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沈从文 边城 的 主题

首页

沈从文 边城 的 主题

谁知道边城的主题,翠翠的形象,此书的艺术特点,怎样认识此书中人与文的关系,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6-25 21:02:49
    主题:边城表面上指边远的小镇(乡村)深层指作者思想中淳朴的民风民情,健康、自然的生存方式。着力表现人性中的爱的感情,人情与人性美。跳脱了时间的束缚,跳脱了政治的影响。
    翠翠:十五六岁的少女,父母双亡,与爷爷相依为命,心地善良、单纯,对爷爷关心、体贴。表达了她渴望被关怀,被理解,受重视的愿望。情窦初开对爱情憧憬、执着、矢志不渝。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
    环境描写:有用热闹的景象反衬凄凉,生活中缺少关爱,突出翠翠内心的孤独寂寞。(烘托人物心情)。有以有声衬无声,渲染静谧的氛围(渲染环境)。也用虎耳草象征了她朦胧的爱情。并暗示她的爱情像一场梦一样,虚幻,可望而不可即。
    

    恒***

    2006-06-25 21:02:49

其他答案

    2006-06-26 10:50:16
  • 未曾被世俗污染的清灵之地,孕育着最淳朴自然的生命,而这一切将只能深深地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宛如一股凛冽的清泉缓缓流淌。现实越烈,越显珍贵。
    去年已去过凤凰,早已不复沈先生笔下的清灵,每一个旮旯都充斥者旅游者,而我正成为破坏她宁静的凶手之一。

    天***

    2006-06-26 10:50:16

  • 2006-06-25 21:36:39
  • 人性美与自然美。

    r***

    2006-06-25 21:36:39

  • 2006-06-25 21:06:22
  •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鳎既锉慊闳氩栳嫉拇蠛樱巳艄叫∩阶呷ィ蛞恢焕锫肪偷搅瞬栳汲潜摺O魅绻常铰啡绻遥试督辛诵⌒〔钜臁P∠碓级桑哟参笃纷鞒伞>簿驳乃椿蛏畹揭桓莶荒苈涞祝匆廊磺宄和该鳎又杏斡憷慈ソ钥梢约剖?
    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
      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
      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
      " 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 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
      "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
      《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 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
      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1***

    2006-06-25 21:06: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