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首页 如何提高深度睡眠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我想写有深度的报道,可总是觉得有点吃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新闻水平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9-15 09:34:47
      首先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时代,掌握基层通讯员在进行新闻宣传报道时光说不练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光练不说同样会事倍功半。而我们新闻战线上的通讯员就是企业的喉舌,就是要将企业所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各种成绩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本企业,了解本企业,为本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为本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
      同时还要热爱新闻宣传报道这项事业,有一句话讲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你就会热爱它。作为基层通讯员,从事宣传报道工作是件苦差事,有时为了一篇稿件,经常深夜伏案,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写出的稿件,投出去也可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另外,在新闻稿件写作之前对信息需求的判断、对信息价值的评估、对信息资料的逐步积累和深入加工的过程,也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需要通讯员要耐得住寂寞,自觉地、持之以恒地面对各种挑战,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心血。
      惟有如此,方能渐入佳境,最终修得正果。因此,我们基层通讯员只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内心深处培养新闻写作的兴趣,热爱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二、勤奋学习,多动笔写作是写好新闻宣传报道稿件的基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一名基层通讯员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的新闻报道通讯员来说往往身兼数职,新闻写作基本上都是挤占自己的业余时间,加之身处基层新闻信息来源有限,不可能每天都遇到惊天动地的新闻,若想在报刊杂志上“抛头露面”,不勤奋是很难出成绩的。
      俗话说,勤能补拙,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方式很简单,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看报,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资料的理解,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经常走出去,深入一线采访,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
      所以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新闻写作除了要做到手勤(勤写)、腿勤(勤深入基层)、嘴勤(勤问)、脑勤(勤思考)的基本功外,还要做到认真研究报刊杂志刊登的新闻稿件,做到稿件对号入座。因为报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报道重点;每个版面也都有侧重,都有自己的固定栏目。
      因此,基层通讯员要养成天天看报的习惯,在仔细研究各个版面、各个栏目报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整理素材,选好角度,按报纸的版面、栏目有针对性地精心采写、对号入座,就能大大提高稿件的命中率。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想拓宽报道面,不但要写身边有特色的消息、通讯,还应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及时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这方面的稿子可以采用图片、言论和读者来信的形式,以增强宣传报道的现实指导性。
      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我们在激动之余,还要冷静下来及时地把见报稿件和自己的底稿进行仔细研究对比,从标题到内容,看一看编辑做了哪些改动。通过学、写、改反复“修炼”,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在写新闻通讯稿的同时,还要经常看别人刊登在报刊发表的稿件,从中学习汲取,弥补自身不足,再应用到工作中。
      同时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还要善于与其他人了解与沟通。就像打仗需要知已知彼,营销需要了解需求,做通讯员也要善于了解与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时事、政策,分析现阶段各种宣传媒介的宣传导向,如果把宣传稿比喻成一件商品,把报社编辑比喻成客户的话,我们要先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需要哪些方面的文章,然后才动笔写文章。
      找到了需求,我们还要注意适销对路,就是要积极了解报纸各个版面的主旨和主要内容,有针对性的投送稿件,这样就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 ,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善于观察和总结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身边不会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让我们去报道,我们只能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与众不同,并且通过总结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
       另外要善于抓点。这里的“点”指的是新闻点。每篇新闻报道都应有它值得报道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体现在这个点上。企业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它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性往往都是围绕目前工作的热点、焦点所开展的,因此,在写新闻稿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不断地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并且在稿件中要明确点出,一针见血,这样才能避免写出来稿件流于形势,缺少内涵。
      要善于充分利用新闻图片。因为新闻图片是会说话的报道,一张交待清楚、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描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再配几句简短的解说,就是一篇很好的图片新闻,而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得到编辑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还要善于“未雨绸缪”。未雨绸缪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要事先做好准备。
      写稿也是这样,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企业在搞任何活动之前,应先了解活动的主题,搞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心中打好底稿,活动中仔细观察和认真发掘,活动结束后就能很顺利的写出新闻宣传报道稿件。要善于把握新闻时效性。也就是说要有及时宣传报道意识,一定要及时报道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否则新闻时效性一过,新闻宣传稿件写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例如宣传报道“两会”服务工作,等“两会”过了再写稿,写得再精彩也就不会被采用了。因此,把握新闻时效性是能否上报的又一关键。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平时多读书看报,从中找到自己写作的切入点,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尤其是刚刚开始踏入新闻宣传报道的通讯员同志,最好多读多看别人写的文章,不断总结摸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掌握新闻宣传报道稿件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新闻写作稿件质量的保证。采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是检验一名通讯员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上稿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每次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要写的对象到底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报道的价值,如果不弄清楚这点,就算你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效果不一定好,稿件投出去估计大海沉石的几率较大。
      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超前思维,时时处处以“无事不新”的眼光,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高稿件命中率。对于提高稿件质量问题,一方面要在新闻稿件的标题上下功夫。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
      对于一篇新闻宣传了说稿件来说,标题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因此,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稿件的命中率。我们通讯员向报纸投稿,给编辑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而要仔细推敲,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标题怎样才算好,每个人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三点是最基本的:一是要贴切、醒目、生动。
      二是要短一些,简洁一些。三是要有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切忌人云亦云。另一方面稿件内容丰富。一是要找准重点,抓住一个“早”字。即结合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迅速、及时地反映本单位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做出的成绩。二是要反映热点,紧扣一个“活”字。
      即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反映员工的呼声和愿望,敏锐地发现、捕捉在广大员工反映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三是要对准焦点,力求一个“准”字。即在反映各类问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报喜,也要报忧,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力求准确实在。四是要抓住特点,突出一个“新”字。
      即要立足实际,及时挖掘企业经营管理中特而新的东西,写那些不同于其他单位的自身特点、优势和具有开创性的经验、成绩。 总之,只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奋学习,多写作、多练习,勇于奉献,就能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就能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干出成绩。
      

    z***

    2010-09-15 09:34:47

其他答案

    2010-09-14 23:27:04
  • 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细节,并从中找出它的价值,写出的文章要能够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体现出自己独有的个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010-09-14 23:27:04

  • 2010-09-14 23:11:13
  • 一定要多写,写完后找老师,让老师帮忙指出不足。
    一定要多看,看优秀的稿件,以及看看别人是如何找到新闻切入点的,推荐书《新京报特稿选》《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等
    一定要多观察,多走动,发掘新闻线索。

    还***

    2010-09-14 23:11:13

  • 2010-09-12 11:31:22
  • 第一:多看报;
    第二:多写作;
    第三:多观察;
    第四:多挖掘;
    第五:多体验;
    第六:多请教;
    第七:多修改。

    剑***

    2010-09-12 11:31:22

  • 2010-09-11 13:01:06
  • 会写八股文的都会
    新闻就是典型的早八股

    c***

    2010-09-11 13:01:06

  • 2010-09-02 13:12:16
  • 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新闻采写的历程,也许对你有些帮助:一、买一本关于新闻采写的书。二、多看报纸,想想假如要自己来报导这一事件,该怎么写稿,别人那样写的优劣。三、善于发现事件隐藏的、更高层次的意义。四、采访别人时注意提问的技巧

    c***

    2010-09-02 13:12:16

  • 2010-08-24 17:15:06
  • 多自己出去看看 就好了

    1***

    2010-08-24 17:15:06

  • 2010-08-24 16:46:23
  • 多关注新闻多看看报纸

    1***

    2010-08-24 16:46:23

  • 2010-08-10 20:21:49
  •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刚开始成为一名通讯员的时候,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会成为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通讯员的。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新闻的人来说,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
      新闻素材是进入通讯人员视野并被其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通讯员,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
      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通讯员,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通讯员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初学新闻报道的人,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生活积累,帮助通讯员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通讯员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通讯人员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通讯员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生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 网络。

    一***

    2010-08-10 20:21: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