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中医为什么认为肝主疏泄而藏血?

中医为什么认为肝主疏泄而藏血?
怀*** | 2016-09-27 19:06:3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27 19:59:39
  • 肝主疏泄,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肝主疏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其一是“疏”,肝疏通的是什么呢?是人体的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根本。没有了“气”,生命就此终结。中医认为:“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 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肝气升发,气机调畅了,人的十二经脉气血才会 充盛,表现为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善于谋虑,思维与动作敏捷,可谓气顺、...

    查看全部>>

    肝主疏泄,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肝主疏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其一是“疏”,肝疏通的是什么呢?是人体的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根本。没有了“气”,生命就此终结。中医认为:“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 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肝气升发,气机调畅了,人的十二经脉气血才会 充盛,表现为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善于谋虑,思维与动作敏捷,可谓气顺、心顺、身体顺。其二是“泄”,肝宣泄的是什么呢?是人的郁气。因为肝易郁,任何情志的刺激都可造成肝气的郁而不畅,疏泄失常,进而导致气郁或气逆。血之源头在于气,气行则血行,气不好,人体血 液就不流畅,血管易堵塞,引起血淤、血溢等多种病变。所以,爱生气的人容易发生中风、痛经、 闭经、乳房胀痛、头胀头痛、失眠等疾病。中医认为“肝郁为百病之始,六郁之首”“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由此可见,心情不好,肝 脏也不好,保肝的关键就是要疏肝,我们平时可以多拍打肝经和胆经,以达到流通气血的目的。肝主藏血而为“血海”。《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 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肝脏 一动一静,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当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肝所储藏的血液通过肝气的 升发向外输布,以供机体的需要。当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或情绪稳定时,身体对血的需求量相对 减少,部分血液便又归藏于肝,以濡养肝自身,一方面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 调和,因为阳气升腾太过,血不归位就会溢出来;另一方面,肝不藏血,肝血易不足,导致出现血 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两目干涩昏花、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因 此,运动和睡觉对养肝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魏*** | 2016-09-27 19:59:39 182 84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