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保险公司给我保险,那保险公司谁来保啊?

首页 >
商业/理财
保险

保险公司给我保险,那保险公司谁来保啊?

保险公司给我保险,那保险公司谁来保啊?

好评回答

    2019-02-22 12:07:05
  • 保险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器,应该说,保险业的这一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尤其是大灾大难发生后,保险迅速理赔赢得了人们的欢迎与信赖(最近国航和北航的空难发生后,在救援和处理事故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忙碌的保险人的身影)。虽然保险并不能挽留人们的生命,但保险所提供的理赔金让受伤害的家庭获得了生活下去的经济保障。但定睛细看,保险业在飞速发展中也写了另外一个大大的“险”字,此“险”就是保险业自己的风“险”。
      忘记本义后的狂热
    

其他答案

    2019-02-22 12:22:15
  •    保险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器,应该说,保险业的这一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尤其是大灾大难发生后,保险迅速理赔赢得了人们的欢迎与信赖(最近国航和北航的空难发生后,在救援和处理事故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忙碌的保险人的身影)。虽然保险并不能挽留人们的生命,但保险所提供的理赔金让受伤害的家庭获得了生活下去的经济保障。
      但定睛细看,保险业在飞速发展中也写了另外一个大大的“险”字,此“险”就是保险业自己的风“险”。   忘记本义后的狂热   风险保障乃保险的核心,人人都需要。但随着银行的8次降息和股市的连续走熊,保险的理财功能变得异常突出。短短两三年,投资型保险产品成了保险公司主推的畅销品,关于风险保障的本义,反倒被众多人忽略。
      为什么老百姓如此热衷?为什么保险公司如此热衷?为什么营销员如此热衷?为什么保费收得如此容易?……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人弄不清答案。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都忘记了保险的本义。   老百姓为什么热衷?保险公司对客户说,这个产品是世界最新产品,在西方国家已占到如何高的比例,现在钱放在银行不划算,放在股市风险太大,放在我这里,有保障,又有收益;营销员说,这个产品就像原始股,买了稳赚不赔,不买你就吃亏了。
      听到这话,既不懂资本运作,又看不懂保险条款的百姓怎能不热血沸腾?   保险公司为什么热衷?很简单,老牌保险公司在高利率时代吃进大批量的保单,巨额的利差损总得消化,制造出可以规避风险的产品是首选,一是可以用赚取的高额利润弥补以前的亏空(大凡投资产品,以资产管理的名义,有一笔稳赚不赔的管理费收入,这是其一;其二是投资连结产品只提供了死亡保险的保障,但是收取的保险费用相当于正常保障险种的10倍,利润巨大)。
      这条路不走,还走哪条?   营销员为什么热衷?更简单,公司有这么好的产品,配套的推销话术和策略又如此到位,还有,保费进账都是大单,佣金高,不卖它,难道去卖意外险?(意外险保费低,相对而言,提取的绝对佣金也低。)   “谁不买就吃亏”的导向形成后,保险公司想不收保费都难。
      某公司的投资险种推出追加保费的业务后,人们纷纷跟进,市场又掀一阵热潮。   风险隐患何处来   保险公司是承担社会和个人风险的,人们购买的是对未来风险的一种保障。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人在支付风险保障金后,再刨除其他一切开支还有节余的话,可以考虑购买投资型产品。
      没有获得足够的风险保障而只是购买投资产品,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拥有大批专家的保险公司难道不清楚这一点吗?还是视而不见?可以看出,从设计和宣传开始,行业风险就已经播下了种子。   投资就会有风险,保险投资产品自然不例外。与股票一样,投资的风险是由购买者自身来承担的,与保险公司无关。
      保险公司扮演的是中间理财商的角色,其在投资型产品中的获益分为管理费、保障金等几部分。从这一点上看,保险公司是把风险巧妙地转移到了客户头上。   市场上推广投连产品时,有人竟向客户给出最高回报率达到20%左右(个别人甚至许诺到50%),笔者想问一句,在资本运作中,谁能保证有20%的收益?保险资金还要靠大额协议存款来赚取银行的利息差,还要将资金放进股市获取投资收益的事实是明摆在那里。
      如此不负责任的说法,是不是欺诈和误导?   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还要这么说?   简单的答案是,保险公司要多抢地盘,就得有更多的人去拉回更多的数字:保费和客户,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占有率。于是从上到下的误导就开始出现,首先是给客户画一张诱人的投资收益饼(可能会说一下风险,但是不会告诉你风险的饼会是啥样),然后层层机构和个人给这个饼装点一番,最后由营销员完成配送服务,自然最后的饼又可能被放大一些,装点的更美观一些,至于风险的那一张饼,不见了。
      这就是保险公司设计了6%的参考收益率,为什么最后到客户那里变成20%的简单过程。在这个狂热的推广销售中,保险公司部分丢失了诚信,使行业隐含了难以预计的风险。丢失诚信,这是保险业最大的风险隐患。   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保险公司也曾推出过大量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吸纳了大量的资金。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保险公司无力兑现原有的回报承诺,终于出现崩盘。我们保险公司业务员所说的20%的回报率如果达不到,丢失了行业的诚信,这类风险谁又能保呢?   保险公司是社会的稳定器,是为国家和社会分担责任、解决问题的,如果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保险业露出的风险苗头是必须警醒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客户那里弄来了保费,却丢失了诚信,最终的苦果将是由行业和公司来承担。保险公司在一笔写下两个“险”字的过程中,诚信和保费之间谁是芝麻,谁是西瓜,保险业的方方面面可都不能糊涂。 。
  • 2019-02-22 11:46:38
  • 再保险公司
  • 2019-02-22 11:43:42
  •   保险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器,应该说,保险业的这一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尤其是大灾大难发生后,保险迅速理赔赢得了人们的欢迎与信赖(最近国航和北航的空难发生后,在救援和处理事故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忙碌的保险人的身影)。虽然保险并不能挽留人们的生命,但保险所提供的理赔金让受伤害的家庭获得了生活下去的经济保障。
      但定睛细看,保险业在飞速发展中也写了另外一个大大的“险”字,此“险”就是保险业自己的风“险”。   忘记本义后的狂热   风险保障乃保险的核心,人人都需要。但随着银行的8次降息和股市的连续走熊,保险的理财功能变得异常突出。短短两三年,投资型保险产品成了保险公司主推的畅销品,关于风险保障的本义,反倒被众多人忽略。
      为什么老百姓如此热衷?为什么保险公司如此热衷?为什么营销员如此热衷?为什么保费收得如此容易?……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人弄不清答案。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都忘记了保险的本义。   老百姓为什么热衷?保险公司对客户说,这个产品是世界最新产品,在西方国家已占到如何高的比例,现在钱放在银行不划算,放在股市风险太大,放在我这里,有保障,又有收益;营销员说,这个产品就像原始股,买了稳赚不赔,不买你就吃亏了。
      听到这话,既不懂资本运作,又看不懂保险条款的百姓怎能不热血沸腾?   保险公司为什么热衷?很简单,老牌保险公司在高利率时代吃进大批量的保单,巨额的利差损总得消化,制造出可以规避风险的产品是首选,一是可以用赚取的高额利润弥补以前的亏空(大凡投资产品,以资产管理的名义,有一笔稳赚不赔的管理费收入,这是其一;其二是投资连结产品只提供了死亡保险的保障,但是收取的保险费用相当于正常保障险种的10倍,利润巨大)。
      这条路不走,还走哪条?   营销员为什么热衷?更简单,公司有这么好的产品,配套的推销话术和策略又如此到位,还有,保费进账都是大单,佣金高,不卖它,难道去卖意外险?(意外险保费低,相对而言,提取的绝对佣金也低。)   “谁不买就吃亏”的导向形成后,保险公司想不收保费都难。
      某公司的投资险种推出追加保费的业务后,人们纷纷跟进,市场又掀一阵热潮。   风险隐患何处来   保险公司是承担社会和个人风险的,人们购买的是对未来风险的一种保障。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人在支付风险保障金后,再刨除其他一切开支还有节余的话,可以考虑购买投资型产品。
      没有获得足够的风险保障而只是购买投资产品,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拥有大批专家的保险公司难道不清楚这一点吗?还是视而不见?可以看出,从设计和宣传开始,行业风险就已经播下了种子。   投资就会有风险,保险投资产品自然不例外。与股票一样,投资的风险是由购买者自身来承担的,与保险公司无关。
      保险公司扮演的是中间理财商的角色,其在投资型产品中的获益分为管理费、保障金等几部分。从这一点上看,保险公司是把风险巧妙地转移到了客户头上。   市场上推广投连产品时,有人竟向客户给出最高回报率达到20%左右(个别人甚至许诺到50%),笔者想问一句,在资本运作中,谁能保证有20%的收益?保险资金还要靠大额协议存款来赚取银行的利息差,还要将资金放进股市获取投资收益的事实是明摆在那里。
      如此不负责任的说法,是不是欺诈和误导?   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还要这么说?   简单的答案是,保险公司要多抢地盘,就得有更多的人去拉回更多的数字:保费和客户,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占有率。于是从上到下的误导就开始出现,首先是给客户画一张诱人的投资收益饼(可能会说一下风险,但是不会告诉你风险的饼会是啥样),然后层层机构和个人给这个饼装点一番,最后由营销员完成配送服务,自然最后的饼又可能被放大一些,装点的更美观一些,至于风险的那一张饼,不见了。
      这就是保险公司设计了6%的参考收益率,为什么最后到客户那里变成20%的简单过程。在这个狂热的推广销售中,保险公司部分丢失了诚信,使行业隐含了难以预计的风险。丢失诚信,这是保险业最大的风险隐患。   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保险公司也曾推出过大量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吸纳了大量的资金。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保险公司无力兑现原有的回报承诺,终于出现崩盘。我们保险公司业务员所说的20%的回报率如果达不到,丢失了行业的诚信,这类风险谁又能保呢?   保险公司是社会的稳定器,是为国家和社会分担责任、解决问题的,如果保险公司破产倒闭,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保险业露出的风险苗头是必须警醒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客户那里弄来了保费,却丢失了诚信,最终的苦果将是由行业和公司来承担。保险公司在一笔写下两个“险”字的过程中,诚信和保费之间谁是芝麻,谁是西瓜,保险业的方方面面可都不能糊涂。 | 我也来回答 | 修改回答 | 采纳为答案 | 评论(0) | 投诉 | -------------------------------------------------------------------------------- 回答者:沁雨 级别:先知 (2005-11-18 08:35:02) 保险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器,应该说,保险业的这一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尤其是大灾大难发生后,保险迅速理赔赢得了人们的欢迎与信赖(最近国航和北航的空难发生后,在救援和处理事故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忙碌的保险人的身影)。
      虽然保险并不能挽留人们的生命,但保险所提供的理赔金让受伤害的家庭获得了生活下去的经济保障。但定睛细看,保险业在飞速发展中也写了另外一个大大的“险”字,此“险”就是保险业自己的风“险”。 。
  • 2019-02-22 11:41:07
  • 保险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器,应该说,保险业的这一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尤其是大灾大难发生后,保险迅速理赔赢得了人们的欢迎与信赖(最近国航和北航的空难发生后,在救援和处理事故的人群中,我们总能看到忙碌的保险人的身影)。虽然保险并不能挽留人们的生命,但保险所提供的理赔金让受伤害的家庭获得了生活下去的经济保障。但定睛细看,保险业在飞速发展中也写了另外一个大大的“险”字,此“险”就是保险业自己的风“险”。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保险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
  • 投资理财问
  • 投资理财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