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首页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我不会做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5-13 17:27:52
  • 吴承恩

    皮***

    2005-05-13 17:27:52

  • 2005-05-05 16:50:41
  •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步入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这位大才子狂放不羁,招来了纷至沓来的笑声,被人交口称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他品行端 ,忠于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
      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
      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 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 他虽然终身未能腾达,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学史上取得了光辉而崇高的地位,永将光照千秋。 。

    j***

    2005-05-05 16:50:41

  • 2005-05-03 12:14:06
  • 吴承恩

    蓝***

    2005-05-03 12:14:06

  • 2005-05-03 08:10:21
  • 吴承恩

    求***

    2005-05-03 08:10:21

  • 2005-05-02 20:17:20
  • 吴承恩

    1***

    2005-05-02 20:17:20

  • 2005-05-02 17:54:58
  • 吴承恩

    海***

    2005-05-02 17:54:58

  • 2005-05-02 14:09:46
  • 吴承恩
    

    z***

    2005-05-02 14:09:46

  • 2005-05-02 09:40:20
  •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猴***

    2005-05-02 09:40:20

  • 2005-05-01 23:06:24
  • 吴承恩

    z***

    2005-05-01 23:06:24

  • 2005-05-01 22:33:49
  • 吴承恩

    蜜***

    2005-05-01 22:33:49

  • 2005-05-01 22:25:42
  • 吴承恩,可以肯定。

    求***

    2005-05-01 22:25:42

  • 2005-05-01 21:05:38
  • 按历史书上所说的是吴承恩。

    草***

    2005-05-01 21:05:38

  • 2005-05-01 21:02:45
  • 吴承恩啊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
    《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
    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目前只遗留后人辑的《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一般公认他是中国的《西游记》的最后定稿作者,但也有观点认为不是,目前在学术界保持着争议。
    

    工***

    2005-05-01 21:02:45

  • 2005-05-01 20:53:34
  • 吴承恩

    春***

    2005-05-01 20:53: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