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一个上大专的学生

一个上大专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很纠结...面对现实很迷茫!对感情的事很迷惑...希望各位给点意见和一个上大专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很纠结...面对现实很迷茫!对感情的事很迷惑...希望各位给点意见和看法!!!《跪求!!!》
用*** | 2018-02-02 02:50:49

好评回答

2018-02-02 03:35:49
就*** |2018-02-02 03:35:49 80 34 评论
鲁迅先生说过,
“希望本来就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0/300

其他答案(共8个回答)

    2018-02-02 04:25:49
  • 首先,使你感到纠结、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你内心里觉得自己读的只是大专,学历层次地下,因此而有一种自卑情结。要解决其他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学历高低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关键的是你能否学到真本领,真技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你必须克服盲目从中的心理,不要以为别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我也可以慢慢地混日子。要立下志向,结交学校里一位负责认真的好老师或者领导,让他们指点你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注意...

    查看全部>>

    首先,使你感到纠结、迷茫的根本原因在于,你内心里觉得自己读的只是大专,学历层次地下,因此而有一种自卑情结。要解决其他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学历高低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关键的是你能否学到真本领,真技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你必须克服盲目从中的心理,不要以为别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我也可以慢慢地混日子。要立下志向,结交学校里一位负责认真的好老师或者领导,让他们指点你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注意,一定要多与这样的老师往来,逢年过节一定要去拜访这样的老师,将来他肯定会帮助你学习和找工作的。同时自己也要严格约束自己,尽可能地少玩、多学习,把一样技术学会、学精、熟练掌握,这就是你今后安身立命的资本。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走向自信和乐观,才不会迷茫和纠结。要相信这句话,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哟。没有苦上苦,难做人上人。因此,自己必须立志和励志,多鼓励自己发奋向上,苦学本领。
    其次,不要和别的同学攀比,不要随大流,看到别人都谈恋爱了,自己也想找个恋人,这样的想法是很没有出息的,至多只是帮助自己消磨时间,解脱一时的寂寞。想想看,如果自己没有真本领,这样恋爱的基础绝对是不牢固的,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当然,在发奋苦学的同时,你可以结交愿意学习的同学,遇到异性朋友,当然可以结交,相互鼓励,共同努力,在有共同指向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发现志同道合者,只有志同道合者才是高层次的恋人,这样的爱情才能持久,才有意义,从而为自己的学习提供精神上的动力,何乐而不为。
    最后,总之,人有了目标,有了志向,才能克服纠结和迷茫情绪。努力学习,学到真本领,你就不会再纠结了,对于爱情也就不再迷茫了。
    祝愿你学习进步,生活幸福,前途灿烂!
    | 2018-02-02 04:25:49 92 36 评论
    0/300
  • 2018-02-02 04:15:49
  • 趁年轻学一门能够谋生的手艺,生存有保障了才能够立足社会,适应社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你会有自己 的主见的.
    初*** | 2018-02-02 04:15:49 78 39 评论
    0/300
  • 2018-02-02 03:57:49
  • 未来不是希望,人生不是现实,人要学会在现实与希望之中找到平衡,努力去做你认为自己能做到的事.
    c*** | 2018-02-02 03:57:49 77 39 评论
    0/300
  • 2018-02-02 03:40:49
  • 你的人生只属于你一个人,你要人你的人生负责!不要用过去不好的回忆来惩罚自己,不要害怕未来。未来是你现在创造的。做好些时的事,做你能做的事,爱你所做的事。放松自己,爱自己。可以有时间运动一下,唱唱歌。。。推荐你学习情绪管理。呵呵,你会越来越好的。加油。祝你幸福!!!
    寄*** | 2018-02-02 03:40:49 92 36 评论
    0/300
  • 2018-02-02 03:33:49
  • 升学或就业的十字路口
      大专生常会有的生涯课题是:「先升学好或先就业好?」其实答案是因人而异。因着每个人生涯规划优先级而作出不同考虑与抉择,但其中重要的是找到个人职业兴趣所在,朝向专业方向发展。在过去传统产业年代,蓝领是最大的工作族群,进入工业与金融年代后,白领则崭露头角,到了现今服务业年代,是由提供精致化服务的灰领人才取而代之。灰领人才是专业人员,拥有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难以取代的行职业...

    查看全部>>

    升学或就业的十字路口
      大专生常会有的生涯课题是:「先升学好或先就业好?」其实答案是因人而异。因着每个人生涯规划优先级而作出不同考虑与抉择,但其中重要的是找到个人职业兴趣所在,朝向专业方向发展。在过去传统产业年代,蓝领是最大的工作族群,进入工业与金融年代后,白领则崭露头角,到了现今服务业年代,是由提供精致化服务的灰领人才取而代之。灰领人才是专业人员,拥有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难以取代的行职业能力,例如:百货公司电梯小姐属于非专业人才的服务业,若老板或顾客不满意时,很容易被炒鱿鱼,而行政人员、助理的替代性高,亦不归属于专业人才之列;反观国际贸易、口译、财务金融、程序设计、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等高阶人才,由于专业度高、替代性低,则较不易被任意辞退。灰领人才比学、硕士更抢手。灰领并非只是蓝领和白领族的加总平均,而是「既动脑又动手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强调知识、创意及信息科技之综合应用。灰领人才成为最容易找到工作的族群,企业找学士、硕士容易,求高级技术人才难。
    
      以计划毕业计划后先就业来说,有些学生是因为需分担家庭经济问题,有些学生则是找不到念书的动机,造成有时间却念不下书的状况,了解个人特质与所处情境,作出就业抉择,其实都是非常好的适应行为!毕业就是另一个学习的开始,职场上的成功取决于早有准备与远见的人,首要是找到自己真正能发挥所长的工作职场,知道自己就业后能力不足的地方,利用下班后时间参加相关学分班课程,培养工作职场的专业能力,以不断进修的决心与行动力,开拓所在行职业的国际观与世界观,尽量参加专业研讨会,培养自己成为具有洞悉未来、独创先见的佼佼者。就业的同学有可能工作若干时日后,待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与清楚为何需要继续进修,可考虑教育回流到不同的国内外的学习管道继续进修。二十一世纪是讲求能力的时代、非学历的时代,谁有能力谁就能在职场悠游自在地做自己的主人,不必害怕被社会淘汰。因此,不论在学或准备毕业的同学,都需知自己专业领域可考的证照,进而做出有效的时间规划与管理,早些取得有关的国内或国外专业证照,可预防进入就业市场时,因高度竞争而容易失业的潜在工作压力。
    
      另外,毕业后计划先升学的同学则应知道所深造的研究所科系与未来就业工作之适配性。个人给预备进入研究所的大专生之建议是,首先要充分获得研究所的相关信息,例如:发展方向、师资、课程、设备、与个人兴趣是否符合等问题;其次,了解该研究所毕业生的发展出路,由于研究所可能是个人最后一个学历,所以慎选一个口碑良好的研究所,将对未来人生具有加分效果;接着,才会是确定自己希望就读的学校与研究所。另外,若研究所的科系较难找工作者,一定要在课余加强课外的专业培训计划,参加有关的职业训练,以备未来成为「灰领一族」,这样就不必怕毕业即失业,也可培养自己能更有弹性地适应不同的工作性质。因此,大专毕业后,不论先升学或先就业,立定好志向并养成终生学习的意志力,早些栽培自己成为各行职业类别中的专业人才。不论先升学或先就业的大专生都需谨记,终生学习的重要,任何时候不要忘了随时进修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可善用身边的进修资源或网络学习,加强英文、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增强自己在这地球村的适应与发展。
    大专学生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
      大专生的生涯规划,真正重要的是早一点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立下人生的目标,然后用自己的脚步来生活,培养自己成为有个人风格的专业人才。与自己比较不要与同学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是人才,每个人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奇迹,做真正的自己并适才适所最重要。思考生涯规划时,可具有二个层面:(1)了解生涯弹性的观念,保持自己的弹性与应变适应能力;(2)工作价值观的建立,培养高EQ工作态度,并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以下将探讨大专生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两大关键层面:
    
    (一)生涯弹性
      在社会变迁下,大专生迈向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时,应注意到社会生态中的模糊与不确定性,对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具有弹性的态度与应变的能力,都是关键的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保持对于未来发展弹性的态度,可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经验到生涯多样化,并且有助于生涯转折时,能扩展生命经验学习。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个体要能适应良好,除需具备就业力(employability)、工作转换能力(transfer)与移动的应变能力(mobility),也需具备生涯弹性的能力与技巧(Herr,1997)。在生涯领域中,Herr学者是最早提到生涯弹性的概念。生涯弹性包括智能、态度与行为的成分,是个体除了一般生活能力,必须具备之生涯技巧。拥有生涯弹性的个体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衡量自身的生涯发展状况,对引发的生涯种种问题,能够有足够信心,并且灵活地做出必要性变通,而对无法预测的层面,则懂得运用资源,修正与应用适当的生涯决策模式。Herr、Cramer和 Niles(2004)提到个人应以弹性的应变态度,面对生涯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强调个人透过与他人之互动经验,保持弹性与开放的态度,创造个人的生涯的意义。生涯弹性包括:(1)基本的学习技巧(basic academic skills);(2)适应性的技能(adaptive skills);(3)具有企业家的行为与创新的精神(career resilience);(4)生涯复原力(career resilience);(5)个人能力或生活发展的技巧(personal competence or life development skills)等。
    
      美国多位学者提到,生涯弹性是达成生涯适应的主要策略之一。Savickas(1997)提出,在个人的生涯发展历程中,若能以正向积极的态度及生涯弹性的行为因应环境变化,将有助于生涯适应。另外,Gelatt(1989)亦提出生涯的积极不确定(Positive uncertainty)。积极不确定(positive uncertainty)是指应尊重人类的独特本质,因此,个体于生涯发展中被视为积极的参与者与意义建构者(Gelatt, 1991)。当个体能够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相关生涯经验,抱持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弹性是指有创意的去实践,就能够响应生涯中的不确定。生涯弹性亦是Gelatt的积极不确定论中,被视为生涯适应行为。以生涯混沌理论(Chaos Theory)而言,社会是动态复杂的系统,其中充满随机性与无秩序,似乎个人无法遵循理性的规则或规范来预测与控制(Duffy, 2000)。环境中的不可预测,让个人生涯产生混沌,感觉无法保有长期理性上的生涯规划,生涯决定缩短成阶段性或短期结果。然而,个体可以弹性、开放的态度,加上创新方式,学习、尝试挑战新的生涯议题,逐渐发展出新的认知、技巧与行为模式,并能成功的连结自我与环境之关系。因此,生涯混沌的现象不可避免,但可以开放心胸来看待问题,学习从挫折的情境中,以保有弹性、不僵化的态度因应问题、解决困境。
    
      Mitchell、Levin 与Krumboltaz(1999)在计划性巧合理论(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提到,机会巧合与运气等偶发事件等因素在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可透过生涯弹性的态度,采取转换与创新的正向生涯抉择行为。生涯弹性视为生涯转换与创新的关键性能力与技巧。对于如何掌控人生的好运或偶然,有三个要点:(1)去经验到偶然的事件;(2)偶然事件发生期间,能敏感地觉察与辨识到可能的机会;(3)对偶然发生的生活事件,有效能地加以响应与行动,增加个人生涯转换的机会与想法成真的可能性。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但每个人的生涯都受大多数无预期的事件所影响。过去传统的理论,对生涯的不确定看法,认为是人们优柔寡断的态度;如今,对生涯「就是发生了」(The Happenstance Approach)的处理方式,是要协助当事人「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愿意「加以敏锐地响应」不可预期又复杂的未来可能性。生涯辅导人员应学会,协助当事人保持生涯弹性、创造及掌握时机,能够主动积极生活并创造机会,增加自己无数偶然的机运,学习如何一步步掌控并经营自己的生涯。故此,生涯弹性与生涯适应有其关连性,若大专生能具备生涯弹性的态度,看待与面对生涯发展或生涯转换中的问题,将可提升个人在未来工作职场上,拥有乐观与热诚工作适应能力。
    
    (二)工作价值观 
      于大专毕业前,应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工作价值观。人生过程中,探索个人的人生观与工作价值观是很重要的生命旅程。工作价值观是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求以及个人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性与属性。进一步地说,工作价值观也是个体于从事工作时,据以评断有关事物、行为或目标的持久性信念与标准,继而表现出工作行为、追求工作目标。一个人出社会后,工作时间若以八小时为平均值,已占一天的三分之一,尤其又多集中在白天精神最好、思考力最佳的精华时段,是生命中相当重要的比例!因此,生涯辅导内涵中,关于个人未来工作的愿景、典型工作的一天、职业兴趣等工作价值观之问题,所探讨的不只是工作那段时间,而是每一天该怎么活的重要议题。当纯工作考虑已扩展到灵性层面时,若只单针对工作去规划未来,可能会形成一种难以想象的认知落差与不满足感!此时,就需要扩大思考范围,不再只是个人的工作价值观,乃是人生观之确立。
    
      这几年来,人们对于工作不仅是停留在养家糊口,更是关注到全人需求,愈来愈重视工作所能带给自己的意义感、内在满意或灵性提升。Wrzesniewski、McCauley、Rozin与Schwartz(1997)曾归纳出人们可能将他们的工作视为职业(job)、生涯(career)与天职(calling)等三种观点。当人们将工作视为「职业」时,他们只对从工作获得的物质利益感到兴趣,且没有寻找或接收到任何其他回馈;当人们将工作视为「生涯」时,他们对工作放下较深的个人投资,所获得的成就感不只是薪水,更是在工作领域中的晋升;当人们将工作视为「天职」时,工作与生活是无法分离的,他们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或生涯晋升,而是工作所带来的自我实现。对于自我的关注,让工作是否足以提升个人生命层次的附加价值逐渐取代了工作本质。Brewer(2001)于「职业的心灵日志模式(vocational souljourn model)」中提到,一个人的生活受到三个基本目的引导:意义(meaning)、存在(being)与行为(doing)。意义是指个人的生活意义,存在是指按照个人的原貌活着,行为是指启动行动的目的。虽然获得灵性安适的方式很多种,然而,由于个人的能量、时间、资源与工作紧紧相连,因此工作对于灵性安适占有一重要地位。Brewer认同四种类型的工作:工作(job)、职业(occupation)、生涯(career)与使命(vocation)。心灵日志模式位于光谱另一端,职业最后归于短暂、经济导向的工作,而另一使命最后归于个人化、具意义性之途径,化为超自然工作的一部份。对于Brewer而言,工作(work)或使命的最高层级是人们受到创造者呼召,专注于其真我之展现,胜过赢得名望或财富。Brewer提出一个概念是,所有人均有追寻使命的倾向!工作(work)虽能获得收入,但那不会是唯一的目的。
    
      从职业、生涯、天职或使命等概念而言,大专生可以回过头来思考:「我在面对工作时所持的信念为何?」「我要什么?」「 我怕什么?」「我的一生到底为了什么奋斗?」「我的成功与幸福的定义?」等核心问题。当一个人对于未来工作的内在想法是「不要饿死就好」、「出人头地」或是「实践理想」,容易引导出不同的外在表现,也就对于目前的学业成绩表现、未来专业准备的程度、应充实的专业能力,以及学历的晋升等均易出现不相同的期待与付出!以高等教育数据库的数据为例,91学年度大专毕业生中,打算国内或国外进修的毕业生中, 58.1%计划取得硕士学位,12.8%预计取得博士学位,29.1%为不确定;四年后,95学年度大专毕业生中,打算国内或国外进修的毕业生中,17.4%计划取得学士学位,65.4%计划取得硕士学位,17.2%预计取得博士学位。显而易见的是,想要取得高等学历的人愈来愈多,并且取得高等学历的管道愈来愈多,未来有可能是博、硕士生满街跑;如今,大专生的生涯规划不应该过份强调单向度地不断在学历上加强,而是应强调全人生涯规划,重视生涯弹性、建立个人工作价值观。人生的真正可悲不是没有得到你想要的,而是在奋力达到目标后,却发现那并非你真正想要的。不要一心一意只专注于外在成就上,试着把目光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当我们开始能重新建构何谓有意义的成就时,就会走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上了。协助大专生的生涯规划,能思考、澄清、确定,再付出行动,方能避免多头马车下,落得一事无成的窘境。
    
      在21世纪,大专生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了解人人都需有生涯弹性的观念,加上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建立自己的终生学习的风格。Mitroff和Denton(1999)归纳出人们认为一份职业具有意义和目的性的因素依序是「令人感兴趣的工作(interesting work)」、「实现个人潜能(realizing one’s full potential as a person)」、「与一个好的且合乎道德的组织联结(being associated with a good and ethical organization)」、「赚钱(making money)」、「服务他人(service to others)」与「拥有好同事(having good colleagues)」,从中可以看到自我取向(self-oriented)的意义性分数是较高的。对位于不同工作岗位的社会新鲜人研究,发现在「目的性工作价值观」中,受社会新鲜人重视的顺序排列为「生活的保障」、「自我成长」、「个人理想的实现」及「肯定自我」,显示华人之目的价值在于追求个人内在状态均衡与各种人际关系和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目的性工作价值观或是工具性工作价值观,皆与生涯发展倾向有正向的关系。对于大专生的提醒是,个人可以反思上述各种工作价值观对己之优先级排列,并且思考这些工作价值观需靠何种管道自我培养?有一部份,例如:负责、合作、服务他人等,从现在就可以开始身体力行,成为自己的好习惯!另一部份,例如:实现理想、自我成长等,可能会与自身能力、学历有关,可作为个人是否深造之参考依据。当一个人的眼光不仅是注目于社会价值下的成功,转向关注自我内在与人际之满足时,单一化的标准确实是受到挑战的!
    结语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正快速变迁,受大环境变动影响,社会弥漫着不安、不确定等相关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专生应懂得适时保持生涯弹性,积极规划且付出行动,在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实现个人梦想。大专生应积极探索个人升学期待与规划,了解生涯弹性的观念,在自我追寻与生涯规划中,保持弹性与应变适应能力,达成个人之整合。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有两个层面:(1)具备生涯弹性的观念与技巧;(2)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工作价值观。生涯应包括工作、家庭与人际关系等层面,简言之,一般的生涯理论仅定义工作与职涯层面,而生涯规划则是个人对生活的一套完整计划。
    
      大专生应具有生涯弹性,建立正确工作价值观,且培养积极正向思考的习惯。每一个人都在耕种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耕种的当下,同时也在收割过去所栽种的。但是,天生有才华的人未必有成就,重要是要有人生的方向,建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立志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读书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努力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生命的最大本钱,不是时间而是昂扬的斗志,所有生命活力全在我们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展现。只要决心成功,失败永远不会把你打倒。别怕磨难,越艰难,我们的人生才会越多采多姿。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每一件事都有「一体两面」,虽会出现有不同的角度,但养成自己永远走向阳光的那一面。环境愈困难,愈要相信坚毅致胜。对于人生面临考试失利、失业、失恋或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永远秉持生涯弹性的概念,相信:「在生命的重要时刻,不管发生任何事,我们一定可找到灵感、勇气与方法,予以突破。」平日应养成阅读专业书报与积极思考书籍的习惯。在21世纪,人人都需建立自己的终生学习风格,大专生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需如千里马寻伯乐,有心并用心找到在个人专业领域里的人生顾问(mentor),不时谦虚求教,早日栽培自己成为个中好手。期许大专生在学时,能培养认真求学的精神,同时进行全方面的生涯探索,无论决定升学或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最重要!继而毕业后,不管身处学术深造的研究所或是枪林实弹的社会里,以积极与热诚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视「每天都是人生的代表作」,全力以赴!
    我*** | 2018-02-02 03:33:49 92 36 评论
    0/300
  • 2018-02-02 03:06:49
  • 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位,只须记住:我现在应该做好什么,必须做好什么,应该怎么做,然后开从现在开始去做。至于其它的都可以不想,先把握有意义能把握的,至于那些飘渺的、暂时不能把握的,先把它放在一边。
    他*** | 2018-02-02 03:06:49 77 39 评论
    0/300
  • 2018-02-02 03:05:49
  • 虽然是大专生,但是你可以再业余的时间里来扩充自己啊 比如学习外语 自考 会计 都可以啊 用这些知识来弥补 也可以
    蒋*** | 2018-02-02 03:05:49 77 39 评论
    0/300
  • 2018-02-02 02:54:49
  •     其实,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无法准确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过,你可以选择一个大致的方向努力,一步步走,随机而变。现在你还在校吧?先把学习上的事做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相信自己!有一句话说,现实是理想的土壤,理想在现实中开花,现实在理想中结果。我们还是要抱着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所谓的现实,乐观、积极。至于感情的问题,我想这是说不清楚的,具体问题得具体解决。对了,多笑笑哈,牙齿要晒太阳~(*...

    查看全部>>

        其实,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无法准确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过,你可以选择一个大致的方向努力,一步步走,随机而变。现在你还在校吧?先把学习上的事做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相信自己!有一句话说,现实是理想的土壤,理想在现实中开花,现实在理想中结果。我们还是要抱着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所谓的现实,乐观、积极。至于感情的问题,我想这是说不清楚的,具体问题得具体解决。对了,多笑笑哈,牙齿要晒太阳~(*^__^*) 嘻嘻……
    我*** | 2018-02-02 02:54:49 92 36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3)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