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出于何书?

首页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出于何书?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6-10-08 16:06:54
  • 《礼记》形容大同社会的

    蓝***

    2006-10-08 16:06:54

  • 2006-09-30 13:41:18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礼记》 

    只***

    2006-09-30 13:41:18

  • 2006-09-30 09:29:23
  •   路不拾遗 ( lù bù shí yí ) 
    解 释 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把它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 处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用 法 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 
    示 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
      ” 近义词 夜不闭户 典 故 “路不拾遗”出自后晋张昭远、贾纬等编写的《旧唐书》。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负,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后来,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
       。

    孤***

    2006-09-30 09:29:23

  • 2006-09-30 09:22:44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人民安居乐业,就是路上有别人掉的钱财也都不拣。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现在对这句话的出处有两种解释.
    一说出处是孔子的《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说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但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 《礼记·礼运》
    

    独***

    2006-09-30 09:22:44

  • 2006-09-30 09:16:33
  • 路不拾遗——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1***

    2006-09-30 09:16:3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