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被誉为日本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家?

首页

谁被誉为日本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家?

谁被誉为日本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家?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3-12-25 18:35:30
    近松 门左卫门  
    他是活跃在日本江戸时代前期,元禄朝的形浄瑠璃和歌舞伎的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浄瑠璃 
    1685年(贞享2年)『出世景清』 
    1703年(元禄16年)『曾根崎心中』 
    1707年(宝永4年)『堀川波鼓』 
    1711年(正徳元年)『冥途の飞脚』 
    1715年(正徳5年)『国性爷合戦』 
    1719年(享保4年)『平家女护岛』 
    1720年(享保5年)『心中天网岛』 
    1721年(享保6年)『女杀油地狱』 
     歌舞伎      『けいせい仏の原』

    诺***

    2013-12-25 18:35:30

其他答案

    2013-12-25 10:18:24
  •   有几种说法,不过按一般的习惯,应该是指汤显祖:  1、清代戏剧家李渔:李渔初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宗谱称佳九公,也有叫李十郎的。李渔是清代前期重要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剧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戏剧理论主要见于收入《笠翁一家言》的《闲情偶寄》。
        2、关汉卿,元曲艺术的一代大师,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鲁斋郎》。  3、汤显祖:明代传奇剧作大家汤显祖的作品代表着典型的东方风格,被现代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公元1550年-公元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年轻时以博学饮誉海内,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34岁时考中进士,次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后因上书指斥当时内阁大臣任人唯私,作风专横被贬到广东省徐闻县,四年后调任浙江省遂昌县任县令。五十岁时辞官回到了家乡——临川。此后十七年他一直呆在临川专心从事写作。
        汤显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写有数千首诗,但影响当时与后人的是他的四部戏曲作品:《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据说《牡丹亭》一出世,曾令《西厢记》减价。《牡丹亭》的曲文非常清丽舒雅,情节构想也极具奇巧。
        汤显祖在戏曲创作上提出了“意趣神色”的理论,在诗文创作上则推崇“自然灵气”,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江西抚州、浙江遂昌和他的家乡临川都有纪念馆。  4、曹禺: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天才剧作家。他原名万家宝,出生在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喜爱戏剧,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自幼看惯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养成了忧郁敏感的性格。
      1922年他升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升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在中西戏剧的熏陶下,1933年的深秋,23岁的曹禺创作出《雷雨》。1934年春,《雷雨》由靳以推荐给巴金先生,巴金非常赏识曹禺的才华,立刻在他和靳以创办的《文学季刊》上陆续刊登这个四幕话剧本,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是观众最喜爱的一部话剧,也成为演出地区最广、演出次数最多的经典名著之一。1935年曹禺写出剧本《日出》,获《大公报》文艺奖。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936年曹禺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他惟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
      这三部戏剧是曹禺的代表作品。解放后,他任文联主席,响应党的号召,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等作品。经过时间检验,这些作品只具有政治意义,艺术上成就不大。晚年曹禺为此而追悔,认为自己太听话,以致断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澳大利亚曹禺研究学者陆葆泰说,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剧作为人类优秀剧作中之一部分,若选出十位或十五位世界剧史上的代表作家,曹禺先生当之无愧。他在文学技巧使用上具有创造性,善于将人类已有的技巧根据本民族的欣赏习惯予以化解和重组,“要故事,要穿插,要紧张的场面”的欣赏习惯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在思想认识上,《雷雨》反映出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根深蒂固以及封建主义与新兴资本主义之间的激烈斗争,传统伦理与人性自然追求之间的尖锐矛盾。
      受中国传统戏剧的熏陶,曹禺剧作趣味盎然,情节集中,深为读者、观众欢迎。曹禺所塑造的人物,填补了世界戏剧画廊中中国人物形象的空白,与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舞台上历演不衰。繁漪、金子、陈白露等女性形象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旧社会中国女性的悲惨境遇。
      曹禺致力于挖掘人性深层的矛盾,他的剧作不仅是旧时代的回声,还是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开掘。  曹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瑰宝,剧本还被广泛地改编成电影、歌剧、京剧、花鼓戏、音乐剧等艺术形式。虽然,在剧本数量和质量上,我们都很难将曹禺与莎士比亚进行对比,但至少有一点他们是共同的:他们都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
      当许多名噪一时的显赫之作逐渐被淡忘的时候,曹禺却还在新生。

    荥***

    2013-12-25 10:18: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