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的就业比例是多少 失业比例是百分几

首页

中国的就业比例是多少 失业比例是百分几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1-27 16:23:36
      随着旧的劳动用工制度逐渐被打破,劳动力开始进入市场通过竞争实现就业,失业问题变得不容回避。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不断增长,到2002显性失业率已达到4。0%。由于没有包括失业未登记的人员以、下岗人员和来自农村的求职人员,所以一般认为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大大低估了实际失业水平。
      可以通过统计年鉴中的经济活动人口和从业人员的差求出未登记的失业人口。例如1999年这一差之值为1397万,比登记的失业人数575万多出822万,可以认为这是包括未登记的失业人口,但与普查数据比,失业人数仍然过小。第五次人口普查城镇失业率约为8。
      3%,另外有研究通过一些城市抽样调查数据和其它推算数据得到城镇失业率在10%以上。 中国的就业问题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1)50年代至60年代过高的人口出生率给80年代后的就业增加了很大压力,在资本扩张跟不上人口扩张时,必然会出现一部分失业人口;(2)收入分配机制的调整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的压力,在就业岗位上把原来不是凭借劳动能力而获得收入、劳动能力低下或不劳而获者排挤出来;(3)传统工业模式向现代工业模式的转轨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4)国有企业的亏损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加了就业压力;(5)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中排挤了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6)文化素质低的工人在职工总数中占的比重太大,不符合现代工业对高文化素质、高熟练工的需求。
       虽然,就业渠道向多领域发展,形成了多种就业方式,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增长趋于乏力。“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创历史最高水平,而就业增长率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八五”期间全国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大大低于80年代水平。第一产业不再增加新就业人数,反而减少就业人数,第二产业新增就业人数有减无增,第三产业具有很大吸纳就业人数的能力,大大高于80年代水平,但是三者相抵,导致总就业人口增长有限。
      1980~1989年期间,GDP就业增长弹性值为0。323%;1990~1995年期间,GDP就业增长弹性值降为0。109%。其中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这符合一般国家工业化规律,即随着工业化发展,农业劳动力出现绝对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幅度较大,说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很大程度上走了一条资本密集的工业化路线。
       经济增长伴随失业率上升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决定于3方面的因素:资本投入的增长、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长与就业增长是同步的,尤其是当一个经济体劳动力资源利用不足、存在普通失业情况时,在投资的拉动下,GDP的增长总能带来就业的增长。
      反过来说,要保证就业的一定增长,GDP必须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由于经济体制和就业制度的转轨,中国GDP增长对就业增长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国企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强化企业利润目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断挤压“就业泡沫”,导致失业和下岗人数的上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有效劳动需求的增长,但由于政府对失业和下岗规模的控制,经济增长对就业泡沫的“消化”又是以企业对冗员的重新利用为主要途径的。
      因此,由于制度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变动关系表现出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特征——GDP增长、有效劳动需求增长、失业率上升、下岗人员增加同时出现。 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
      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出效率,导致生产同量产品的要素(资本、劳动、土地)投入减少,从而技术进步似乎是排挤就业的;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产出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扩张社会总需求,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产品,引致新的需求,当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时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因此,技术进步又是有利于就业增长的。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就业行政性安置,大量引进外资和机器设备等带来的技术冲击所产生的就业挤出效应被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的就业目标承诺所掩盖,就业增长率和GDP就业弹性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1980-1985年两者平均值分别为3。
      31%、0。362),其实质是企业冗员和无效就业的扩大化,即“就业泡沫”;从80年代中后期的国企改革到1992年,微观经济基础通过放权让利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制度变革不断得以建立与完善,技术进步的就业挤出效应不断显性化,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加快(具体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增加和国企冗员的流出),并超过了技术进步的就业增长效应,致使就业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86年的2。
      8%下降到1999年的0。9%,GDP就业弹性也从1986年的0。318下降到1999年的0。127。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逐年降低,甚至低于在六、七十年代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国家,这显然与中国具有劳动要素禀赋优势特征的经济发展不符。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间的选择和发展重点上,我国一直未能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间的矛盾关系。我国要提高GDP的就业弹性和就业增长率,加快经济增长是基础和关键,但同时必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近期经济增长速度和长期经济发展质量(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

    1***

    2006-11-27 16:23:3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