第一关键。不动脑筋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善于运用的人却在短暂的推、拖、拉时间,充分思考:“我到底该怎么办?”如果没有这一推、一拖、一拉,连丝毫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实在危险。
      幸亏有这么一推、一拖、一拉,还不赶紧用来动脑、想办法,更待何时?这才是我们既聪明又令人看不出来的招数。 其次,推、拖、拉的方向不一定朝向别人,有时候也可以朝向自己。若是一味的推跟别人,有好处不留给自己,对得起自己吗?所以推、拖、拉不一定朝向别人,也不一定朝向自己,而是推给最合理的人,自然大家都会喜欢! 第三,推、拖、拉可以降低竞争的气氛,不会伤害感情。
      中国人太喜欢争了,似乎无所不争啊!而且不争则已。一争就容易不择手段,非争到你死我活的,不肯罢休。先哲有鉴于此,为了保存同胞“性命”,也为了降低竞争的温度,这才开发出一种用推、拖、拉来争的“以让代争”模式。推、拖、拉,看起来像让,实际上也是一种争。
      不过争得比较斯文、柔软而又缓和,对于容易情绪化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种保平安的做法。 举个例子吧: 上司交代部属一件新的工作,而他却豪不推辞,马上接受。上司就会觉得这位部属的工作负荷太轻,下次再把新的工作交付给他。如果部属还是不推、不拖、不拉,照样会给他增加新的工作,对部属十分的不利。
      万一工作做的不好,还会遭人议论:“什么事情都敢承担,也不想想自己有多少能耐?“同仁眼中,这样的人不是马屁精存心讨好上司,便是爱出风头,为了表现不顾一切,反正都不受欢迎! 稍微推辞一下,一方面表示自己并不是闲得无事可做,专等新差事;另一方面让上司明白自己不争功劳的饿态度。
      然后利用这短暂的时间仔细想一想,这件新的工作自己承担合理吗?会不会引起同仁的不满,会不会处理得不当,反而引起同仁的批评呢?会不会让上司觉得原来自己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工作,有什么不良的居心? 思考的结果,若是认为有比自己更为合适的同仁便应该推给他;如果自己确实比较合适,便可以”当仁不让“承接下来。
      不当仁,要礼让,免的做不好害了自己和大家;苟当仁,便不让,再推下去就是不负责任了。 单单一个推字,就含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如推进,表示用力使事情展开;推延;表示把事情往后拖延;拖延,表示借故将事情推掉。这些可能对事情的进行有利,也可能成为执行事务的阻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拖字,也有多种解释。如拖着,表示用力牵引,不使工作落后,拖延,表示推拖延误时间;拖泥带水,表示工作不爽快,不赶紧办理。这些同样有好的表现,也有不良的倾向。 还有拉字,可以说成拉拢,表示用方法进行连系,使事情紧密而易于完成;也可以说成拉开,表示把事情扯开,不产生关联,因而用不着关心;更可以说成拉忽,表示粗心大意,什么事情都办不好。
      所以拉的好,对工作有利,拉不好就没有什么利益可言。 推、拖、拉只是做事的一种方式,本身并没有好坏。完全看运用的人,动机是不是良好,方式是不是合理! 本人愚见,只此交流………… 。

    薛***

    2019-01-09 10:17:29

其他答案

    2019-01-09 10:16:59
  • 我觉得随意最好,按自己的想法,这个世界都是相对的,其实世间的事物没有对与错.
    问心无愧就好了,不要强迫自己,否则要折寿啊,哈哈,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对身心很重要啊.工作也一样,随意点,快乐的工作,当然世界上好象很少有人能享受工作,因为我们大多是把工作当作一种生存的无奈举措,当然我也是一样,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开心的工作,什么事情都宽容一些,计较的太多,当自己老到快去世的时候会觉得,原来自己是那么的幼稚,不如去听听音乐喝喝茶*********

    王***

    2019-01-09 10:16:59

  • 2019-01-09 10:03:26
  • 沉默

    慵***

    2019-01-09 10:03:26

  • 2019-01-09 09:34:14
  • 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田***

    2019-01-09 09:34:14

  • 2019-01-09 09:32:48
  •   给你介绍几种高级武器,用了大家都说好!哈哈!
     武器一:无言杖 
    办公室里有一位大姐,人很热情,就是嘴太碎,爱在同事中间传话,经常是东家长西家短,李家深张家浅地乱说。每次她对俺说,俺都报以热情的微笑,可就是从不接话茬儿,时间长了,她觉得找不到共鸣,自然不再找俺了。
       总结:这样的人,每个单位都不少,对于他们说的话,只当耳旁风,哼哈地应付,不随声附和,更不以讹传讹,只当耳朵受一次污染,然后洗洗干净就是了。 武器二:无声刀 俺刚调到这个组时,因替领导写报告有一套,很受重用,领导经常带着俺出差,老黄看在眼里,内心嫉妒得要命。
      于是,他仗着是办公室副主任,经常借口俺迟到或者出差没打招呼而扣俺的奖金。于是,俺每次陪领导出去前,都发电子邮件给他,并请领导在考勤表上签字。月底了,他又准备扣奖金,俺把邮件打印件和考勤表放在他的桌子上,然后默不作声地走开,从此,他再也没敢扣过俺的奖金。
       总结:有理有据的无声抗议,远比大吵大闹撒泼打滚起作用。 武器三:无风锤 我们组的两个女秘书是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酷爱上网聊天。大会小会强调了几次,她俩都置若罔闻。我一去看,她们就飞快地用老板键把窗口关了,让我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我偷偷查她俩的IP地址,顺藤摸瓜找到了她们的QQ号码,然后加为好友。聊了几天,我告诉她俩我有视频,她俩急着要看,我把摄像头朝向她们的位子,然后打开。她们一看就傻眼了,从此,再也不敢上网聊天了,工作之风无比端正。 总结:端正工作作风,不一定非得当面批评,留点儿面子,也许海阔天空。
       武器四:无影戈 公司年底评先进个人,采用的是全体职工投票的方式,十名当选者各奖一万元,奖金诱人,于是就有人动了歪念头。年底评奖前,老林找到俺,神神秘秘地说,让俺投他一票,说别人已经答应了。俺看穿了他的心思,就含糊道:“刚才老黄找过我,也这么说来着。
      ”老林明白话中有话,识趣地走开。 总结:此时的含含糊糊或者含沙射影,胜似反戈一击。 武器五:无奈盾 年底交一张报表,俺弄错了一个数。科里其他懂报表的几个人,都是光指挥不干活的主儿,全靠俺一个人完成的,光加班就加了五个晚上,不出错才怪呢。
      于是,面对领导询问的目光,俺把报表形成的前前后后,简明扼要地向领导做了汇报,然后说:“我承认是我错了。”领导赞许地点点头,不但没批评,还直夸俺能干,说换成他绝对做不出来云云。 总结: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而不是推卸责任,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领导也可以接受。
       武器六:无邪剑 俺去集团某办公室盖章,那人不阴不阳地打着官腔:“哎呀,恐怕比较困难,不太好办。”俺知道实际上肯定可以办,就故作惊讶地说:“是吗?刚才我在楼道里见了赵某某(他的顶头上司),他看了文件,说绝对没问题。”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额头上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连声说:“我再仔细看一遍,领导说没问题,应该没问题。
      ”说完,立刻盖章。其实,俺压根就没碰到赵某某。 总结:虚虚实实的试探,有时能事半功倍,让领导对你的办事能力刮目相看。 武器七:无量铲 办公室的小伙子给俺们组办一笔付款,金额是4万元,但被他误写成了40万元,他的领导老黄审查时也没有发现。
      幸亏收款方是一个熟悉的朋友,打电话告诉了俺。俺把付款单找出来复印了,用一支红笔在40万元处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把对方财务的联系电话写上,然后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把单子放到他的桌子上。小伙子红头涨脸地跑了出去,两个小时,就把多付的款项追了回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总结:与人为善,放人一马(尤其不是自己的部下),远比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效果好。  来源:解放日报 。

    你***

    2019-01-09 09:32: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