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备用金

首页

关于备用金

请问企业里面的备用金科目是必须要设置吗?备用金平时归谁保管?做什么用的?一般是多少钱?具体是怎样的?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0-26 10:47:42
      什么是备用金?
    备用金(国际上也称暂定金额)是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等拨付给非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或工作人员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零星开支等用的款项。备用金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或挪作他用。预支备作差旅费、零星采购等用的备作金,一般按估计需用数额领取,支用后一次报销,多退少补。
      前账未清,不得继续预支。对于零星开支用的备用金,可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即由指定的备用金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数额领取,支用后按规定手续报销,补足原定额。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备用金领用部门支用备用金后,应根据各种费用凭证编制费用明细表,定期向财会部门报销,领回所支用的备用金。
      对于预支的备用金,拨付时可记入“备用金”(或“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报销和收回余款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单位,除拨付、增加或减少备用金定额时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外,日常支用报销补足定额时,都毋须通过该科目而将支用数直接记入有关成本类科目、费用类科目。
       备用金的核定 预算单位为办理日常零星开支,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备用金,一般不超过3~5天零星支付所需现金。各预算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量、规模大小及零星开支情况提出备用金额度申请,支付中心依据预算单位的申请及具体业务情况审定备用金额度,并签订备用金管理责任书。
       备用金的管理 各预算单位领取的备用金应按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单位所发生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范围可使用现金外,其他应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备用金管理包括借支管理和保管管理。   备用金借支管理   1、企业各部门填制“备用金借款单”,一方面财务部门核定其零星开支便于管理;另一方面,凭此单据支给现金。
         2、各部门零星备用金,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若遇特殊需要应由企业部门经理核准。   3、各部门零星备用金借支应将取得的正式发票定期送到财务部门备用金管理人员(出纳员)手中,冲转借支款或补充备用金。   备用金保管   1、备用金收支应设置“备用金”账户,并编制“收、支日报表”送经理。
         2、备用金定期根据取得的发票编制备用金支出一览表,及时反映备用金支出情况。   3、备用金账户应做到逐月结清。   4、出纳人员应妥善保管各种与备用金相关的各种票据。   备用金的管理不论采用何种办法,都应严格备用金的预借、使用和报销的手续制度。
         备用金的管理有定额管理和非定额管理两种办法。   (一)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指按用款部门的实际需要,核定备用金定额,并按定额拨付现金的管理办法。用款部门按规定的开支范围支用备用金后,凭有关支出凭证向财会部门报销,财会部门如数付给现金,使备用金仍与定额保持一致。
      一般对用于费用开支的小额备用金,实行定额管理的办法;对用于销售找零用的备用金,按营业柜组核定定额,并拨给现金。各柜组可从销货款中经常保留核定的找零款,不存在支出和报销的问题。   (二)非定额管理   非定额管理是指用款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向财会部门领款的管理办法。
      在凭有关支出凭证向财会部门报销时,作为减少备用金处理,直到用完为止。如需补充备用金,再另行办理拨款和领款手续。对用于收购农副产品的备用金,在集中收购旺季时一般采用非定额管理的办法,在淡季零星收购时则采用定额管理的办法,实行交货补款。   总而言之,无论实行哪种管理办法,都要建立健全备用金的领用、保管和报销等手续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经管备用金。
      经管人员发生变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以明确经济责任。   备用金的核算,可在“其他应收款”账户内核算,也可单独设置“备用金”账户。它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表示库存的备用金数额,并按照领用单位或个人设明细分类账户核算。
         例:某商业企业的储运部门发生与备用金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按定额管理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储运部门 500   贷:现金 500   (2)按非定额管理核算: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储运部门 500   贷:现金 500   2。
      储运部门报销运费250元。   (1)按定额管理核算:   借:经营费用——运费 250   贷:现金 250   (2)按非定额管理核算:   借:经营费用——运费 25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储运部门 250   3。
      储运部门将备用金的余额交回财会部门。   (1)按定额管理核算:   借: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储运部门 500   (2)按非定额管理核算:   借:现金 25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储运部门 250 定额备用金管理制度设计 1。
      设置批准制度   对哪些部门、哪些业务实施备用金管理,应建立一个规范的申请、批准制度。   2。定额管理制度   对批准使用备用金的部门,必须根据需要事先核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备用金定额。   3。日常管理责任制度   使用部门必须对备用金指定专人管理,并明确管理人员必须执行的现金管理制度、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权限使用、接受财会部门的管理及定期报帐等各项责任制度。
         4。清查盘点制度   财会部门必须对备用金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清查盘点,防止挪用或滥用,保证备用金的安全完整。   5。审查入帐制度   对备用金使用部门报销的所有票据,财会部门都要象对其他原始凭证一样,进行严格的审核后方能付款记账。
       。

    想***

    2008-10-26 10:47:42

其他答案

    2008-10-26 10:38:23
  • 备用金本来是"其他应收款"的二级科目,根据会计制度设计要求,如果你单位备用金使用十分频繁的话,可以把它当成一级来核算;相当于"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所以,当你支付备用金时 
    借:备用金---某车间 
    贷:现金 
    车间来报销时,根据费用明细 
    借: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 
    贷:现金 
    车间来报销的话,你又把现金补充给他了,所以那个备用金科目的金额没有变.当车间不用备用金时 
    借:现金 
    

    1***

    2008-10-26 10:38: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