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霓裳羽衣曲》有怎样的创作背景?

首页

《霓裳羽衣曲》有怎样的创作背景?

《霓裳羽衣曲》有怎样的创作背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02 22:25:33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负盛名的歌舞 大曲之一,对于它的创作来历,众说纷纭。比 较可信的是《霓裳羽衣曲》是由唐玄宗吸收西 凉都督杨敬述所献的印度《婆罗门曲》创作而 成。但是在歌舞的结构方面则遵循中原传统的 相和大曲、清商大曲的三段式,分为散序、中 序、破三个部分。
      因此《霓裳羽衣曲》是中外 音乐相交融的结晶。此曲的音乐以古老的《长安鼓乐》为素 材,舞蹈则以敦煌壁画飞天的舞姿为借鉴,采 用唐大曲结构形式精心排演而成。《霓裳羽衣曲》是女子舞蹈,表演者穿着孔雀毛的翠衣和 淡彩色或者月白色的纱裙,肩着霞帔,头戴着 “步摇冠”,身上佩戴许多珠翠,宛如美丽 典雅的仙子。
      在表演舞蹈之前,先是一段“散 序”,乐队的金、石、丝、弦等乐器次序发 音,以独奏、轮奏等方式,演一段悠扬动听的 旋律。在接着的“中序”的慢拍子中,装饰华 美的舞者才开始上场。中序的节奏疏换,舞姿 主要是轻盈的旋转、流畅的行进和突然的回 身,尤其是柔软清婉的“小垂手”舞姿,行动 轻灵又迅急,衣裙像浮云般飘起,宛若仙子踏 云而来。
      
      到“曲破”之后,节奏就加快了, 急剧的舞蹈动作使身上环佩缨络叮当碰撞,这 时,还有整齐的合唱,富有表情的说白,极富 感染力。最后是“尾声”,节拍又慢下来,最 后在一个拖长的音阶中终结。《霓裳羽衣》的 演出方式并不完全固定,杨玉环表演过独舞形 式的,也有双人舞形式的,后来也有用百名宫 女组成的大型舞队表演成群舞。

    上***

    2017-07-02 22:25: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