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字谜: 不尽长江滚滚来。 (打一字)

首页

字谜: 不尽长江滚滚来。 (打一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8-02-17 14:30:23
  •   字谜: 不尽长江滚滚来。 (打一字“淼”)
    参考文献: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看首联,起句突兀,可以说如狂飙来自天外,一下子就将全诗笼罩在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当中,同时又透显出儒家所说的,那种刚健不息的大化流行,当然它的基本情调是扩大而深沉的。自从宋代的严羽以来,我们对诗圣杜甫的诗,一直用四个字来概括他的艺术特点,就是沉郁顿挫。
      但是历来没有人解释沉郁顿挫,到底在文化上是什么含义?我们通过从传统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赏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沉郁就是指他的浓烈的悲剧意识。而顿挫就是在这个浓烈的悲剧意识的基础上,经过这种艰难的过程,来对这种悲剧意识进行了超越,这就是顿挫。从文化意义上讲,沉郁顿挫,它指的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颔联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家最喜欢的我想是这句诗。那么这句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其实它的精神内涵是一样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其实也不过是长江岸边的一棵树一片树叶,一棵树能有多长的寿命?一片树叶能有多长的寿命?那么对于滚滚的长江,对于无尽的长江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应该说是没有希望没有价值的。
      但是你只要把无边的落木融入到滚滚的长江当中,从精神上和滚滚的长江融为一体,那么你就获得了永恒。你不要只想到你自己是一片落叶,是没有价值的,你还要看到这滚滚的长江,这无尽的长江。这就是在给我们指出了悲剧困境的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出路。下面两句是下面的两联,实际上是对上面两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联的一种解释。
      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四句现在的读者觉得好像是没有味道的。但是如果你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长,尤其你曾经经历过沉浮,经历过艰难的时事,你再深入杜甫的心灵,你就会感觉到杜甫这四句诗确实是非常沉郁,沉痛。
      但是在沉郁和沉痛之中,有什么呢?又透显着一种豪迈,为什么呢?因为下面有“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一个基调。后面的四句它其实还是一种超越,而这个超越它不是廉价的,为什么呢?艰难苦恨,这个艰难苦恨是成为超度的梯航,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什么呢?主要表现了人道与天道的疏离。
      这里边并不是没有亲合,我已经说过,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悲剧意识的一个最大特点,它讲究的是此岸与彼岸的统一,执著与超越的统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也就是说具体到这首诗当中,既有疏离也有亲合。但是这首诗最重要的是人道和天道的疏离,你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就是表现了这种天道高高在上,而人很难企及。
      当然还有一句“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表现的是以疏离为主的一种亲合。那么是不是他的诗当中就没有以表现亲合为主的呢?有,那就是著名的《秋兴八首》的第一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是我最喜欢的杜甫的一句诗。在这句诗里,你可以看到秋霜化为玉露,你秋天不是来了嘛,你不是要凋零万物嘛,你不是要令万物肃杀嘛,可是在德配天地的仁者的眼中,这种美就是一种爽利之美,你看秋霜都化为玉露了。
      所以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话我就可以证明刚才我说的那个,人道与天道的亲合,你要想人道和天道合为一体,你的人格就必须达到很高的境界,达到怎样的境界呢?达到一种能够包容天地的境界。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耳顺就是我听见什么话都顺耳。
      说可能吗?可能。也就是说人格境界到了可以包揽一切外事外物的这样一个程度,任何一种语言,任何一件事情,在他来看,都是丰富他发展他的一种精神资源,而对他没有任何损害,这就叫耳顺,这就叫德配天地。所以在德配天地仁者的眼中,秋霜化为玉露,至于下面说“巫山巫峡气萧森”,至于下面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不仅没有像李贺的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那样厚重那样凝重,不仅没有那种感觉,反而使人感觉到了诗人宏大的气魄,为什么呢?已经有了第一句“玉露凋伤枫树林”,你再困难再萧瑟的秋天,再艰险的自然环境,都是可以被包容的。所以这两句黑沉沉的阴森森的诗,在这里一点都不显得沉重,只能显出抒情主体的这种宏大的气魄,这就是人道与天道的亲合。
      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当时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巫峡,他又想到了成都,他从成都来到了巫峡,两开,在成都开,在巫峡开。“他日泪”,将来的某一天,将来的某一时刻,我想到今天的情景的时候,我会为此而感动得感伤得流泪,这就叫“丛菊两开他日泪”。
      问题是下面一句,“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个时候出现了孤舟,孤舟是系在哪里呢?是系在故园的心灵上,也就是说游子是思念故园的,关键是最后一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一联诗是万家灯火的感觉,“寒衣处处催刀尺”,秋天来了,要做寒衣了,催动了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晚上打布的声音在响起,这是一片人间焰火的情景。你不要小看这人间的情景,它恰恰是由上面的“玉露凋伤枫树林”的那种由情感而包容的天道,回到了人间的人道。以天道始,以人道终。天道和人道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这样的循环。而这个循环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超越性的循环,是一种超越性的亲合。
      我们在现实当中,实现了由天道回到人道或者说由人道升华到天道,再由天道回到人道的这样一种亲合。等你读完了这首诗,你的心理就被抚慰了一遍,为什么呢?你的整个价值建构的精神历程,就走了一遍。这就是我要说的人道与天道的疏离与亲合,这也就是杜甫诗的沉郁和顿挫。
       读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由“落木”,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起成语“叶落归根”。但杜甫下句却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辛弃疾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年飘泊的诗人此时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他写到:“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就更加重了内心的乡愁之思。 对“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可以借助以相关的诗句来帮助理解;高渐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登高》一诗被杨伦称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诗之冠。诗的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渚清、沙白、鸟飞,风急、天高、猿鸣,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独有的秋景。颔联“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集中展现了秋天典型的特征——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我们更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怀——气势开阔,包容宇宙一切之慨及无形中传达出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颈联在前两联描写秋景的基础上深入一层,由表及里,点明“悲秋”。“悲秋”两字写的沉重。“独登台”而目睹苍凉空旷的秋景,不由想起自己年老多病,却还要“万里”“常作客”漂泊无定,故而生出无限悲秋悲愁之绪。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倍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说“满霜鬓”并无虚夸,而多病断酒,其悲愁更难排遣。
      至此,我们看到诗人兴会盎然的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无限的悲凉之意溢于结句。   本诗在用词造句上不仅单双句对仗工整,而且还有句中对,如:首联既是上下两句对仗又有剧种对仗,如“风”与“天”,“急”与“高”、“渚”与“沙”“清”与“白”。
      此外诗中还有上下呼应句,如“万里”“百年”呼应颔联的“无边”“不尽”,尾联里“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呼应颔联“万里悲秋”“百年多病”。 。

    1***

    2018-02-17 14:30:23

  • 2018-02-17 14:30:23
  • 1)咫    2)漏

    d***

    2018-02-17 14:30:23

  • 2018-02-17 13:30:23
  • 汛。
    滚滚大水,该是汛情。

    一***

    2018-02-17 13:30: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