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

首页

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

鱼羊合烹分外“鲜”,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6 09:41:10
  •   
    关于“鲜”字,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一度很困顿,缺衣少食,身边只有颜渊、子路、冉有、曾参等忠实信徒。
    有一天,孔子早晨只喝了一碗菜汤,待到中午,饮食还没有着落,弟子们没有办法,便分路乞讨。
    “先生,有羊肉吃了。”子路捧着一块羊肉,满头大汗地跑回来C3 孔子一见这难得一吃的肉,脸上显露出笑容。
       刚点火烹煮,冉有又提回几尾鱼,收拾好了,随手放进了锅里。 羊、鱼同煮,孔子他们还没有吃过,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 合烹的肉、鱼很快就熟了,曾参先给孔子舀了一大碗,孔子尝了一口,觉得羊肉很香,鱼味很美,汤汁分外的好喝,令人回味无穷。孔子突然想到,鱼和羊肉合烹味道如此好,那就把“鱼”和“羊”字凑成一个“鲜”字吧。
       姑且不论孔子造“鲜”字的传说是否真实,但“鲜”字之所以要用“鱼”和“羊”两部分来构形是有客观原因的? “鲜”,甲骨文中还没发现有这个字。金文中有一个“鲜”字,其结构是由“鱼”和“羊”两字构成,并且“羊”字在上,“鱼”字在下,可以隶定为小篆仍然保持了 “鲜”的结构,只是“羊” 和“鱼”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鱼”在左,“羊”在右。
      
      许慎《说文解字•鱼部》对此解释道:“鲜,鱼名,出貉国。”对北方干旱地区的貉国人来说,鱼是很少的,他们多吃羊肉。在他们看来,羊肉味道是鲜美的,而吃到鱼后感到它的味道更鲜美,因此用“鱼”和“羊”造出了“鲜”字,其意思是;像羊肉一样味道可口的鱼。这就是“鲜” 字的来历。

    俄***

    2016-07-16 09:41: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