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解读一首禅诗

首页

解读一首禅诗

《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开篇引用了这么一首诗: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有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此诗表面上好像胡说八道,可细读起来又颇具禅味,奇怪的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由此,我产生了几个疑虑:

  1、佛、心、法到底为何物。是物质,是精神?还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或是一种由意识产生的虚妄之物?

  2、“无体之体”又是什么,难道真是世人共有的“真体”,它可以叫作意识或是灵魂之类的东西吗?与之对应的世间万物真是意识幻化的虚妄之物吗?那么无相之相又如何被称之为实相?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3后面的理是让人觉得绯夷所思:没有色相,没有虚空,亦没有不虚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亦没有过去与未来;没有不同,没有相同,亦没有没有;难以舍弃,难以获取,亦难以听和望;内外都一样,到处是灵光,沙中含佛国,世界沙中过。这到底是怎样的宇宙形式和时空观呀?

  谜团多着呢,可此处也不便多说,希望各科学探索者、宗教爱好者以及其它的有识之士,能指点迷津,就当探讨罢了! 

  或许,还真能发现一个新世界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0-07 10:57:31
    1、佛、心、法到底为何物?
    是一种“观念”,一种相对的“认识”。不仅如此,人类所想所用的一切概念,都是相对的、虚妄的。
    2、“无体之体”又是什么?
    相对的、虚妄的这种状态,就是“无体之体”,就是“真体”;
    那么无相之相又如何被称之为实相?
    相对的、虚妄的无体之体产生的相对的、虚妄的万象就是“无相之相”,就是“实相”。
    3、所以:没有色相,没有虚空,亦没有不虚空;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亦没有过去与未来;没有不同,没有相同,亦没有没有;难以舍弃,难以获取,亦难以听和望;内外都一样,到处是灵光,沙中含佛国,世界沙中过。
    因为:用相对的、虚妄的去肯定或否定另一个相对的、虚妄的,其结果还是相对的、虚妄的。既然都是相对的、虚妄的,那么“沙中含佛国,世界沙中过”有何不可?

    1***

    2006-10-07 10:57:31

其他答案

    2006-10-08 13:32:50
  • 沙发~。飞侠朋友真是有心人。很多人看《西游记》只拣热闹处看去了,殊不知留心即学问。佩服!
    《西游记》中揭示(抑或隐藏?)了很多道家和佛家的观点。上面这首诗依不慧来看当属佛家。上面几位朋友所说的各有见地。君择善而从可也。
    聊作小补,供参考:佛法讲到高级的时候,万法一如,性相不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世尊为一大事因?,出现于世。何谓大事因?,即是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俾得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耳。开佛知见,正谓当开般若正智,向般若门中问津。般若非他,理体本具之正智是也。理体者,实相般若也。正智者,观照般若也。皆名般若者,显其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一如也。......我非达者,不能尽说。
    君可参研《金刚经》、《心经》。关键在修证,所谓心开意解。又:须菩提祖师所在之“灵台方寸山”何指?--告我等不能心外求法罢了。
    

    1***

    2006-10-08 13:32:50

  • 2006-10-07 09:05:30
  • 这首诗包含了很多阐理,首先说了心,佛心本是凡心转,如果你能够无妄想执着那么你就具有佛心了。再次说了相的问题,佛是无相的,但有三身,报身,本身,应身。有的人看到了佛那都是应身幻化。再次又说了界的问题,三千大千世界无不有佛,事事含佛理。我送你一偈语“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最后讲到了本师,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的佛就是释迦牟尼佛。

    秋***

    2006-10-07 09:05:30

  • 2006-10-06 09:23:28
  • 这个问题只能是你自己去感悟了。
    现在不懂,也许是因为身在凡尘吧。

    d***

    2006-10-06 09:23:28

  • 2006-10-05 21:20:01
  • 问既是不问,不问既是问!道理相同!

    老***

    2006-10-05 21:20:01

  • 2006-10-05 19:07:06
  • 您想解决谜团,说明您很有善根,真正能解决谜团的方法是深入经藏,只有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
    “佛经不可不读”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 

    d***

    2006-10-05 19:07:06

  • 2006-10-05 18:03:14
  • 用佛法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结果!佛法概括了宇宙世间一切自然法则!精劲修行吧,祝你早日成佛!

    g***

    2006-10-05 18:03:14

  • 2006-10-04 20:26:18
  • 佛法真义是靠亲身体验出来的,不是靠辩论分析出来的

    真***

    2006-10-04 20:26: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宗教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