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校园文明礼仪的文章

首页

关于校园文明礼仪的文章

由于要竞选文明之星,本人想找或几篇关于校园文明礼仪的材料,最好是文章2000字左右,片段的也行,只要有就行。已经证实马上送上100分新浪积分。。。。快  过时不侯在7月3日晚之前。。。。。。。。。。。快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03 12:40:27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
      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就暴露出来的。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复一日,因自我约束的态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
      这一渐变,既与思想认识有关,更是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真希望我们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人能抛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拒“小善”,让不文明的画面、不和谐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其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再次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
      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虽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各种致命的弱点事先予以纠正。
       二、切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直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周会课、整谈课及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小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循。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给你一些片段 自己整理一下吧 这都是在百度上搜索的 你按关键字 校园文明礼仪 到随便一个搜索引擎都能搜索到N多啊 。

    挟***

    2005-07-03 12:40:27

其他答案

    2005-07-03 23:26:49
  •   大学里尽是春天的身影,来到美丽的象牙塔,我们的身心不禁焕然一新。多么美丽的一天啊,多么怡人的空气啊。多么希望能在这片片绿意中惬意地生活,可就在我们享受如此绚烂的校园生活时,有的人却在随意地破坏着她的美丽,她的宁静。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破坏了,一方绿意浓浓的草坪被践踏了,那些具有“良好形象”的大学生的“外衣”脱掉了…… 
    漫谈校园文明
        走进校园,看着宿舍楼外边晾着的花花绿绿的衣服,我们不禁会觉得这是一道学校里特有的亮景,装点着我们的校园。
      但当某件衣服不小心随风而落,很快就会被人悄悄带走,让亮景中少了生辉的一笔。在学校大力提倡行为文明的今天,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吧: 从“不拿别人一针一线”说起 大学生活,是一首亮丽而嘹亮的欢歌,时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传唱着,唱出了人生的温暖,颂出了生命的喜悦,是那样纯真、快乐。
      可不知从何时起,这首欢歌中开始夹杂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改变了我们欢快的生活曲调。不知身处校园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晾晒的衣物随风漂游去了,抽屉的书本下落不明了,放在楼下的暖瓶不翼而飞了……也许你还未真正留心过这些现象,可是这种不文明行为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周围,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针对此类现象,我们特地采访了部分同学: 问:你是否有过丢失衣物、书籍等物品的经历?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到现在为止,我已丢失了两件衣服,一个暖瓶。据我所知,好多人都曾有此惨痛经历。对拿我东西的人,我是“咬牙切齿”地恨。我也曾四处寻找,张贴寻物启事,可毫无结果。
      最后只能苦笑聊以安慰!哎,没办法呀!拿我东西的人,也许现在正为自己的杰作而沾沾自喜呢!生气,反而对自己无益。 问:听说,丢过东西的人,爱把损失从别人身上捞回来,对此你怎样看? 答:这种做法当然不对。不过,坦白地说,上次我的暖瓶丢了,我也想拿别人的代替。
      可是,仔细想想,我毕竟是受过多年教育的。从小家长就教育我,不要拿别人一针一线。另外,我也知道丢东西的滋味不好受,也得为别人想一想呀!而且,如果真的做出了这种事情,越陷越深,最终当这种行为暴露在大家面前时,我该如何面对其他人,特别是含辛茹苦养育我的父母。
      大学生活是人生最绚丽的一段年华,我不想在白发苍颜之时,回想往事,除了悔恨连一点补偿的机会都无处找寻。现在我真的好高兴,我用理智战胜了冲动。 问:你们认为这种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性? 答:大家普遍认为,这种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一些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所致。
      但我们相信,更多的人是由于一时头脑发热或是出于气愤。但我们也应深刻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这种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物质上的损失,更带来了心灵上的伤害。受害者往往会因此在一段时间里心情低落,直接影响学习和生活。谁不希望大学四年生活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呀! 同时这种不文明行为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一定的影响。
      它使受害者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容易以一种怀疑的目光审视身边的人。长此以往,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交往、生活。因此,对那些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们,我们奉劝回头是岸。试想,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怎么会有公正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襟?又怎么会赢得信任和受人尊敬? 问:你们认为这种现象有希望消除么?那又如何消除? 答:“不是没有希望”,这是明摆着的结论。
      毕竟大家都是大学生。再说,这种现象在学校也不十分普遍。多数同学对此行为还是嗤之以鼻的。我们认为,目前在学校,还是要靠一种自觉的氛围来约束。具体措施,我们认为大家首先要认真学习大学安排的如思想道德修养等道德教育课程,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大的帮助。
      其次,大家还要多看报刊,多听广播宣传,了解和学习先进人物的言行,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如工商管理学院院报有个栏目是曝光台,每期都及时地对一些不文明现象给予曝光,让同学们及时认识到一些错误的行为,值得大家一看。大家还要多参加学校、社会的活动,与同学积极交往,融洽相处,关心他人,关心时事。
      同时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只有你真正融入到集体、社会当中,才能更多的注重自己的行为,注重自己素质的提高。当然,还有好多的方法。但是,这一切都要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良好、文明的校园环境。 在文章结尾处,首先,对这些能发表坦诚和直率的言语,提出宝贵意见的同学表示感谢。
      从他们那里,我们不仅听到了广大同学的心声,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在采访中,我们也遗憾地发现,一小部分同学对此现象漠然视之。受害颇深,但却仍坚持发扬阿Q老先生的精神胜利法。 “不拿别人一针一线”之歌,我们有责任传唱下去。热情洋溢的文明之歌,我们又该如何继续优美、嘹亮地欢唱下去呢?不要奢求校园纤尘不染;不要祈求人人耐寒扫雪、冒热灭火,那是乌托邦的梦想。
      我们只希望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相信每个人的手掌中都盈握着一分对校园的热爱,心地上驻持着对别人的友爱。正如春天不只是春,人们心中的春意才是真春。在这绚烂的美好时光中,让年轻的我们,一起激昂地唱起如波涛般澎湃飞扬的文明之歌吧!敞开胸怀,欣然无愧地唱出我们的真诚与热情,唱出我们校园的美丽与清静。
       工商管理学院 张培培 也谈公物破坏 优美的大学校园,清雅的育人环境,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莘莘学子心中的“伊甸园”。 但是,当你走进教室,踏入图书馆,观察一番之后,这个文明的校园在你心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 看看教室的桌椅!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惨不忍睹!不知从何时起, 那“锈迹斑斑”和缺胳膊少腿的桌椅已不甚少。
       走进阅览室,想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一会儿,因为缺页,大脑反应的信号总是间断的,让我们搞不清楚接下来的情节。所以,经常是带着遗憾去翻阅下一篇文章。 其实,破坏公物的行为远不止这些,我们仅仅是抓了几个方面。下面还是看看同学们是如何看待的吧: (我们用A 、B 、C 来代替众多的被采访同学) 问:当你走进教室看到桌子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或各式各样的图画时,当你在图书馆看到面目全非、缺边少页的书刊时,你是怎么想的? A:当我看到课桌上的“文化”第一反应是,这人的素质怎么这么低!原本干净整洁的课桌,一经他们“粉饰装修”,变得如此不堪入目,甚是影响心境。
      如“我的QQ号是……,不是靓妹请勿记”等等,这不仅直接影响着我们大学生的形象, 而且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B:在图书馆,我碰到过书被涂改这种情况,这是没有责任心的直接体现。我感到很气愤。如果这些书是他们自己的,相信他们绝对不会舍得如此糟蹋。
       C:其实,从我们上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爱护公物,但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反而做不好了呢?关键是我们不重视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不重视自己的形象。 在调查中,我们还听到了同学们提出的对制止此类现象发生的建议: (1)我觉得可以适时地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多关心周围的事物,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并主动制止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2)不文明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我们大学生的形象,使我们的整体素质大打折扣,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素质低下,这就要求我们多看一些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书,增强自身修养。 (3)我希望能够举办一次由此形成的不良结果的展览,发动大家去看。
      也可以组织一次“爱护公物一日行”的调查活动,让我们明确自己所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明白自己应付的责任。我想,这些活动应该能对制止不文明行为起一定作用。 (4)可以在教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贴一些宣传画,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不文明举动。
      通过宣传,慢慢地使大家形成一种习惯,自觉地爱护公物。 看着那些身体遭受伤害的公物,我们不得不对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产生怀疑,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坐在教室里,看到课桌上的爱情短剧、诗歌、散文到处都是时,有几人为之愤怒?为之拍案?更多的人只是把它当作课余的笑料,更有甚者,为了考试及格,不惜将答案写满课桌抽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们又何尝不知桌子上不可以乱涂乱画呢?明知图书馆的书是供大家学习用的,却仍在上面搞破坏。试想一下,如果这些桌子、图书都是你的私有财产,你会在上面乱涂乱撕吗?但在学校里,对待公物,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 ,每天都会碰到种种事情,路上行人被撞了,无人视之;公路两边贴满了广告纸,无人管之;路灯护栏被破坏,无人告之,如此等等。
      我们麻木了,习以为常了,责任感淡薄了,学会睁眼闭眼不去关心了。如此冷淡的责任心,对我们的成长有利吗?对我们的未来有利吗? 社会、家庭只是影响学生责任心的外因,关键是我们自己。能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只有摆正了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我们是新一代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与口碑,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护。人们把大学生叫做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们不应辜负人们对我们的期望,而应去努力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让我们从点滴之事做起,为学校的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法学院 闫晶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这棵顶梁柱的坚固与否取决于大学生们的素质。
      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生活中不能缺少“德”这块璞玉,校园中亦是如此。让我们去听听大家对此是如何说的吧: 言行文明大家谈 “一年之季在于春”,生机勃勃的春天已悄然来临了,但每次当我驻足在校园里时,总觉得有些异样:校园里的草坪黯然失色,完全失去了它该有的魅力。
       相对来说,我院的绿化面积还算大,然而,每次踏足于草坪之外,总觉得少了一点春色。有的小草刚刚长出小芽,但几天以后又“萎缩”了,大面积的草已经被路人踏平了,并露出了清晰可见的“脊骨”。望着望着,就似乎看到了小草的辛酸泪。可是,在草坪中间,明明就立着一张警示牌:“小草亦有生命,请你脚下留情”。
      可结果为什么还是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就采访了一些同学。(以下分别以A、B、C、D等代称。)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他们是如何看待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 问:对于任意践踏草坪的现象请问你们是怎么看的呢?你们平常又是怎么做的呢? A:其实,这严重损坏了大学生的形象,在别人眼里,大学生是当代的一群热血青年。
      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却也反映出大学生一些不容乐观的素质。 B:提起文明素质,真替他们惭愧。那些少部分素质不高的人给当代的大学生抹了黑,给当代大学生丢了脸,这也与他们平常不严格要求自己有关。对自己要求不高,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忽视,是他们不负责任的一些原因。
       C:平常,我自己一般是绕着草坪走,可是如果有急事,我偶尔也会直接从中闯过。 D:这件事情啊,我们其实都是知道那是不对的。可是,真正不那么做的人又有几个呢? 问:既然这件事情的利、弊你都如此清楚,那么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 B:其实,主要是有时觉得,反正大家都从这儿走,加上我一个也不多,况且我又不是经常的,不过,我尽量不会从那直接过去,有的时候有急事,也就…… 其实,像B这样的同学,生活中有很多,也许有些人认为反正大家都是那么做的,我偶尔犯次错,也不算什么啊。
      可是,当你看着那原先长着绿草的草地被人踏出一条路时,你还会这么认为吗?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吗?还不应该有所收敛吗?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上的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不仅有些同学在行动上缺乏素质,在言语上也不文明。 当你走在路上,坐在教室里,有没有留意过那些脱口而出的脏话,听到那些话,你又有何反应呢? 有一次上体育课,我正在打排球,离我们不远的球场上有许多男生在打篮球,打得也是不亦乐乎。
      忽然,从一男生口中“流利”地吐出一句很不雅的话来,令我们几个在场的女生目瞪口呆。 关于同学的言语措辞等,我还采访了几名在校的临时工,他们是这样说的: “我与同学的接触机会不多,一般我在工作的时候同学们在上课。但就我接触过的同学吧,说话干事都挺好的,那些不文明的同学我遇到的倒不多。
      ” “我可遇见过一些不文明的同学,他们有时言语过于恶劣。有时,我指出他们的缺点,他们就恶语相撞,所说的话极不尊重人。给他们指出缺点,结果倒把自己弄得一身不是。” “我们平常不怎么在校内活动,与同学的接触机会也不多,可是,走在路上,也偶尔会听到几句极不好听的话,有的话外地人听不懂,但本地人一听,就知道是骂人的。
      ” 我还就校园文明言行这个问题征询了他们的意见, A:建议我倒不敢妄言。只是那种乱践踏草地的事吧,只要平常多做这方面的宣传,并对少部分有这种恶行的同学进行教育,我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B: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同学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是自己素质不够完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首先,得让同学自己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以及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宣传,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可以举办一次有关校园文明及大学生素质的征文活动。 面对以上同学的出谋划策,我很欣慰,毕竟,现在已经有许多人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了。
      我想,如果哪天你满怀信心地去应聘,结果在面试过程中,你脱口而出一句自己“惯用”的不文明的话,那么,你的一切也就前功尽弃了。当今社会需求的不仅是有学识的人,而更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生活中你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一个大学生的素质问水平。如今,我校举行的“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活动已拉开帷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重视,都在心中敲一敲警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等到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了才后悔不已。文明在召唤,我们在期待。 工商管理学院 伍丽琴 后记: 我们离文明还有多远 走在大街上我们很容易看到:“大力倡导道德文明建设”的横幅,校内也随处可见:“争做文明学生”的标语,新闻里也整日播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这一切总给人一种感觉:我们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一家三口要过马路。父母直接横穿马路,儿子则走到前面的斑马线再过。看到儿子的这一举动,母亲对父亲说:“你说咱家儿子是不是傻呀?好端端的偏舍近求远!”看了这幅漫画,我在想:也许就是这样一条线把有些人划在了文明的大门之外,也许就是这样一条线让有些人离文明越来越远。
       再来看看被称为净土的校园。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特意贴上名字的热水瓶被人顺手牵羊了;原本没有路的草坪不知什么时候被“开拓者们”踏出了几条路;整洁的校园小路上经常躺着一些随手丢弃的东西……你可能觉得这诸类现象在校园里已是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
      我想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与这种现象抗争呢?也许现在我们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勇气! 除了斗争的勇气,我们还需要养成文明的习惯。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说一个中国人去德国出差。凌晨三点多他搭乘了一辆货车,车开到十字路口正好赶上红灯,司机停住了。
      中国人不解地问:“先生,路上没有人,你怎么停车了?”司机说:“难道你没看见前面是红灯吗?”由此可见,当文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切都会变得很自然,我们所期望的文明程度也自然而然会来到。 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给每一个人同样真诚的微笑。
      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你愿意弯腰拾去地上的一团纸屑……这样我们就会离文明越来越近! 国际商学院 綦妍荔 编后语: 歌德曾说过:“ 理论之树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才是长青的。” 愿这郁郁葱葱的生活之林开出更多的文明之花,点缀我们的校园,装饰我们的生活。
       文明的钟声已经敲响,生活的交响曲还在延续。我们坚信明天的太阳是崭新的一轮,我们的校园文明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

    大***

    2005-07-03 23:26:49

  • 2005-07-03 14:14:01
  • 学会理解自己,尊重外界。正视校园关系,端正交往动机。则文明的表象也就顺理成章了。

    宁***

    2005-07-03 14:14: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教育/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